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2016-07-29周蓓安祥生

2016年25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实证研究

周蓓+安祥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运用有序Logistic分析方法,基于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工作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运用各项具体指标分析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从而得出,年龄、就业性质、对本地人的评价和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对其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实证研究

第一代农民工是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城市谋生,但户口仍在农村的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包括个体经营者、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私营企业中的电工、技工、厨师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步入知命之年或接近退休年龄,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和户籍制度,使他们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成为弱势群体。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如果第一代农民工的利益和诉求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加重转型期的矛盾与冲突。现阶段,在中国农民工代际转换进一步加快和流动方式更为复杂的背景下,将第一代农民工作为研究主体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关注第一代农民工物质和精神诉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一、研究假设

生活满意度是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对所从事工作及工作之外的生活状况的主观综合性整体评价。本文认为,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本文假设,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是基于其对个体特征、家庭因素、工作状况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所做出的主观整体性评价。

研究假设1:生活满意度受个体特征的影响。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所在地和迁移距离等个体特征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特质。山西省流动人口以省内短距离迁移为主,年龄特征随我国人口年龄的代际转换而变化。由于生活地域和观念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会呈现出不同的个体特征,由此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就不同。因而个体特征是影响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子之一。

研究假设2:生活满意度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是否结婚、配偶是否工作、是否举家迁移和家庭年收入等家庭因素直接影响着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作为具有传统意识的第一代农民工,家庭观念深植于其血液中,其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配偶及子女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当前,为获得更多的家庭收入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我国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呈上升趋势。配偶及子女是否随迁、配偶是否工作和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影响着家庭幸福。因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子之一。

研究假设3:生活满意度受工作状况的影响。

工作状况主要包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就业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反映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和工资水平。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以简单的体力劳动和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为主,单位是否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直接影响其是否能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障以及失业、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工作状况是影响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子之一。

研究假设4:生活满意度受社交状况的影响。

社交状况综合反映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程度及其精神生活质量。尽管长期生活在城市,但部分农民工的社交圈子仍以地缘和亲缘关系为基础,主要与同城老乡和亲友交往,而与城市居民交往相对较少,这关系到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关系是否融洽。因此,社交状况也是影响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子之一。

二、问卷设计与描述性特征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研究,以2015年10月对大同市211位进城务工多年的第一代农民工的面对面交流所得到的部分数据为样本,从个体特征、家庭因素、工作状况和社交状况四个维度评价大同市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本文采用一个单一整体评估项目即生活满意度和4个维度的13个指标,4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如下:第一,个体特征,选取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进城年限4项指标;第二,家庭因素,选取随迁的配偶及子女数占家庭人口的比例、配偶是否工作以及家庭年收入3个指标;第三,工作状况,选取就业性质、日均工作时间和换过的工作单位个数3个指标;第四,社交状况,选取与本地同事交往、对本地人的评价和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3个指标。

三、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统计建模

生活满意度按照满意程度进行打分,是一种有序的分类变量。解释变量包括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两种变量类型,因此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生活满意度为有序三分类变量,将“不满意”设为1,“一般”设为2,“满意”设为3,模型的基本形式为[9]:

Logit(P1)=ln(P1/(1-P1))=α1+βX′+ε1logit(P1+P2)=ln((P1+P2)/P3)=α2+βX′+ε2

其中α1、α2均为截距项,β为回归估计参数向量,P1、P2、P3分别表示生活满意度为不满意、一般和满意时的概率。

以生活满意度为被解释变量,个体特征、家庭因素、工作状况和社会交往的各项指标为因变量,在α=0.05,β=0.10的水平上,采用Cauchit连接函数对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有序多元回归分析。估计结果显示,卡方检验的Sig值为0.000<0.01,模型结果显著成立,平行性检验显著性为0,说明斜率系数在各相应类别中是不同的。因而最终方程是有效的。

注:回归结果将分类变量做了哑变量处理。其中,性别变量中女性以男性为参照;婚姻状况中未婚以已婚为参照;配偶是否工作中不工作以工作为参照;就业性质中,其他就业性质以自办企业为参照。

