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渭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成效与经验

2018-01-30林桂芳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6期
关键词:通渭县项目区高标准

林桂芳,陈 瑾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1 基本情况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处于渭河北岸支流——散度河上游,归定西市管辖。全县土地总面积2 908.5 km2,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4.67万人。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县耕地面积122 020 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2%,其中:梯田占耕地总面积的58.84%;坡耕地占41.16%。坡耕地面积大是通渭县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通渭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和“坚持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动摇”的工作思路,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带来的机遇,通过抓组织、抓管理、抓实施、抓精品、抓示范、抓成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水利、农业、道路、林业、科技各项措施综合配套,最终实现了田成方、林成行、主支路成网的建设目标,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进了粮食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转化,对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成效

2.1 建设内容、规模

自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至今,通渭县已新修梯田2 854 hm2,衬砌C20混凝土U形渠132.05 km,建过路涵管及过渠车桥1 191座,砂化干道142.05 km,砂化田间支路41.18 km,营造防护林57 hm2,实施农业科技示范田309 hm2,科技培训3 550人(次)。项目实施范围涉及通渭县的陇阳乡、平襄镇、陇川乡、华岭乡、鸡川镇、常河镇、三铺乡等7个乡(镇)。

2.2 建设成效

(1)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粮食产量。高标准农田实施后,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水肥保障,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优化,项目区人均梯田面积由0.15 hm2增加到0.38 hm2;农业结构逐渐得到调整,传统单一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优质农业和农业+蔬菜、农业+经果林、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潞玉36号)套种大豆(中黄13号)等多种农作物套种面积增大,农作物产量稳步增加,若把项目实施后的各种农作物产量折算为小麦,则较项目实施前增产1 500 kg/hm2,新修梯田每年可增产小麦428.1万kg,按现行市场价1.6元/kg计算,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684.96万元;高标准农田实施后,田面的平整度和宽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水平,使部分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发展二、三产业。据调查,在坡耕地上当地农作物从种到收每公顷平均需240个工日,坡耕地修成梯田后,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有利于小型农机具作业,在梯田上每公顷农作物从种到收平均只需180个工日,若项目区节省下来的劳力全部用于劳务输出且每个工日按70元计算,则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 198.68万元。

(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地的拦蓄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合理配置梯田工程、防护林工程和排水渠、管涵等完善的路基排水系统,使梯田地表入渗率提高,土壤养分(N、P、K)的流失量大大减少,土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地形地貌及坡面汇水情况,通过在主路一侧配套完善C20混凝土U形排水渠和在渠道与支路交叉处修过渠车桥及过路管涵,将路基及坡面汇水顺畅地疏导至自然沟渠,增强了区域防洪能力,减轻了汇水对下游农田的淹没危害。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年保土能力达14.97万t,年蓄水能力达64.50万m3,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 000 t/(km2·a)降低到3 000 t/(km2·a),大大提高了土地的拦蓄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科技素养。根据项目区机耕农路建设现状及排水设施现状,以高标准梯田建设为主体,主支路成网状布设,项目区5.5 m宽的砂化主干道与乡(镇)村公路实现了互联互通, 4.0 m宽的砂化支路围绕梯田地块布设,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农机直达田间地头耕作和农产品的运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对项目区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综合培训,成功种植并逐步推广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全身是宝的藜麦,不仅大大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养,打破了传统单一农作物的种植模式,而且调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速了农业科技进步。

3 建设经验

3.1 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综合配套

项目在规划时优先选择全县的主要贫困村,围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部署,坚持“规模开发、整村推进、可以逐年延续”的原则,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在连片的贫困村,并通过实地调查和“3S”技术,在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基础设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山水田林路科学规划,综合配套各项治理措施,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梯田规划。遵循因地制宜、连片治理的原则,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参照土壤分级分类标准,在项目区坡度为5°~15°、土壤活土层厚度为25~30 cm的坡耕地上,按照高标准梯田建设要求,建成田面宽度最小11 m的机修软埂水平梯田,梯田建成后通过深耕深松、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倒茬等措施提高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使耕作层厚度达到25 cm以上,实现耕地理化性状的改良。

(2)道路规划。遵循因地制宜、节约耕地的原则,沿山脊、山腰、沟道布置干道及支路,做到科学规划与节约用地相结合,尽量少占耕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道路纵坡不大于15%,转弯半径不小于15 m;道路边坡不陡于1∶0.5,挖方部位不陡于1∶0.3。

(3)排水系统规划。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紧密结合干道的走向及其汇水区域、汇水量的大小分别布设干道排水渠和配套的过路管涵及过渠车桥,并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经耐用性、施工难易程度、占地面积等比选后确定排水渠最优经济断面,在项目区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山洪顺畅地排入附近的自然沟道。

(4)防护林规划。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及当地种植技术,选择刺槐、云杉等乡土树种作为行道树进行绿化,并以刺槐与云杉混交方式营造防护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项目区的人居环境。

(5)科技措施规划。一是根据项目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对农业科技的认识程度,对部分群众进行全膜双垄沟播、间作套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引进良种推广技术,为结构调整作示范。通过良种玉米、黄豆、马铃薯及藜麦的引进和科技的推广,从点向面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3.2 强化领导,科学管理,提高质量

(1)强化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农发办、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审计局、交通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工作。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副乡(镇)长任副组长,项目专干、驻村负责人和村领导班子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实施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进度按计划、质量按标准实施和资金使用透明到位。

(2)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围绕项目建设全过程,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资金报账制和项目竣工验收制。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上,进一步明确了招标代理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招标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在工程质量监理上,明确应通过招标方式来确定监理机构,监理应严把工程建设材料关、工序报验关、施工现场监督关等,确保各项配套工程数量和质量达到高标准。在项目公示上,除按公示制要求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公示栏外,进一步明确从申报、实施,直至验收交付各个环节的公示要求,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完整体系。在资金报账上,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在银行开设农发资金专户,负责办理农发资金的收付,具体包括:①通过通渭县农发办办理资金拨付、用款、工程竣工、财务决算。②负责筹集项目资金与核算。③负责审核、整理、收集项目收支的原始凭证并编制报表,向通渭县农发办报账。④建立项目单位的备查账;在竣工验收上,实行单项工程验收、年度总验收,每一单项工程竣工后,县乡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对年度项目,实行总验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实施乡(镇)明晰产权,明确管护单位,移交管护责任,确定管护人员,通过制定工程管护制度,乡(镇)规民约,管护人员责任制度,工程使用、管理、维修制度,工程管护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等制度,为项目建后管护提供制度保障。

3.3 建立群众意愿表达和监督机制

项目建设始终遵循尊重群众意愿,建立和完善以群众为主体的开发机制,让受益群众全面参与到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受益群众真正成为项目建设的主人。

4 总结及展望

通渭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步伐。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中,应以科学的理念规划,以全新的技术施工,以创新的机制管理,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农业优势区域品牌,带动一批优势产业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群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和绿色农业的共荣并进。

猜你喜欢

通渭县项目区高标准
三个好朋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李鹏鹏书法作品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高铁开到家门口(节选)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