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高端论坛综述

2018-01-30胡子希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吉林纪录片学院

胡子希 潘 薇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2017年12月16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高端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吉林艺术学院主办,中国视协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中国视协纪录片研究中心、吉林省传媒学会以及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承办,《当代电视》、《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爱奇艺等媒体给予支持。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特邀嘉宾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文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视》副总编辑易凯,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当代电视》杂志主编张德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俞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何苏六,爱奇艺副总裁杨海涛,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总裁助理张力,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韩亚利,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纪录片出品人凌立,跨国纪录片学院创始人、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史蒂芬·赛登伯格(Steven Seidenberg),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电视研究》编辑部主任杜宝凤,《艺术评论》编辑总监郭翠君以及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伟、吉林省广播电视出版局局长许云鹏、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苏忠民、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景喜猷、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周刚、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尚、吉林艺术学院校长郭春方、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王俊杰。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尚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

在成立仪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对吉林艺术学院多年来为我国纪录片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指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时机,希望研究中心能够借助高校的教育基础及电视家协会的文化底蕴以国家的高度、学术的品格、人文的关怀来创作,创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视角的民族纪录片体系,在未来发展中,不断以严谨的学术品格、专业的治学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来推进中国纪录片的研究工作。

吉林艺术学院校长郭春方代表吉林艺术学院对前来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心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郭春方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吉林艺术学院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在力求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提升教学水平,打造学校知名度。吉林艺术学院作为艺术类高等院校此次与纪录片研究中心的合作是具有前瞻性与历史性的,它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的重要契机,也是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桥梁,吉林艺术学院将大力支持研究中心的工作需求,提供人才、理论、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未来的吉林艺术学院必将在国家影视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中担当起重要的历史使命。

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王俊杰指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的成立促进了吉林艺术学院在影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纪录片人才培养有了自主的培养平台。纪录片的研究本身具有国际化特征,是吉林艺术学院的特色研究领域之一。目前我国纪录片的发展虽呈现上升趋势,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几大方面入手:1.扶持纪录片产业,使其成为有规模的影视类型之一;2.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制,使纪录片真正做到有产有销;3.培养收视群体,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4.加强纪录片的管理,从筹划到市场营销应建立完善的体制;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基础抓起,鼓励传媒类人才多闻多看多学习;6.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系,使纪录片有强大的理论支撑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在日后的研究中将从理论、战略、操作三方面入手,使纪录片研究能够在历史传承与对外开放的时空交汇点上,在全球高度、中国视角中展开,并从历史与文化中提炼出独创的、属于当代中国的元素,创建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纪录片话语体系,为中国更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走向世界创造更好的条件。

2010年10 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政策。报告指出,目前在纪录片领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市场尚未形成,监督机制尚未建立;2.供应平台少,缺乏发展动力;3.境外纪录片强势进入,国产纪录片处于劣势;4.政治缺位,监管不力。针对这些问题,此次论坛提出了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方向:1.践行国家文化战略,推进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国际传播;2.建立具有学术品格的纪录片评价体系;3.纪录片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4.纪录片学科体系研究;5.纪录片产业研究;6.搭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促进行业间沟通与互动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将整合政府、学界与业界的资源,力争把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进一步引领国内纪录片领域的学术方向和行业实践。为了加强对纪录片研究的深入,中心将持续致力于纪录片的公众媒体传播和影响力扩展,建立具有中国视角、中国风格的纪录片体系,为中国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此次论坛根据报告中所指出的问题及近年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共分为三个主题:新时代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之路;新时代的纪录片人才培养;纪录片的制作与营销。

在新时代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之路主题板块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概括十八大以来非凡的五年,十九大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曾经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物质生活的需求,现在提出的则是美好生活的需求。美好生活需求的内涵既包括物质生活,更包括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恰恰是脱离民生、基本物质需求的更高层面的追求。这个观点的提出对于如何搞好中国纪录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新时代“新”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媒体的变革与创新,而是社会的新需求、政治的新导向。目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必须强化民族特色,坚定文化自信,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的、中国气派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仲呈祥先生在论坛中为新时代下的纪录片发展方向指出了新的思路:文艺离不开哲学,离不开历史的启迪,离不开文学的推动。新时代的纪录片人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学修养,创建符合时代价值观、富有正能量的作品,才能够在纪录片领域争得鳌头。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文斌在此板块中针对融媒体下纪录片的发展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需求,以及与之不相适应和匹配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电视媒体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媒体包括电视媒体的中心工作。

在汪文斌的演讲中,短视频、微记录的纪录片被多次提及,速食新闻时代,此类纪录片的形式正成为推进移动优先和融合传播的重要抓手,传递党的声音和占领舆论宣传高地的重要手段,以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呼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形式。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海涛在其演讲中也指出互联网时代,新型的视频播放方式为纪录片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媒介融合速度逐步提高,这既对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冲击,同时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分析纪录片的突出特征和传播特性,对于研究纪录片在新时期的转型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的纪录片人才培养主题板块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在发言中分别提到了关于纪录片人才教育与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演讲指出,面对变革中的媒体,认识传媒专业教育的核心要素,探求其中的变与不变的规则,是完成未来传媒人才培养之本。技术无论怎样改变传媒,不会改变的是内容传播所依托的传播介质:文字、口语、音视频。因此,这就是传媒人才基础教育的聚焦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根本,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人文素养、跨学科知识构架是优秀传媒人的骨骼,扎实的传播能力就是传媒人得以坚实行走的双脚、得以高飞的双翅。吉林艺术学院具有70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师资力量雄厚,与国内外艺术教育交流平台均成为中国纪录片人才储备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两位教授还为纪录片人才培养及影视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兴盛,广播电视新闻成为三级学科,具备特有的教学体系。新媒体的出现,相关媒体类的教学也应当进行适度的调整,认识传媒专业教育的核心要素,探求其中的变与不变的规则,是完成未来传媒人才培养之本。

在第三个主题为纪录片的制作与营销板块中,大陆桥集团董事长凌立和跨国纪录片学院创始人史蒂芬·赛登伯格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凌立董事长针对纪录片的运营做出了详尽的解析,他指出想要做好纪录片,首先要了解纪录片的三个核心:真实、主题、故事;二是要避免关于纪录片的几个误区,区分宣传和推广的概念;三是正确认识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合作;四是纪录片的核心人物——总制片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市场感觉、资金能力、有组织能力和法务常识。接下来凌立董事长就纪录片运作的五个流程作了详尽的介绍:创意阶段、前期调研阶段、拍摄阶段、后期制作、市场运作。在史蒂芬·赛登伯格的发言中提及纪录片制作的三个秘籍:一是前期调研;二是实地考察;三是实际操作。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高宗旨,日常的学校教学难免缺乏一些实践性,如何制作、运营纪录片对于在校学生来讲依然较为疏远,两位成功的纪录片制作者的演讲为在座正在学习的吉林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开拓了学习的新眼界,也为业内的同行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为如何更快、更好、更精确的打造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指引了一条便捷畅通的道路。

论坛期间,吉林艺术学院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电视纪录片领域合作的问题达成相关协定。此次论坛是探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次高端交流,在知名专家和业内精英的主题演讲中,中国纪录片未来发展的新图景逐渐明晰,如何把握新时代的脉搏,传播社会新风气,培养新型纪录片人才,正规化纪录片运营模式、繁荣纪录片事业,将成为未来纪录片从业者需要思索的新问题。

猜你喜欢

吉林纪录片学院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