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探析
2018-01-29卢锋
卢锋
【摘 要】近年来,初中学校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和教育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约束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便促进中学安全教育知识的顺利普及。法律法规的颁发有效的维护了学校的安全,但是在新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初中校园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初中同学的安全教育问题,是一个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势依然严峻,初中生受到意外伤害和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当今初中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反思和检讨。
【关键词】安全管理 初中安全管理体制 存在问题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15-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校园安全管理体制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进,因此加强初中生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迫在眉睫,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并将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安全培训日”。目的在于让人们重视并且提醒人们关乎身边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研究剖析现阶段初中生安全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规避隐患的研究策略,旨在加强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的重视,同时提高中学教育对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一、现阶段我国初中教学中安全管理的不足
加强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优化教学环境,对推动现代化教学的步伐和改进教育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初中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中安全教育课程少,时间断,任务重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和家长都以分数的高低用来评判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而在升学考试中,语数外的分数占比高,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其他所谓的副课都得为主科让路,这就导致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挤占了大量其它学科的时间,在仅有每周或是每月几堂课时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没有与学生产生互动,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情况,因此初中安全教育课时少、任务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学校中。这就导致了初中安全教育课程的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二)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薄弱,安全教育管理局限于形式化管理
现阶段在我国大多数初中学校中,没有专门特定的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往往都是由校内领导者或是班主任来兼职替代,在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时,没有专业的师资团队为其讲解专业知识,在课程布置上,学校往往为了节约教育资源,而让班主任或是任课老师来兼职初中安全课程上的授课,因其是兼职讲课,所以在课程理解和布置规划中都缺乏专业性,在授课中也仅仅让学生阅读安全条例或是规章制度,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漠不关心,不能真正的完成安全教育的使命。
(三)初中生被过度保护,降低了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
初中生的阶段,是学生充满梦想和活力的阶段,也由于其处在生学压力的之下,这就导致学校和家长对于学生的过度保护,限制其很多事情和地方都不准去,学生在这种庇佑下,没有居安思危的安全事故隐患意识,同时在这种过度保护之下,也大大降低了家长和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导致学校和家长认为安全事故问题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降低了防范意识。这种过度保护行为表面上看似为学生着想,实际上却迫使处在花季年龄的同学们变得畏手畏脚,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意识几乎接近为零,违背了安全教育的初衷。
(四)学校缺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定期进行安全事故消防演练
目前大多数初中学校对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为了应付政府或是教育部的检查,在安全管理中造假制假,匆匆忙忙的应付准备材料等等。教育部下发的安全条例和安全管理制度成了摆设,制定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也成了事后诸葛亮,学校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不是办公桌上的空头文件,应贯彻落实教育到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因此,将安全消防演练融入到学校安全管理与教育中,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加深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
二、加强初中安全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及策略
初中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管理工作,这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只有不断的完善教育体制,改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增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知識与学校家长的安全应急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学习。
(一)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合理的安全教学目标
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安全教育工作应该跟中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相结合,在进行安全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险有害的行为,例如喝酒吸烟吸毒是有害身体健康行为,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投入,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和制定学时都应合理安排规划,相关教育部门要制定合理专业的教学教材,教师应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安全教育课上旨在教会学生遇到灾难时及时求助和及时逃生的方法,遇到大灾难火灾地震等等的基本逃生知识,根据学校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且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区域地点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二)提高危险的防范与预防意识,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在顺境中树立危险防范意识能有效的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安全应急能力,在现阶段教育中,安全管理与教育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重要尺度,对于突发的意外安全事故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处理意识,要从思想的高度上来约束学生老师和学校管理者树立危险防范意识,以不变应万变,居安思危才能做好当下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三)完善学校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建事故应急预案
完善学校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确保在意外事故来临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学校安全管理者和教师可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或事故,提高学生在处理意外中的生存能力和求助意识,定期并请教专业消防人员来校进行系统的专业性培训,并制定相关事故应急预案,事先落实好每个人在事故中负责的内容,例如在遇到意外突发状况时,要有救援组、通讯组和现场指挥者,可依据班级制定应急预案,并粘贴上墙,落实每个人的责任和内容,起到警示和监督的作用。
三、结语
安全教育管理无小事,目前我国初中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还存在许多需要提高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初中安全教学的水平,优化教育环境,学校管理人员必须要针对目前的管理现状,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与民主意识,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出更加符合时代和学校发展的安全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中,从而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明辉.校园安全隐患管理与预警机制构建研究[M].广州: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3):151-153.
[2]刘亮.构建高校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对安全保卫工作的作用探析[M].湖南:同行,2016(12):450-450.
[3]梁炎刚.我国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探析[J].江苏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02):26-27.
[4]吕炎,西北边境地区面临的恐怖威胁及对策研究[M].广东广州;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