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29叶晓双
叶晓双
【摘 要】由于幼儿园处于农村,受到地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为起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63-01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也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所处环境特殊以及学校管理松懈,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能力不足、工作繁忙过重导致身心疲惫、缺乏出去学习的机会等。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要得到一定的重视与支持。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农村幼儿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当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因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有利于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智慧由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三者构成[1]。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具备了专业智慧,才能对出现的教育问题产生敏感性,并把握住教育时机和妥善处理相应的矛盾冲突(比如:教师与教师的矛盾、教师与幼儿的矛盾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矛盾),此时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的艺术。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能力存在诸多不足
(1)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观念是引导教育行为的关键,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与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我国学前教育理念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中包括农村幼儿园教育观念停滞在传统的思想层次上,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照顾幼儿的“保姆”。比如午餐时刻,保育老师会分好每个幼儿的饭菜,幼儿只需要坐那儿看看动画片,老师说吃饭了,小朋友们把椅子拿过去坐好。事实上,老师代办太多势必会造成幼儿某种相应能力的缺失,所以农村幼儿教师应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活动观及教师观。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除了在艺术、健康等五大领域的显性教育上,更多的还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室环境布置、教师榜样的树立等诸多的隐形教育上。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2)教育评价缺乏反思
幼儿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不同心理、不同层次的幼儿,所以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也是教师始终要反思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因材施教、重视幼儿个别差异的教育落到实处。在教育评价与反思中,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不怎么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反思,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幼儿的发展的评价会局限与眼前的结果。逐渐觉得对于幼儿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幼儿的责任,与教师自己无关,而这种缺乏反思的教育行为肯定会忽视幼儿发展的需要,也会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
幼儿园日常的保育和教育任务本来就比较繁重,还要开展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如果不能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教师只能被动应付。除了保教任务和开展活动,教师还要完成教案、课后反思、观察记录等等形式化的东西。在偏远的地区,有些农村幼儿教师甚至存在一人一班现象,保育和教育工作安排在一起,身心疲惫,更是没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专业成长又从何说起呢?
(三)存在惰性,缺乏恒心毅力
大多数农村教师开始处于安逸,满足于当前的教育教学状态。一部分教师刚开始还很努力的,渐渐的有了一种迷茫的感觉,遇到困难就开始退缩,没有一开始奋斗的激情与毅力。由于农村幼儿教师对幼教事业缺乏科学的、本质的理解,只要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便成了农村幼儿教师的终极目标,所以大多数农村教师抱着这种工作态度表现出对教学技能的满足,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及行为从来没有去思考,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缺乏坚持、惰性的表现。
(四)没有成就感,缺少内在的动力
由于幼儿园处于农村,相对来说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更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再加上缺少教师自身内在的动力,就更加没有了成就感。假如当一个教师不管是在县城还是在农村,都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当在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后,便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也就是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绪能带给你自信并产生内在动力,激发人进一步努力。所以农村幼儿教师更加需要动起来,不管结果怎么样,重要的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只有去做起来,才可能会有机会收获成功。每次有比赛或者活动,都要抓住机会努力地去参加,整个准备的过程真的收获颇多。
三、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一)政府和社会方面
(1)思想重视
政府和社会方面要重视农村幼儿教育,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并肯定幼儿教师的地位,给予她们足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2]。
(2)资金支持
推动任何上层建筑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比如:拨发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等[2]。
(3)制度保障
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的保障机制,重视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幼儿教师水平的提高
(二)幼儿园方面
(1)樹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农村幼儿园提倡树立民主管理,这样充分体现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并提供她们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充分调动她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民主和科学的管理下,幼儿教师不仅能勤奋地工作还能创造性地工作,一边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一边还实现了个人理想的专业成长。
(2)加强幼儿教师在职培训
首先,在职培训可以弥补职前教育的不足,而在职培训也能为教师从事工作期间遇到一些问题、困惑得到解答,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在职培训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能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学有所用,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们想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必须要时时刻刻参加在职培训,不能松懈,通过充电来发挥自身的价值。
在这个时代,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和学会转变角色。如果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上进心,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就会停滞不前,这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在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教师自我成长更多的是需要自己要通过自学,如观看名师的教学视频、阅读名师的代表作品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另外,农村幼儿教师必须要有一颗豁达的心,要挨得寂寞,受的冷落,刻苦钻研,努力成长。当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依靠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形成合力,让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孙晓丛 苗宗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
[2]翟媛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长沙示范学校(专科)学报,2010(5):89.
[3]刘育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0(08).
[4]吴庆兴.试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史教资料,2011(11).
[5]冯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困境[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