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
2018-01-30
410000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湖南)
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先天结肠病(HD)等一系列的病症和相关并发症,在小儿肠道炎症性疾病中是最常见的病症。对婴幼儿和新生儿来说,小儿肠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儿生活的质量[1]。医学领域对此病症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为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的益生菌能够防止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这就使得肠道菌群的研究和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中肠道菌群机制
所谓的肠道菌群就是指在人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肠道菌群的相关种类有着1 000多种,和人体中所有的细胞总数比较来说,有着10倍的差距。在生理状况下,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时,产道以及相关的肠道是无菌的,直到婴儿出生后通过母体产道和结肠获得健康菌群,随后经过相关因素的刺激[2],这些菌群就会在肠道内进行定植。
生理状况下,人体中重要的微生态平衡系统就是由正常的肠道菌群所维持的,例如肠黏膜生物屏障的构成,能够有效地预防肠道感染的现象,能够对致病菌在肠上皮细胞黏附以及定植进行有效阻止,调解相应的免疫反应,维护机体生理免疫系统安全。
肠道菌群与儿童肠道炎症疾病
肠道菌群与NEC:NEC是容易威胁到新生儿生命的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如今,NEC的发病机制还不够明确。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产前使用抗生素、绒毛膜羊膜炎和产后肠内喂养、免疫系统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其他各个因素都会导致儿童出现EGF水平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加、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等情况,从而造成NEC。其中NEC最为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肠道杆菌失调,在临床中,确诊NEC的前两周,肠道菌群会发生紊乱,变形菌比例增加。
肠道菌群与儿童IBD:将成人IBD发病的相关机制和儿童IBD发病的相关机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儿童IBD与成人IBD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程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但仍有部分地方不同,现如今,儿童IBD的发病机制还不够明确。儿童IBD的发病机制就发病的程度上来讲比较严重,一旦发病,其病情发展的状况就会比较快,并且,相关的并发症也变得比较容易发生,对幼儿来讲很容易造成生长迟缓以及营养不良的问题[3]。当前认为IBD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的肠道菌群紊乱而导致免疫炎性反应异常以及因宿主免疫反应的异常而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
肠道菌群与HAEC:现如今,HAEC的发病机制还不够明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肠黏膜下组织被某些特定的肠道病原体通过受损的肠道黏膜屏障侵入而导致出现HAEC。也有相关研究资料表示,HAEC的出现与肠道菌群的紊乱以及肠黏膜内免疫屏障的受损有着极大的关系。另外,还有相关研究资料表示,HAEC的出现可能与念珠菌属有关,也可能是因为HAEC的出现而导致患者肠道内的念珠菌属增加。
益生菌在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
益生菌是在一定的剂量内会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当前最为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以及双歧杆菌。在不同的疾病中,不同的益生菌所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增强、抑制或杀灭致病菌,对于炎症性因子有着抑制作用,对于抗炎性因子的分泌有着促进作用,使抗炎性因子的抗炎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益生菌与NEC:NEC的发病比较快,在数小时内就可以发展成广泛性肠坏死,所以预防NEC的发病非常重要。现如今,研究口服益生菌从而预防和治疗NEC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4]。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益生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抑制NEC的发病速度和程度,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着一定的降低作用,在临床中,益生菌以干酪乳杆菌和短双歧杆菌对于NEC发病率的降低最有效。
益生菌与儿童IBD:儿童IBD是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主要病症,其治疗目标以缓解疾病、防止并发症为主。同时,还有因儿童IBD而导致的生长缓慢、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益生菌对UC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CD的疗效还不够明确。对患有UC儿童疾病的患者应用VSL-3可以有效地缓解其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益生菌与HAEC: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口服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以及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后对于HAEC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另外,还有相关研究资料表示,影响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有益生菌的剂量、菌株、开始应用时间以及疗程。当前对于益生菌与HAEC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未来还需要加强对此类的研究,以此增加HAEC的预防途径。
本文首先对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中肠道菌群机制进行了介绍,然后将肠道菌群与NEC、HAEC等儿童常见肠道炎症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在NEC、儿童IBD、HAEC等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应用益生菌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