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防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1-30王颖楠郭浩杰薛艳杰
王颖楠 郭浩杰 薛艳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人体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该疾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等,在临床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比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分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现主要对护理干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预防中的价值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重型再生型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两组,50例为一组。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28/22,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3.25±3.58)岁。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29/21,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4.01±3.1)岁。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配合本次研究,两组重型再生型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营养支持、病情监测等。
实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 内源性感染预防 加强患者卫生的管理,经常对其口腔黏膜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告知其个人卫生不良极易导致出现皮肤、肛周、口腔等部位感染的情况,嘱咐其可通过氯已定(1∶ 2 000)漱口。同时,可采用制霉菌素片碾磨后漱口,预防真菌感染,睡前可通过碘伏水(1∶ 2 000)坐浴预防肛周感染[1]。
1.2.2 外源性感染预防 加强患者保护性的隔离,安排患者在百级空气层流病房休息,定时采用消毒液擦拭患者可接触的地方,严格检查食品,经微波加热5 min后,方可食用,若食物放置时间在24 h以上,则不可食用。合理对探视人员进行限制,加强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控制出入病房的次数。定时对物体表面、空气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等进行监测来对感染控制[2]。
1.2.3 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应对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实施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均以七步洗手法洗手,完成洗手后,可佩戴无菌手套,之后实施护理操作。每日为患者实施泰利必妥滴眼、红霉素眼膏鼻部涂抹、口腔护理等干预,每天实施4次,肛周则应在坐浴后涂抹红霉素软膏。
1.2.4 心理护理 患者需长时间接受雄激素治疗,因此出现声音变粗、毛发增多、面部痤疮等形象的改变,应耐心为其讲解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并告知其在疾病好转后,可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这样不良反应即可逐渐消失,缓解其焦虑、担心等心理[3]。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其机体抵抗力会下降,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进行各种护理,并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严重性和可治愈性,使其可以配合临床治疗操作。
1.2.5 健康教育 避免接触放射性、有害、有毒等物质,同时避免应用氯霉素等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药物。加强患者和家属自我保健知识的宣教,积极预防并发症、出血、感染、疾病复发等,嘱咐其坚持用药,定时来院复诊,适当增加锻炼的时间,以此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稳定[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其中护理满意度以问卷(0~100分)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十分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十分满意率44.00%(22例),一般满意率50.00%(25例),不满意率6.00%(3例),总满意率94.00%,感染率为4.00%(2例);对照组十分满意率26.00%(13例),一般满意率44.00%(22例),不满意率30.00%(15例),总满意率70.00%,感染率为20.00%(10例)。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贫血的一种,导致患者患病的主要机制是其骨髓功能出现障碍,使得全血细胞数量不断降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遗传、药物应用、免疫、化学毒物等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一旦患者同时合并感染的情况,则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如若不然,则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感染进行预防意义重大。
相关研究表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若合并感染,则其自然死亡率在82%~92%,对患者的感染进行诊断的要点为苯接触史、感染、服用药物等,若患者的血常规三项、网织红细胞、骨髓象红系出现减少或降低的情况,则表明患者具有极高的感染性[7-8]。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其感染进行预防,能够有效促进其疗效的提高。优质护理应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能够对患者的感染发生进行控制,改善其预后。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感染率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不仅可控制感染的发生,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医疗操作,从而更好控制感染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1] 陈宁萍.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5):348-349.
[2] 周琴. 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z1):90-92.
[3] 李京菁,隗合霞. 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刊,2013,48(8):97-98.
[4] 孙舒燕,易佳,王琮. 优质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7(25):3573-3574.
[5] 罗玉勤. 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鼻唇部感染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1):73-75.
[6] 高丽.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0例[J]. 中国农村卫生,2017,10(20):61.
[7] 耿晓珍,王苗苗,贾絮影.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1例重症肝炎合并重型[J]. 全科护理,2015,13(25):2555-2556.
[8] 沈丽雪,郑思敏,张迪. 优质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理医生,2016,22(1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