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创生态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
2018-01-31陈四杰曹莉张浩王明强王勇
陈四杰+曹莉+张浩+王明强+王勇
摘 要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从生态学角度对创新创业的环境建设进行系统分析,以“人—环境—创新教育”的观点,把大学生作为生态进化的驱动力量,驱动各个创新要素的流动,带动创新创业服务环境的进化升级,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培养、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政策驱动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作用,引入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利用政产学研资源,构建动态的有机生态链条,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场景。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要确立创新个体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学生的教育体验。在由小生态构成的大生态循环环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兴趣、经验、判断力、实践性在环境中都能得到满足,这些情感体验成为创新驱动力量的来源。大学生主动实践活动促进资源的融合增长,增加整个系统的能量,保持系统的活力和演化。在这个循环系统中,个体成为教育生态环境的受益者,环境资源也随着主体增长而提高。在教育生态环境的不断进化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形成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环境;众创空间;互联网;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2-0007-05
1 引言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中强调,我国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
同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2015年全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政策指向,也是政府工作努力的方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必然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重新调整教育模式,确立以质量建设为核心,重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备受诟病,“钱学森之问”历经十余年,到现在仍然无解。大学发展仍然缺乏优秀的顶层设计,教育布局不够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严重脱节,拔尖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在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中,仍然沿袭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被动模式从知识信息较为匮乏的年代一直沿用至今。在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已经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传授知识的方法显得尤为滞后,要进一步探索教育的新概念,重新定义教师的新身份,重新定义教师的新职能。
在目前仍然是主流的单一教学场景下,课堂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合时宜。由于脱离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不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影响课堂教学实效[1]。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也只能停留在认知的层次上,而不会懂得知识的意义,就更谈不上知识的运用了。虽然有第二课堂、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教学场景进行补充,但仍然是第一课堂的修缮和补丁。如果不能从教育理念进行变革的话,依然是新瓶装旧酒,不能改变当前创新人才缺乏的局面。
大学教育的三个使命为传承文明、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又互相支撑[2]。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当前及今后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学教育培养社会所学要的高级人才,教育除了满足被教育者自身成长与完善的精神需要以外,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还要求能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大学教育的改革应该与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相统一,大学的改革也伴随着国家的体制改革。在当前国家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大学教育服务范畴不断扩大,服务社会的作用不断被强化,要求高校建立与社会、市场相关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环境链接。
2 教学场景困境与众创理念的启示
大多数本科高校在现有体系下,基本维持“三教一体”主体运行模式: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客体),以教师为主体,围绕大学教材知识点,在教室展开课堂教学。教师—教材—教室—学生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环境,以知识点的讲解为手段,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环境中的实践互动是小范围的,由软硬环境规定了实践范畴的狭隘性。
人与环境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作用前提条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丧失主动性的客体,能够影响环境的作用微乎其微。不管是从传统文化来看,还是从高校的围墙来看,都巩固了大学校园于世独立的封闭特征。在这种封闭环境下会诞生教学场景的单一性。目前大学教学最主要方式还是講授式的,教师在固定的物理空间把教材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只是辅助于知识点讲解的,对于改变教学环境的单一性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环境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决定了大部分学生很少与外界交流,学生不了解社会,也无法与市场相结合,导致实践性不足。
大学生创造性不足还与教育传统有关,普遍缺少质疑精神。这个缺点也是由传统权威观念和师生明确的身份定位造成的。在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被过分强调,并被扩大和异化成管理工具,教师甚至包括学术都被附加了一种知识的权威性,权威被冠以一贯的正确性、神圣性,使得学生缺乏质疑精神[3]。这种僵化性的蔓延和侵蚀使得学生本身丧失学习主动性,精力被花费在不断地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和强化上,疲于应付来源于教材知识点的学分制考核。
