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记录新时代“历史性变革”立像

2018-01-30仲呈祥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文艺创作

仲呈祥

(中央文史研究馆,北京,100006)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概括十八大以来的非凡的五年,十九大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曾经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物质生活的需求,现在提出的则是美好生活的需求。美好生活需求的内涵既包括物质生活,更包括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恰恰是脱离民生、基本物质需求的更高层面的追求。这个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搞好中国纪录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新时代“新”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媒体的变革与创新,而是社会的新需求、政治的新导向。

近些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十分迅猛,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的拉动让纪录片的创作数量大幅增加,同时,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也大幅提升。纪录片是一只无所不在的眼,它可以全天候的聚焦社会现象,关注大众生活。同时,它还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在现有的秩序内发现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可以更好的传达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必须强化民族学理化,坚定文化自信,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的、中国气派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道路。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文艺思想体系,是习近平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吸收了历届领导人先进的文艺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提出不要再提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当前的政治,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和平时期的新情况做出了果断的决策,用二维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了为政治服务,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可能会出现另一种非政治化的趋向,为艺术而艺术的趋向,所以邓小平同志接着说:我这样讲不是减轻了文学家、艺术家的责任,而是加重了你们的责任,说文艺不要简单的从属于政治,并不等于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文艺新方针是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时期的重要文艺政策。什么叫主旋律?第一,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第二,一切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第三,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第四,一切用诚实劳动开拓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四个一切”,简洁明了地阐释了文艺工作的方向,对现今的文艺发展依旧有指导性意义。

一、以历史为根,强调民族学理化

2013年8月19号第一次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强调民族学理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必须讲清楚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并且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纪录片而言,这正是创作者的一个主要方向。中国纪录片要弄清楚自身发展的历史、文化积淀,要走有中国纪录片自己发展的道路,既服从政治需求,也要服务于人民的观影感受。从题材上看,反映时代主题、传播主流价值,表现历史事件、服从于国家话语的传播和人民需要的纪录片成为近年来的重点。比如2016年播出的《永远在路上》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让我们牢记严守纪律、勿忘初心。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以汉唐以来古代丝绸之路为源头,讲述了中国文化与海外国家交流的深厚历史,既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寻,又重新阐释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而且聚焦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纪录片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流,比如《本草中国》《手造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这些纪录片的内容都是以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为主,《本草中国》中纪录中国传统的中草药、《手造中国》造访了景德镇的瓷器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展示了故宫珍贵的文物,可以说,纪录片成为国家相册的标志。

二、以人物为本,强调多元的生存状态

纪录片在创作上一个根本的问题要聚焦于人,而不要聚焦于事。纪录片最终目的是要塑造人。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即便是历史题材、人文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我们也要关注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展示人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是纪录片创作中的核心问题。

第一,在各个类型的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者开始抛弃了以往那种以高、大、全为主的创作方式,改以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下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如2016年拍摄的《一带一路》,不管是题材的选取还是具体的叙事内容都是以国家话语为主的宏大叙事,但是现今的纪录片创作却在历史和政论的架构下融入了很多普通人的情感与生活,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把距离观众很遥远的刻板符号转化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形象,这样更能被观众接受。

第二,出现了一部分关注普通人生活、挖掘普通人情感的纪录电影,比如纪录片《我的诗篇》,镜头对准了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而纪录片独辟蹊径,用纪录片记录下他们对于美的向往、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这比单纯的倡导苦难、歌颂苦难要先进的多。

三、以纪实为源,强调纪实与艺术的结合

优秀的纪录片是以纪实思维为根基,配之以恰到妙处的审美思维,这两种思维水乳交融,成就一部一流的纪录片。纪录片绝不是纯粹客观的写实,它是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以审美的眼光发现细节,发现典型语言,然后才能使纪录片真正“活”起来,才能彰显它的人文价值和美学精神,不然的话就显得呆板,就不能感人。这样的专属性语言既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的距离,又让纪录片的真实性变得尤为亲切,这才是纪实与艺术结合的魅力。

所以纪录片的创作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大原则下,是可以以艺术化的手段来丰富自己的故事创作的。比如“情景再现”,这种类似于影视剧中类似表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运用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特别是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如何让观众身临其境似的对逝去的那段历史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情景再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比如《长征》,这部纪录片全程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方式,把红军长征的历史发展进程毫无保留的放到观众面前,虽然有艺术上的加工,但是它结合了史实与创作,更能被观众所接受。

四、提升创作者的美学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三讲求”:第一个“讲求”,讲求托物言志,喻理喻情。纪录片《邓小平》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邓小平同志在江西劳改的时候要从家门口的一条小路往返,在灯光的渲染下,小路显得朴实悠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镜头语言中,这条小路实际上是邓小平同志脚踏实地思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象征,它是托物言志的,它喻理喻情的,所以这组镜头一出来非常感动观众。第二个“讲求”,讲求言简意赅,凝练精神。好的纪录片一定是言简意赅,凝练精神的。不能因为纪录片受到人们的关注就放弃了对作品的审美追求。第三个“讲求”,也就是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一定要创造出意境,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稻之道》《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些纪录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影像构成的细致,每个镜头和画面都有着强烈的美感,大到绵延千年的文物,小到居家饭桌上的食物,深远的意境更是让主题随之升华。

综上所论,文艺有三个离不开:第一,离不开哲学精神的指引;第二,离不开历史警鉴的启迪;第三,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追求习总书记讲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这些才是有价值含量的正确导向。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紧跟人民的需求创作出来的纪录片,才是上乘之作。

(根据仲呈祥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高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猜你喜欢

纪录片文艺创作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