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及提升策略
2018-01-30龚芸肖希蓉
龚芸+肖希蓉
摘要:了解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采用张兴贵等人编制的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湖南三所高职院校508名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为中等水平,且在性别、单双亲、年级、家庭收入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家庭、学校、社会应积极关注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提升策略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主观评价,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认为生活满意度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新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结构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校园人际关系复杂化,物质追求影响力的日渐提升等多种因素都在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期的高职学生,关注其生活满意度,为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联系了湖南三所高职院校,采用张兴贵等人编制的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网络问卷星发布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8份,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 结果分析
(一) 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表1显示,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但自由维度低于3分。各维度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家庭、友谊、学校、环境、学业、自由。
(二) 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表2发现,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学业、自由、学校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友谊、家庭、环境、满意度总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只在家庭维度上呈显著性别差异。
(三) 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家庭结构差异
表3发现,双亲家庭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六个维度都高于单亲家庭学生,而且在友谊、家庭、生活满意度总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四) 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年级差异比较
表4显示,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只在自由维度上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大三学生感觉最自由,大一学生得分最低,感觉最不自由。从总体来看,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呈递增趋势。
(五) 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收入差異
家庭收入最差的学生在友谊、学业、学校、环境四个维度上满意度也是最低的,但只有友谊维度的家庭收入差异显著。
三、 讨论
从总体上看,高职学生生活处于比较满意的状态。当代高职学生既享有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又经受着社会环境变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高职男生在学业、自由、学校上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家庭、友谊、环境及总分上高于男生.女生可能更愿意与家人交流,看重家庭和友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而男生因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更看重学业,在学校更感到自由。
从家庭结构看,双亲家庭的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都高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可能是单亲家庭学生,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容易自卑、孤独、渺茫、逆反等。
从年级看,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呈递增趋势,但自由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大三学生感觉最自由,大一学生感觉最不自由。可能是:大三学生处于离校实习前夕,课业负担不重,学校、老师对大三学生管制减少,甚至有学生提前进入职场。学校对大一学生的管理相对较多,如要集体晚自习,要出早操,感觉大学并没有想象中的自由。
家庭收入可能成为影响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收入低的学生往往难以满足其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甚至不得不做兼职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为生计奔忙,无暇也无钱参加同学的生日会、联谊会;他们可能对学业的期望高,但兼职可能会影响到学业。
四、 提升策略
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主要指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好坏与每个学生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中国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很多人认为上职业学校是低人一等,孩子考上大学要招待亲友,考上职业学校不敢出门。调查也显示,大一新生生活满意度较低。为高职学生营造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首先是政府要打通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通道,架起职业教育和其他的教育“立交桥”,落实职业教育法。其次是家庭、学校要对高职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应更多地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从点滴成功中提升自我,找回信心。
完善公正公平的评选机制。高职院校要给高职新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完善公正公平的评选机制。一是班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竞聘时要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让参选学生即使没竞聘上也没有怨言。二是助学金要发给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绝不讲人情。三是奖学金、优秀干部的评选,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把关。最后是任课教师要能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学业评价。学生基础差,平时要求要严,学业成绩要体现出学生的努力,把握有度。
参考文献:
[1] 孙瑞琛,刘文婧,许燕.不同出生年代的中国人生活满意度的变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47-1154.
[2]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57-12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