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数学课堂生成中的“陷阱”

2018-01-29陈宗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陷阱预设

陈宗森

【摘 要】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尊重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那么面对课堂的纷繁生成资源,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处理呢?

【关键词】数学 课堂生成 预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66-02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教师们越来越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这一理念。在注重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学生在知识技能、实践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更加具有创造性,师生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因此我们呼唤令人拍案叫绝的课堂生成,它把课堂的不可预知性演变成课堂教学艺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数学课堂生成中的“陷阱”。

“陷阱”一:学生跑题千里,但教师没有适时引导

[案例一]: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师出示三都斗帽岛风景区的门票是每张15元。师:爸爸妈妈两人如果去三都斗帽岛游玩,门票一共要多少元?

生: 我也要去。师:那你们三人门票一共要多少元?

生: 老师,不对,小孩每张门票肯定不要15元。师:那小孩每张门票10元吧。

生: 一共要15×2+10=240元。师:那30人的旅游团要多少元呢?

生:15×30=450元“不对,30人要打折。”一个学生说。师:那打几折?

“九折”、 “八折”、 “七折” ……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说教师将小孩的门票定为10元,在后面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时虽然难度提高了,但还能够解决。但对于还未学过有关折扣知识的学生来说唯有凭经验乱叫了。在当前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氛围下,个别学生难免标新立异。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应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已有认知水平,加以引导,这样的生成才是有效的,也才可能精彩。

“陷阱”二:学生有价值生成被无情地扼杀

一位老师在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1时,让学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并填写在表格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填法:

这位教师当时直接否定了第一种列法说道“我们应像这样有序的列举,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明白吗?”学生:“明白了。”……

不少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流畅,在教学时层层铺垫,努力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往往事与愿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仍然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本案例中如果老师让学生比较两种填法哪种更科学合理?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体会有序列举的重要性,从而更容易突破重难点。

因此,老师们不但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出的问题,更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充分挖掘问题背后隐藏的有利因素,再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和分析,经过对比及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完善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再一次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所以,有时教学中学生的一些暂时性的错误,反而给课堂增添了许多灵动的气息!

陷阱三:当学生发现教师的不足甚至错误,教师却不敢直视

五(6)的某教师在教学《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后,教师在学生做练习环节中出了一道题: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前3千米7元,后每千米2.4元,小明從家到体育中心共6.5千米,他要付车费多少元?

因为是刚学了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同学的回答也正中教师下怀:6.5-3=3.5(千米)3.5×2.4=8.4(元)7+8.4=15.4(元)。正当老师沾沾自喜对这些同学给予了充分表扬时。一名平时默默无闻的女同学的回答却出乎教师所料。这名女学生认为题目存在问题:出租车在三千米后是按每千米2.4元来计费的,题中剩下的3.5千米应按4千米来计算,也就是说应是:4×2.4=9.6(元)7+9.6=16.6(元)。教师听后,脸色突变,回答更是让人惊讶:“我们这段时间学的就是小数乘小数,很明显就是这么做嘛!”说完就严肃地问同学们:“这道题的答案是不是15.4元啊?”同学们大声回答“是!”

很显然,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老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练习。另外,对于该生的回答,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只要把题目改成: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前3千米7元,后每千米2.4元,如果不满1千米按0.1千米0.24元来算,小明从家到体育中心共6.5千米,他要付车费多少元?这样既不会打击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写到这儿,我深深体会成也“课堂生成”,败也“课堂生成”。它可能使课堂更加精彩,也可能只是画蛇添足,使课堂误入歧途。前者,是我们追求的艺术境界;后者,我们则应该大声喊停。那么,如何才能不跌入陷阱,实现“生成”与“预设”的完美融合呢?除了以上提到的观点外,我认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前对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融合生成;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生成时,我们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付,而不至于听之任之,手足无措。总之,我们既不要因为固守预设而失去生成的契机,也不要因为迷信“生成”而自坠陷阱,使数学课失去其“魂魄”。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陷阱预设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
陷阱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陷阱2
陷阱1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