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问题及其引导对策

2018-01-31孙迎坤李永平乔彤彤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对策

孙迎坤+李永平+乔彤彤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已有的消费领域,赋予了电子商务新的生命力,同时改变了消费原有的面貌,深刻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本文在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对策

2017年1月支付宝大学生消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学生使用支付宝的人均支付金额40839.468元,与2015年相比增幅97%,这些数据反映出大学生消费能力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尤其当今互联网的普及、手机使用频率的增加,大学生网上消费更加便捷,消费支出不断攀升,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河北经贸大学在校学生走访调查,了解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现状及问题,突出“互联网+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研究理念,提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可行性建议。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

1.网络消费普遍化。网络购物的兴起,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的便利化,更是传统消费模式向网络消费模式的转变。在今天无论是购买商品的物质需求还是观影旅游的精神需求,网络消费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呈现出普遍化的特征。尤其随着无现金社会的出现,扫码支付渐趋流行,网络付款消费也日益常态化。在随机访谈中有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每天扫码消费的次数不低于两次,这恰恰反映出网络消费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化。

2.网络消费需求及途径多样化。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逐渐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其消费需求也从最初的服装、食品到现在的网上购买电影票、车票及电子产品等。在随机访谈中,女生网络消费最多的是服装、食品、日化用品;男生网络消费主要在游戏充值方面,如: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的充值消费。此外,随着各式各样的网络消费APP的涌现,大学生网络消费途径也更加多样化,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受到大学生的追捧。

3.网络消费范围覆盖广。电商平台的进步促使网上购物成为主流下的产物。网络消费范围已覆盖我们生活的点滴,如:衣、食、住、行、游、购、娱、学等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大学生的学习渠道也因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变得更加丰富,如:远程直播教学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时代元素。由此可知,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网络化经营不断推进,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变得更加便利多元化。

4.网络消费选择余地大,追求购物体验。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平台间的竞争也与日俱增。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时代前列的新群体自然成为争夺的主要消费对象,其购物的选择余地也变得更大,掌握主动权的他们可以通过货比三家,选择符合自己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方面,随着购物次数的增多,大学生对购物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不同的经营平台给顾客带来的购物体验迥然不同。因此,在未来行业竞争中如何给消费者尤其大学生群体带来满意的购物体验将是电商平台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网络消费时间过长。网络消费便捷化的特点使大学生对其依赖心理渐趋增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41%的大学生平均每次网购时长2-4小时,38%的大学生平均每次网购时长1-2小时,甚有5%的大学生每次网购时长在4小时以上,而仅有16%的大学生每次网购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这表明网购时间过长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辨别能力差,消费欺诈现象频发。大学生追求新鲜、刺激、独特的感受是其网购的重要特征。但由于大学生在网购过程中缺乏经验,防范意识差等原因致使其不能真正判断出商品质量的优劣,消费欺诈现象在大学生网购过程中频繁爆出,其中主要包括:商品质量差、退款难、换货附加条件等。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很大关系,由于购物急切,对商品本身关注过少,警惕性不高,对商品质量辨别不清等。此外,商家雇佣兼职人群刷好评、好评返现等行为更增加了大学生辨别商品质量的难度。

3.消费心理不端正,过分追求高消费。网络消费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突出的消费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从访谈过程中发现,当今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中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很严重,尤其容易受到促销减价等优惠活动的诱惑,导致其丧失理性、缺乏克制力、买起东西不能收手。除此之外,受外界消费环境变化及享受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热衷于购买奢侈品,如:高档日用品、项链、戒指等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奢侈品屡屡出现。

4.网络消费成瘾,借贷消费过度。在相关媒体报道中,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网络消费行为无法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每年的“双十一”,满天飞的促销消息冲击着大学生的购物心理,以至于在无形中形成毫无节制的购买行为。此外,随着网络借贷的兴起,大学生消费资金不足的忧虑得以解决,但贷款消费背后的高额利息,严重超出了大学生的承受范围,因未及时还款而酿成的校园悲剧不断上演,究其原因与大学生网购成瘾的消费行为密切相关。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不良网络消费行为的优化对策

1.立足实际,合理消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尤为常见。如何抵制不良消费信息的诱惑,理性看待周围人的消费行为,需要我们立足实际、克制内心的消费欲望。首先,大学生应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及家庭经济状况,合理考量购买物品的必要性。其次,要努力寻求最佳节省方案,通过多方对比,科学选择,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切记为满足自身虚荣心,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

2.增强实践锻炼,提升自我认知及保护能力。目前大学生多是90后,由于能从家庭和社会中直接获取财富,导致其不能真正体会挣钱的辛苦,节俭意识薄弱。首先,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中,如:勤工俭学、山区支教等。其次,大學生要提升自我认知及保护能力。一方面,在消费过程中尽量选择信誉好、评价高、售后服务好的商家,同时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适度消费,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另一方面,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轻信虚假的网络消费信息,一旦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endprint

3.依托新兴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将大学生网络消费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网络消费主题班会、文艺晚会、心理剧、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其次,通过QQ校园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兴媒介推送有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小贴士或专题报道,引导大学生重视以学习为主的网络消费,提升大學生的知识储备及内在修养。

4.了解子女消费动机,正确引导教育。目前高校多为寄宿制,子女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间多集中于寒暑假。而当孩子回家时,家长除了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外,还应重视对子女消费问题的关注,尤其是网络消费。通过了解子女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动机,合理运用技巧,教导其理性消费,鼓励其合理的消费需求,规避其不健康的网络消费动机。对于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家长理应主动劝阻并进行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其消费心理及方式,尽量避免子女不良网络消费习惯的养成。

5.宣传安全理性的消费行为,营造健康文明的消费氛围。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刷新了大学生对消费方式的新认识。但由于大学生缺少对社会的接触,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网络消费方面的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因而宣传安全理性的消费行为,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消费氛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监管部门应与高校通力合作,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网络法律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其次,舆论媒体应从社会责任出发,宣扬积极向上的消费理念,反对过度消费、片面消费的行为,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不良消费信息在大众平台上传播,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创造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

四、结语

综述可知,网络消费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要理性认识并利用网络消费,通过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洁.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04):79-82.

[2]http://www.chinacpda.com/news[EB/OL].2017-1-5.

[3]吕佳琦.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4]魏正萌,刘婉君,徐强强,等.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与研究--以天津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04):196-198.

作者简介:孙迎坤(1993- ),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北经贸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李永平(1996- ),女,汉族,河南濮阳人,河北经贸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乔彤彤(1998- ),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北经贸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