(二)结果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1、从个人特征看,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表明第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子女大多已经成年,抚养和教育子女的压力相对较小。工作主要是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和社交需要,而不再像年轻时为了家庭生计而疲于奔波,因而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越高。性别、婚姻状况和进城年限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与预期影响方向均一致。由此看出,在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中,女性比男性生活满意度高,已婚农民工比未婚农民工生活满意度高,进城年限长的农民工生活满意度高。

2、从家庭因素看,3个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一般来说,收入会显著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不支持此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有关。对这一群体而言,收入已经不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社会交往因素对其生活满意度往往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长期在城市生活,习惯了城市便捷的基础设施并在城市中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交活动圈。因而,他们选择在城市中谋一份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工作,尽管工资可能不高,但足以保证其在城市中生存下去。随迁的配偶及子女数占家庭总人口比重与预期影响方向相反,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随迁的家庭人数越多,主要劳动力的工作压力就越大,家人团聚带来的欢乐不足以抵消增加一个家人所引起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因而系数为负。配偶是否工作与预期影响方向一致,说明配偶有工作的农民工比配偶没工作的生活满意度高。

3、从工作特征看,就业性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从事何种性质的工作以及该工作能否得到社会的尊重对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其他性质的工作而言,自办企业有较为自由的工作环境,预期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并伴随着企业创办成功而来的社会尊重,使得自办企业者的生活满意度普遍高于其他性质的工作。同等的收入条件下,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比在私企工作能享受更健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因而,就业性质对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日均工作时间和换过的工作单位个数与预期影响方向不一致。对日均工作时间这一变量,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在同等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下,增加一小时工作时间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足以抵消给身体上带来的痛苦,因而系数为正。对换过的工作单位个数这一变量,由于频繁地换工作是为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工作条件,会正向地提高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因而系数为正。

4、从社交因素看,对本地人的评价和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均对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在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这一项中,娱乐活动主要包括打牌、玩手机、看书和健身等,娱乐活动得分越高,第一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也层次越高。对本地人的评价反映第一代农民工与当地人的融合程度,对于以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农民工社交圈子而言,对本地人的评价越高,说明二者相处得越融洽。因此,在社交因素这一影响因子中,第一代农民工更加看重与当地人相处是否融洽以及娱乐活动是否丰富,对当地人评价越高、娱乐活动越丰富,生活满意度就越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第一,年龄、就业性质、对本地人的评价和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说明年龄越大、对本地人评价越高、娱乐活动得分越高、从事的工作越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第二,综合来看,对社交的需求是影响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第三,其他对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并不代表对生活满意度没有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假设1、3和4,且研究假设4即社交因素对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

四、提高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各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一)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改善其物质生活水平。根据被调查的211个统计样本,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的平均家庭月收入为4500元,按一个三口之家算,人均月收入仅为1500元,远远低于2015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2152元。第一代农民工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有权过上受保障和有尊严的生活。因而应逐步提高大同市环卫工、修理工等工人的基本待遇,保障其在城市生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强化政府责任,改善返乡农民工就业环境。政府可为返乡创业和再就业的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平均年龄将近50岁,在非正规部门已接近退休年龄。其中,部分农民工经过多年打拼,取得大同市的城市户口,在城市中安定下来。然而,多数农民工退休后面临返乡或返回农村生活。对于返乡农民工,由于多年的城市生活和工作经验,相比没有外出打工的那部分群体而言,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应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就业和创业培训,使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增加返乡的第一代农民工的收入。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就业性质综合反映农民工渴望受到社会尊重并获得相应社会保障的诉求。应建立公平、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为从事高危职业的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严格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劳动权以及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与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应加大公共投资力度,逐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医疗和大病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保障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减少其在城市中生活的后顾之忧。

(五)发展社区文体事业,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实证研究表明,对本地人的评价和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且年龄越大,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会增加。而当前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得分均值仅为1.28,娱乐活动相对较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在农民工集中居住的社区,建立更多的公共娱乐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保障公民娱乐活动的多样性,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加快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相互融合。(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董欢,郭晓鸣.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第一代农民工的转移取向及其多元影响[J].人口与发展,2013,19(6):19-25.

[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EB/OL.http://ex.cssn.cn/dybg/gqdy_gdxw/201511/t20151112_2577302.shtml.

[3]周丽萍,余磊,涂泽鹏.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6):83-88.

[4]安祥生,陈园园,凌日平.土地流转与土地制度改革——以晋西北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1):25-31.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实证研究
关于大学生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我市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