在目前大学如此封闭单一的教学场景下,容易扼杀创新的种子,容易产生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这个现象产生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问题造成的,也不是由教学方法的问题造成的。笔者认为,单纯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很难彻底改变现状。不用发展的眼光,不用开放的眼光,不走出校院,不结合社会,不融入市场,不改变观念,现有单薄根基上的改革,都难以产生好的结果。endprint
众创的产生是根植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必然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从中央部署决策来看,已经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突破点,大学教育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这个使命。
美国学者Chesbrough[4]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当前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已经不适合新的市场要求。在开放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知识共享使得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低成本的资源整合方式使得创新的成本大大降低。Bessant也提出了人人皆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让社会日趋扁平化,创新不是研发者的专利,开创了创新民主化的新时代[5]。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渐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的主体不断扩大,除了研发人员,普通群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发现,通过互联网轻易地实现创新实践。直到2008年,Anderson提出了大眾创新的概念,创新实践模式得到空前发展[6]。
2009年,国内学者赵夫增[7]等通过研究国内外互联网创新现象,提出大众协作创新的概念,分析了创新主要对象——企业用户、员工和社会大众,并在定义上明晰了创新主体非组织化的特征,创新活动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随后学者宋刚认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知识社会的形成,知识社会具有扩散流动的特征,每个人都成为知识使用者和受益者,使得创新具有了民主化,封闭的实验室创新开始过渡到大众创新的时代。王占仁[8]等在2012年对创新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实施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徐思彦[9]等人在2014年展开了众创空间研究运行机制的研究。直到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众创空间发展方兴未艾。
3 教育生态环境构建实施
从教育改革的进程来看,国内大学教育改革与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面临的是教育资源的重新调整配置和教育环境的重构,改革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对应着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会得到极大提升,并逐渐与市场相融合,这是探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前提和大环境。
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要从生态学角度进行考量,加强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创新主体的能动性,保持创新要素的流动性,让环境系统能够给创新者提供足够的能量,保持创新主体的生长进化,促进创新群落的壮大。
从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众创空间的研究,创业生态系统构成的主要要素应该有政策、市场、文化、融资、人力资本等。
宏观层面上,在创新驱动战略指导下,国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利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构建创新创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出台配套激励政策,形成创新文化,完善软硬件环境,做强做实创新型社会的基础。
中观层面上,高校、企业、科技创业园、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在国家政策的配套下,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吸纳创新人才,引进国内外先进成果,孵化科技公司,服务创新经济。
微观层面上,创新的主体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活跃程度不断提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创新文化已经初步形成。创新主体已经扩散到高科技人才、大学生、公司员工、高校教师和国内外创客等各行各业的创新者,这些创新者结合自身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构成创新社会中一个个热点,热点之间链接频繁,且接近零成本,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促使创新创业的产生。
因此,在宏观政策指导下,中观载体通过积极有序的组织引导,激发创新主体的自身创新潜力,共同配置各个平台的创新资源,在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上述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实施策略和实施方案。
创新创业环境主要由五类机构构成,即政府及职能机构、科技创业园(主要包括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创业服务机构、企业、高校。这五类机构是资源诞生载体,每个机构都产生独特的资源。下面对各个机构产生的资源加以分述。
政府职能部门是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制定方针、产生政策的源头,起到宏观规划作用,主要解决目的性问题。
科技创业园(主要包括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提供具体的创业场地,提供软硬件设施、创新创业的过程服务,主要是负责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负责政府各项扶持和激励政策的有效实施;并积极向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并接受职能部门的考核。
创业服务机构主要是风投公司,法律、财务咨询公司,为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扶持和创业过程中的咨询服务。
企业可以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创新环境中功能有所不同。大型企业可以提供综合资源,本身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场合,如海尔集团的微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限,但是能够提供加工资源、人力资源和部分技术资源,是创新资源热点中的重要链接,也是创新创业环境中重要的组成机构。
