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活动的儿童品德实践智慧培育例谈
2018-01-30廖红
廖红
随着课改的深化,品德老师们都开始重视教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动中去。然而,怎样回到生活中去,回到生活的哪个层次上去?也就是说品德课学习后,学生将带着什么素养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活呈现新的面貌?[1]这是目前品德教学中,老师们普遍比较含糊和迷茫的问题。对此,孙彩平教授从实践哲学的视角指出,实践智慧应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
所谓“实践智慧”,即在实践中历练体悟,基于经验形成认识判断和情感取向,做出明智的选择策略,并作相应的行动。它既凝结了相应于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着关于世界和人自身的知识经验,二者融合于人的现实能力。[2]品德课应该如何培育学生获得美好生活的实践智慧?我们尝试立足校园活动设计与实施,并优化活动资源,进行了探索。
一、找准“基点”,唤醒儿童实践智慧养成之动力
作为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实践智慧”不只是一种关于人的生活与做人的积极、正确的知识观念,更包括追求美好自我与生活的动力,对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等。[3]校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场域,品德教学应结合日常校园活动,引领儿童在校园生活中不断历练,获得体悟,形成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我们在品德课堂中,力求找准实践点与落脚点,实现教学内容与校园活动设计的对接,唤醒儿童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1.找准“实践点”,唤醒学生从生活中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立足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才能找准“实践点”,实现品德课堂与校园活动设计的有效对接与融合。由此,唤醒学生尝试从生活中学过有意义的生活,为学生成长提供无限可能,这是实践智慧形成的关键基点。
【案例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做班级小主人”一课,旨在激发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为班级服务的意识。但是,当下孩子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弱的问题。仅凭一节课的学习,很难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亲身参与班级建设活动,调动其知、情、意、行等要素,使儿童在亲历体验中不断感悟,才能促使其从实践中获得品德成长。
学校每年秋季都有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为班级服务恰是适合的实践点。于是,教师将本课学习与运动会上的班级服务进行对接,设计了服务菜单(见表1)。让孩子从岗位竞聘、标识设计、撰写报道等实践行动,找到班级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内化集体荣誉感,形成品德实践智慧。
这一实践点激活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经验,也为后续校园活动设计指明了方向。用生动的品德学习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学过有意义的生活,从而为品德实践智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选准“落脚点”,激发学生从经验走向自觉自为
品德实践智慧包含着关于世界和人自身的知识经验,是综合、整体、深入意义上实现对生活的洞察而达至明智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备克服各种障碍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努力提升自我,主动追求美好生活。因此,品德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校园活动的“落脚点”,以具体而可操作的活动细节,充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此,引领学生从无意识的经验走向自觉自为,实现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
【案例2】 仍以“做班级小主人”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自我认识,选好自己适合的岗位。在认领过程中,学生先在小组内完成运动会岗位认领表,之后自主设计图标,并制定岗位职责。通过这一过程,激活学生的班级生活经验,内化自身的价值情感,做出自己的行为判断,从而为后续活动体验做好内化对接。
岗位认领过程不在乎学生设计的标识有多好,而是要为孩子创造自我认同,自我成长的机会。借此,让孩子真正融入活动,明确活动分工,选择适宜的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融入集体,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建立起与自身、同伴,与班级和谐相处的生活样态。由此,才能激发学生从经验走向自觉,这是形成实践智慧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拓宽“通道”,帮助学生习得实践智慧之关键能力
作为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实践智慧是融合了知识、意愿、情感、意志、技能等要素在内的综合体。学生需要通过品德课程习得学科关键能力[4],包括从生活和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整合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如此,才能让学生获得自身的建构和建构美好生活的能力。为此,我们尝试拓宽多种渠道,将品德教学需求与校园活动实施实现无缝对接,其中,既有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
1.主题探究学习,培育向生活学习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探索和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其品德养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5]而探究式活动可以避免自上而下的道德说教,实现向学生生活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案例3】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教学,如果仅仅让孩子在课堂上看图片,很难唤起学生对花儿草儿深层次的情感。低段孩子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为主,让孩子到自然中探究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深度发展。為此,教师设计了“我和植物的约会”探究活动(见表2)。孩子们立足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
