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工科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

2018-01-30贺大为张正华李春晓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管理模式

贺大为 张正华 李春晓

摘要:“大类招生”是近年来我国人才培养和招生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基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针对这一要求,我国高校工科专业课程实践性特点鲜明,因此对实验室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充分发挥实验资源的优化利用。本文以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提出了我校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类招生;工科实验室;管理模式

一、 引言

近年来,为满足社会经济结构模式的调整和对多类型人才的需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在我国普通高校得到了大力推广。而“大类招生”正是这一推广的具体措施,该方式将依照学科大类制定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因此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伴随着招生模式的改变,对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结合我校工科类实验室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具体管理方式,简单探讨我校做出的应对措施。

二、 大类招生模式分析

传统模式的普通高等院校采用的招生模式,一般是按照专业或专业方向确立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自2001年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后,“大类招生”逐渐在我国高校进行了普及。“大类招生”是指按“学科大类”招生,在高校中多采用按照学院、学科等大类制定的招生计划进行的招生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一般是经过一到两年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对学科和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及就业前景,与学院双向选择,确定下一步分流细化培养。

2016年,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共有两个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计算机大类。按照该两类进行分别招生,本文将以我校的电子信息大类为例,简述我校的工科类实践环节的管理模式。

针对电子信息大类,与其他大部分兄弟院校一致,我校实施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大二2年的基础课学习,大三1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大四1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好毕业设计环节)。因此,实践环节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以满足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

三、 我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工科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方案

实验室是学生实验教学和实验创新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实验室管理模式是教学资源优化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对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催化提升的作用。

我校的实验室管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校内人员管理为主,包括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以企业管理为主,各管理的主要职责及作用如下:

第一、实验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共同指导,理论任课教师走进实验室。

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大,招生人数历年位居我校前列。该类专业的课程均有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例如,《电路分析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含有8个实验以及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按教学大纲要求,春季学期约有8个班级同时开课。导致春季学期内该课程的实验学时较多,实验人员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过重。我校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理论任课教师走进实验室的推进模式。即理论任课教师与实验室教师同时负责学生的实验课程。在具体实验开课过程中,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由实验室教师负责讲解和演示,在学生的动手实验过程中,同时有理论任课教师与实验室教师指导。这一措施,不仅缓解了实验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使得理论任课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实施应用的能力,方便理论任课教师及时改进理论授课方法,满足人才培养中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和科研创新能力,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专门设立数个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学院每年为创新实验室提供一定的经费,该实验室采用的是学生负责制。学生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实验室的具体任务、加入实验室的条件及程序、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所需实验设备材料的经费管理办法等等,均由学生制定并负责。科技创新实验室鼓励更多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科研开发创作。目前我校的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实验室运行良好,学生在科技创新实验室已取得多项科技成果。例如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挑战杯”以及“互联网+”等各类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第三、建立“院企合作”实验室。

结合地方产业需要,与本地企业结合,建立“院企合作”联合实验室。由企业提供经费和项目需求,由学生在学院“院企合作”实验室进行具体项目实现转化。企业派项目负责人讲解项目的具体要求,细化项目任务。实验室教师负责跟进项目进展,并与企业及时沟通进展情况,学生和实验室教师同时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转化。该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建立了和企业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了解企业,让企业收获人才和产品。

第四、设立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为模拟实验提供了24小时在线平台,供学生随时进行在线仿真实验验证。只要有网络,学生随时随地通过个人终端设备进行在线仿真操作,及时模拟仿真理论授课任务中的重点内容。同时,理论授课老师担任虚拟实验室的管理员,学生在仿真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留言互动平台求助管理员老师,管理员需要在24小时内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 总结

“大类招生”是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举措之一,可有效地促进教学与实践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践教学环节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如何确保“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是工科类实验室管理中值得重視的问题。在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应始终以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祝洪章.“对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年3期,pp.54-56.

[2]刘志刚,刘志宽.“大类招生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一期,pp.168-169.

作者简介:

贺大为,张正华,李春晓,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管理模式
大类招生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浅论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中专业分流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