高校在创业环境中的功能有三点:培养创新主体、提供技术支持和众创工作实践。
高校的首要功能就是培养创新创业的主体。创新创业战略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能否结出硕果,在于高校能否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兼具创新能力的驱动主体。
高校的第二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技术资源支持。高校学科门类齐全,能够在技术各方面提供创新研发服务。
高校的第三个功能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不少高校已经自主成立众创空间,通过与外部资源的对接,能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此类众创空间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非常重要的。当前高校的众创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吸引资源不够,项目质量有待提高,运作机制不够成熟等。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初级实践平台,对于高校内部的“萌芽型”创客起着过渡作用。高校众创空间是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是当前“知识教育”的创新实践,对政府主导的科技创业机构起到人才、技术、项目输送的重要作用。endprint
上述五个方面都属于资源的产生机构,就像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肥料一样,在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中都是必需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属于社会资源,具有公共服务的职能,但是有共同的缺点——缺乏主动性。造成这种缺点的深层原因有很多,比如职能定位、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分工、部门利益条块化等。上述资源都成了创新环境,如同自然环境一样,若要保持生机并持续下去,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子,种子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与环境形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可进化的生态系统。种子利用环境资源完成萌芽、生长、结果等生物发展过程。环境的生态性是通过种子来体现的,如果没有种子,自然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的价值便无法得到实现。
生态环境中资源流动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种子的诞生,创业的种子来源有很多,从根本途径上来看,创业的种子大部分是来源于高校的,所以作为最重要的支撑平台,高校对于高质量创业种子的培养责无旁贷。按照目前主流的单一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高质量创业种子还不足以诞生出来。学生缺乏创新的主要原因,在本文第一大节已有赘述。根据前文进一步分析,学生缺乏创新的局面是可以由外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加以改变的,“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论也充分支持这一点。
在生态环境中诞生优质的种子,就如同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首先要改变单一的生长环境。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环境,只是一块土地,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基础要素。在行政管理体制下,认为“土地上就能长出庄稼”,原因是“庄稼出自土地”,这是严重的形式主义的错误,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实质,没有水、空气、阳光的综合作用,土地上什么也产生不出来。生态的比存在的更重要,本质的比表象的更复杂。
通过不同的办学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多元化外向型教育的定位,以及生态化实践教育概念的确立,其概念表达如图1所示。
图1所示外向型生态化教育环境模型,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种资源平台的作用,由创业大学生作为主体,促进各个资源之间的交互链接,形成不断演化的生态环境系统。多个小的生态循环并行运行、相互协调,并相互促进,在多元化的社会实践中完成自身的创新实践体验,完成笃学明德的契约精神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创新目的,完成改善自身的精神需求,体验“入世而非出世”教育的综合价值。
在外向型生态化教育环境模型中,由于各种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要了解到整个系统的有机循环发展,需要对大环境循环系统中的小生态循环进行层级分析。小的生态循环环境有很多,有大学生作为主体的任意三个要素,都能构成三角循环。由多个小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的生态教育系统。整个生态循环系统如表1所示(部分)。
表1中有很多小层级的生态环境,都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的教育场景。下面详细分析在大的生态系统下几个小的生态环境的具体运行。
1)“创业服务机构—大学生—政府职能机构”三角循环。在这个小一级的生态环境中,学生超越高校环境,进入更加宏观的层次,使用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开放心态,站在市场的角度高瞻远瞩地去处理问题。在这个环境中,需要理解政府政策的背景、出发点、实施举措等,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解读,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交流沟通,比時事政治教育课程更加真切生动。切身的社会实践体验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运作形式,了解党的各项改革方针政策,通过对政策的理解,确定自己的创新创业活动的边界,确定自己需要遵守的流程,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实施自己的创新创业计划。
环境中另一个互动平台是创业服务机构,该平台提供创业所需要的一系列第三方服务,比如项目路演、融资服务、法律咨询、财务管理等。在这个环境互动中,学生将会了解并严格遵守各种社会契约关系,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并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活动行为。无论是法治精神还是道德观念,都会在这个环节得到实践锻炼,各种咨询服务都会明确地说明权利、责任与义务的边界,让学生各方面的思考变得成熟、思想变得多元化,通过与第三方的参与互动,使得学生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思想,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利。这是课堂教学无法逾越的实践鸿沟。