这一设计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向生活学习的意愿,有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和历练合作学习能力的平台,从而激发了学生美化学校、保护树木的情感,实践智慧的生成水到渠成。
2.主题项目推进,提升整合知识与生活的能力
所谓“主题项目”,即围绕同一个主题,多门学科、多种学习融于一体,以项目形式推进,让学生将已有观念、多种知识、情感、意愿、情境等进行整合,实现知识和生活的对接,帮助学生提升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endprint
【案例4】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基于杭州地域特点,三年级组设计了以“家乡的桥”为主题的单元项目学习。课堂学习之外,师生利用半日活动,参观钱江一桥、西湖断桥、拱宸桥、上塘高架桥等,采访守桥部队,感受火车飞驰通过,造访茅以升纪念馆。根据主题项目学习流程,三年级分主题走班,开展了活动目标制定,实施过程设计等具体活动(见表3)。由此,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更加清晰,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愫。
这样的项目学习,将知识、技能、情感、意愿、态度等因素整合在一起,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合作、交流与分享,成为了小调查员、小研究员、小设计师。其整合能力得以提升,而这自然有利于实践智慧的形成与发展。
三、优化素材,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的持续生长
课程资源的选择对于品德教学至关重要。优质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效度,更能增强课堂亮度。品德教师应该关注校园活动过程,将其视为优质的课程资源,从中选择最鲜活的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的持续生成与发展。
1.聚焦“亲历”,指导学生学会生活
孙彩平教授指出,实践智慧不能以程式、要领来限定,更多体现的是意、情、理、志、能、行等各要素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整体地恰当表现及对问题的妥善处理。[6]教师应敏锐地从相关学科,以及班级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中,捕捉最鲜活的素材,激活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并尝试作出选择和行动。
【案例5】浙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学校足球联赛中的“黑哨风波”为学生的品德成长搭建支点:在教师足球赛中,请学生做裁判。当甲方老师踢进去一个球,但学生裁判由于角度问题没给甲方老师判分。甲方老师提出申诉后,学校足协宣布结果不可更改,维持原判。
课堂上,教师邀请参赛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举行圆桌会议。通过交流碰撞,教师和学生得出结论:要有同理心,要宽容,学会换位思考,从而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让学生尝试自己处理生活问题,提升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此,有效运用校园活动资源,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而这正是学生应具备的实践智慧。
2.激活“生成”,帮助学生学会成长
许多一线品德教师都懂得,课堂“意外”往往正是良好的德育契机。品德实践智慧的培育亦是如此。我们必须及时把握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的生成性表现,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综合实践等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将体验、情感、意志等融为一体,提升学生从生活和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学会自主自觉成长,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
【案例6】在浙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为母校添光彩”学习中,五年级组结合课文的活动角,设计了“德胜校园十景搜索”活动。学生在寻找、梳理校园十景的活动中,发现校园里有一面破旧闲置的墙,产生了美化这面墙,为学校添光彩的愿望。于是,教师开启了“我用巧手扮绿墙”项目实施。
师生实地观察后开展了“头脑风暴”,提出了挂灯笼、折纸花、种花草等提议。最终,孩子们针对问题开展了可行性论证,确定了“植物美化”这一解决方案。于是,孩子们实地丈量,绘制花器造型设计图,制作各种花器;并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各种植物的习性,选择适合墙面种植的植物进行种植。活动中,孩子们还制作了植物名片,开展轮岗养护等实践。学生自主养护和管理积极性高涨,将这道墙变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学生不仅学会了养绿护绿方法,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关爱一草一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观照自我、关心他人、关爱世界的理解。
品德实践智慧,不是书本讲讲,课堂体验就能形成,必须具有现实情境中展示和转化的能力。为此,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校园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体验,在领会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学生的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3][4][6]孫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J].中小学德育,2016(9):9,10,12,13.
[2]杨国荣.论实践智慧[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5]方峥嵘.探究式学习:突破道德核心素养形成的“最后一公里”[J].中小学德育,2016(9):19.
(作者单位:杭州市德胜小学浙江杭州 310014)
责任编辑 毛伟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