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学习力的对策探讨

2018-01-30王小龙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学习力提升对策研究性学习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相比较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以及学习品质等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初中生物研究性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学习力;提升对策

一、 前言

初中生物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培養,促进其学习力的提高。而在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呢?需要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二、 研究性学习与学习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对于学习的能动性,结合学生的自主性以及探索性学习,将学生在生活中与学科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实践探究,使得学生更好地获取学科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学习力包含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以及学习能力三个要素,是一种能够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竞争力是其本质属性。

相比较传统的灌输性学习或者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首先,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进行问题的分析,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形成正确的结论,为学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从而提升其对于学习的动力;其次,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变化,形成自我激励因子,在对自身的认知中不断反思和感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其不断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然后,研究性学习并非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探索,了解事物的表象和本质,更好的理解知识的价值以及应用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对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需要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确保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

(一) 革新教学方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研究性学习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进行提升,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得其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中,如果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相对抽象的生态系统概念,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书本化,则教学活动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可以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方法,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对于生活环境的感受,讨论一下自己成长过程中周边环境的变化,然后分析为何会出现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食物链的概念。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布置一些可供学生自主研究的课题,如《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 重视实践体验

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行优化,使得其主动参与到信息收集和处理中,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化。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合理分组,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动物进行研究,分析其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的,哪些是后天性的。然后编制相应的研究报告,通过对相同类型研究报告的整理和总结,可以得到科学系统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部分学生将生物的生长习性与其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通过科学分析,大胆假设,得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结论,充分显示出了其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另外,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该提高探究性实验的比例,减少照本宣科的验证性实验,使得学生可以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实验的规则和方法,从现象中进行分析,从结论中进行反思,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提升其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三) 讨论研究成果

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得到的结果是可变的,存在着不确定性,需要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就研究成果进行讨论。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课,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材料,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有机物的实验,并对实验做出明确的要求:首先,学生必须熟悉实验的具体流程,包括前期处理,叶片遮盖的材料、加热的方法等;其次,对于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学生必须明确其基本原理,如在加入碘液后,没有遮盖的部分变蓝,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这说明了哪些问题?然后,对于不同的实验现象,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探索新知。

(四) 做好过程评估

在研究性学习中,想要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还需要教师做好研究过程的评估工作,不能单纯地将研究的成果作为评价标准。研究性学习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变量,每一个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都会获得自身独特的感悟和收获,例如,部分学生可能会通过大胆假设,预测实验的结果,然后小心操作、谨慎求证,提升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有部分学生可能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锻炼了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分工能力等。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进行评估,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力。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1):35-36.

[2]施裕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中学课程资源,2015,(10):13.

[3]马文颖,陶宏颖.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学习力提升研究[J].长江丛刊,2016,(36):206.

作者简介:

王小龙,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力提升对策研究性学习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轻摆渡,济江川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