2)“众创空间—大学生—政府职能机构”三角循环。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情况下,国家投入巨资兴建一批软硬件环境优越的国家创新科技园(含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在此带动下,各个省、市、县区纷纷设立创新创业载体,由于缺乏创新主体,很多载体运营得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也在于高校没有输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没有盘活资源,形成创新资源的浪费。这也是政府单方面出台政策,政策响应机构缺乏配套的结果;即便是有配套,如果没有具有主动性的主体对资源进行链接,还会存在问题的。国家(含省、市、县区)各级科技载体、孵化器等积极引入项目、人才,建立健全退出和保障机制,并且通过大学生的充分参与,才能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大学生通过在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中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国家激励政策,享受创新载体中软硬件平台,推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实现。因此,创新创业人才仍在环境中起到绝对主体的作用。
3)“政府职能机构—大学生—高校”三角循环。这个也是重要生态环境的驱动力,高校负责产生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构建可行的实施政策,三方一起盘活存量资源及产生增量。这里强调一点,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产生会起到重要作用,但仅仅依靠高校是不够的,在教育的顶层设计上,要从源头构建与其他社会创新资源的对接方式,包括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方式、新的考核机制。因此,高校改革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目前这种封闭环境下办学,缺乏社会其他资源的参与,对于产生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是不利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政府、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只有政府积极扶持,高校全力推进,社会大力支持,共同努力,才能为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4)“高校—大学生—众创空间”三角循环,具体实施创新创业如图2所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新兴的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有利条件,构建新的便利化、开放式、低成本、全要素的教学场景。这些场景所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满足信息化网络时代大众创新创业需求,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高校的改革应该与国家政策保持同频共振,助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endprint
5)在“政府职能机构—创业服务机构—众创空间—高校企业—企业”大生态环境中,各种资源应该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资源是通过活动主体实现互通的。目前,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众多,但是资源相互之间存在“孤岛效应”,解决孤岛问题的思路是由足够的活动主体进行链接,多元化的链接通道使各种资源快速集成,朝着某一个目标实现同频共振,整个创新创业系统被这种同频的力量推向前进。创新资源的集成度和使用效率相对偏低,根本原因在于活动主体的数量还很少,资源缺少链接,大学生作为创新环境生态主体构成创新的驱动力,作为创新创业环境进化的核心力量,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在多元教育环境中发挥出主动性,与系统环境一起保持进化与升级。
4 结语
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得如火如荼。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际,如何解决“钱学森之问”,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如何服务于经济产业升级,是今后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考验。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培养创新人才土壤的作用,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教育场景;引入开放办学理念,确立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教育体验。创新创业环境系统构建应该引入多元化办学场景,让学生在生态教育环境下,个体的情感体验、兴趣、经验、判断力得到关照。通过学生的实践运作和探索,相互之间积极地交流合作,主动地协调各个方面资源,发现解决问题,实施新任务,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不断地实践循环系统使大学生成为教育生态系统的驱动力量,该力量促进系统资源的融合增长,增加整个系统的能量,保持生态系统的活力和演化。因此,循环的生态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个体是生态教育环境的受益者,教育环境资源质量也随着个体的增长而提高。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不断地进化中,形成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内在动力,无数个个体创业创新活动引发了环境要素一系列有意义的反应,最终达到个体有创造力、环境有培育性,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丁立群,吴金秋.创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2]张祥云,陈莉.人文教育“体验”论[J].大學教育科学,2012(3):3-12.
[3]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2):1-9.
[4]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
[J].Atlantic Monthly,2006,84(4):1254-1259.
[5]Bessant J, Kaplinsky R, Morris M. 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rough learning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1):19-38.
[6]Anderson B.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ople and systems[J]. Management Today,2009(8):43-47.
[7]赵夫增,王胜光.世界互联中的创业生态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4):549-558.
[8]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4-58.
[9]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89-1796.
[8]苏芃.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8-124.
[9]张静宁.美国本科教育中的“教学资本主义”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3(5):87-91,111.
[10]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王卫华.教育现象学何以研究教育体验[J].复旦教育论坛,2013(5):58-62,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