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探索
——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

2018-01-30苏兴军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艺术类思想大学生

苏兴军 狄 鑫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之不断深入发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局面,各高校都开始积极探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笔者所在的吉林艺术学院也一直在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学校的专业和学科特点,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具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但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其多元化、网络化使大学生的思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又往往更新速度较慢,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因此探索与新时代的学生特点相对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式已经刻不容缓。要想探索新的教育载体形式,就必须了解当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 当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观、政治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其他学科专业学生一样,有青年学生都具备的爱国情操与强烈的民族意识,且由于专业特点,艺术类大学生主体意识十分强烈,富有创造激情。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情况就较为复杂,每个艺术类大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1. 感性且过于关注自身感受

艺术类大学生通常很敏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也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通常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差,容易感情冲动,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做事缺少计划性,多随性而为,做事成功率较低。

2. 自律能力弱且道德判断力有待提高

由于专业特点,艺术类大学生通常向往绝对自由,大多都不喜欢被拘束,纪律意识较欠缺,时常会存在无视学校纪律的现象。也有一些艺术类的大学生,因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不良因素或是思想的影响,过多注重享乐,并且存在严重的攀比心,出现一定的功利主义思想,近些年的校园中不良贷款事件在艺术类院校中屡次发生,而导致该问题形成的因素就在于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待提升。

3. 富于创造性但理论学习的能力与主动性较差

艺术类大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讲求“艺术性”,较其他专业学生思想前卫,富于创造性,但轻视理论学习,所以大多缺乏深度,部分学生对国家时事关心不够,在学校期间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 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封闭性特征

在当前高校环境下,在校生主体主要以95后学生为主,00后学生也已经开始步入校园,他们通常都比较单纯、率直,对待事物时必须注重内心真实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平衡性意识。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过度沉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之中,缺少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严重阻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致使他们思想不成熟,表达不流畅,完全封闭在自己构筑的幻想或模拟世界中,严重影响了学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工作,以学生为核心,关照、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要注重学生思想水平、文化素质、道德品质等素养的提升,使得高校学生能够成为当前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艺术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和艺术类院校的特色,不断探索和挖掘一切有利于教育、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因素,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载体,不断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素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从而更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和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更好地领会课堂所学,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

二、构建多样化的活动载体力求实效

1.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效

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的特色和理念,良好的校园文化发展,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改善学校教风学风,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加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理念,科学有效地注重文明校园的建设,并引导学生参与到不同形式且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当中,合理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大学生文化艺术节

从2004年开始,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通过声乐器乐、美术作品、动漫作品、手工艺术作品、征文竞赛、舞蹈艺术表演等活动项目,由此能够为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艺术节,对学生专业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检验,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日常所学,深刻地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要义,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风气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学风建设。

(2)主题教育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重增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展示学生个性风采、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如庆祝建国、建党,纪念辛亥革命、红军长征、时代楷模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树校园文明新风,展艺院学子风采”校园原创小品大赛,“青春在城市精神中闪光”系列活动,为灾区捐款、无偿献血、禁毒教育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宿舍文化建设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打造“一二三四五”的工程,也就是建立一个总体的目标,即为学生营造一个以“平安、和谐”为核心的宿舍氛围;开展两项宿舍重点文化活动,即宿舍安全月、宿舍卫生月活动;加强三项日常检查制度,即宿舍管理人员的“日检”,各学院、学管干部的“周检”,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联合“月检”;打造四个品牌活动项目,即 “文明寝室”暨“学习型寝室”评选、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寝室生活DV比赛、寝室设计比赛;立足五个维度的基础建设,即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康的环境设施、标准的行为规范以及良好的文化宣传。

2.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锻炼功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外,也必须要注重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社会实践,有的也成为实践教学,是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对于学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综合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的工作就在于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比重,让师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1)百校美育工程

“百校美育工程”是吉林艺术学院品牌社会实践活动之一,至今已连续开展20年,活动范围极广。该活动结合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根据吉林省农村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项以提升吉林省农村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和加强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可以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受到农村广大教师对艺术教育事业的挚诚和执着精神的感染,大学生们在活动结束后,也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这远远超出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所能达到的效果。

(2)高雅文化进社区

通过公益演出、走进敬老院、德育美育支教、进入孤儿学校等形式,不断探索并开展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关爱家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高雅音乐进社区”“ 戏曲美术进工厂”“艺术点亮人生(敬老院、孤儿院帮扶)”等文化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进入到现实社会中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国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闻,对于大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学校还尝试带领或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省级或市县级各类文化活动中,如长春文化节、长春消夏节等各项实践展演活动项目,让广大学生们在展演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正视活动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如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在学生的艺术专业特色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针对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应加大网络宣传与参与的力度,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仅仅拘泥于现实空间,让畅游网络世界的学生也能受到教育,让活动的参与过程便捷化、参与人员广泛化、参与范围多领域化;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注重加强绿色环保政策的宣传和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实践参与等多途径积极探索新的环保节能项目,让学生能够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能够积极参与节约环保相关工作;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在服务中感悟生活,在服务中体会感动,在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载体建设的思考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思政教育活动载体建设再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探索。

1. 开展大学生读书节活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发展的食量。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只有让学生读更多好书,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更多知识;让学生博览群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形成读书习惯,才能陶冶其身心。为了把人们从网络中“解救”出来,读书节作为又一文化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民众对阅读的兴趣,更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而在艺术类院校中,学生存在着轻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读书量较少已经成为教学中主要的问题,因此在艺术类院校中应合理展开大学生读书节活动,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主题征文活动、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以及“朗读者”活动当中,由此能够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书香吉艺”的活动中。

通过定期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创建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图书的海洋中丰富自己的思想,能够感悟历史知识、深思社会文化、真正认识艺术,进而开拓思维,培养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素质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学风与校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2. 建立思想教育微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引起了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手机不离手”等现象逐渐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状态的表现,而且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推广,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也使得认识逐渐进入到“微”时代。针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自身角色进行转化,对教育理念和思想进行转变,进而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实现有效的借助新技术,让思政工作能够“活”起来,将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时代感,吸引更多学生注意力。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业余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表现。高校为学生建立思政教育的微平台体系,就是要将学生那些业余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整理,从而有效利用这些时间对学生开展合理的思政教育。因此高校可以有效地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构建思政教育平台,并借助其优势向学生及时传播和发送学校中的各项活动、学校新闻以及各种事件等,由此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意识,也能让学生更加关注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更能让管理者快捷地了解学生心理表现,对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帮助。

3. 建立艺术和生活资源的“循环站”

宿舍中应建立艺术和生活的资源“循环站”,对回收物品应进行有效的分类,以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两种进行回收,例如,学生的衣服、饮料易拉罐等;图书、电脑或颜料盒等。学生应派出负责人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之后再进行循环利用;对于那些塑料瓶、易拉罐或纸箱等,可以统一卖到废品回收站中,而获得的费用可以用在宿舍活动中。那些回收的衣物和电脑等物品,也可以用来低价格出售或是捐助给经济困难的学生;那些图书也可以保存在学校阅览室中,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阅读资料。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升学生环保节约的意识。

4. 建立志愿服务档案体系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为学生建立“学雷锋的志愿服务制度”,建立起志愿服务档案体系,由此能够对志愿服务体系进行优化。

在以往的工作中,学校或是分院在组织志愿服务时,难以保障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要想更好地突显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应合理地为学生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档案体系,使得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进行量化分析,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专业相关的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以照片或文字等形式开展考核。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社会服务活动当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能脱离各种实践活动载体的,艺术类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时代要求,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将新思路和新方法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制定出能够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特点的工作形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艺术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