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2018-01-29闫防修
闫防修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实现发展,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留守儿童问题逐渐严重。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存在学习热情低、教学配合度低等问题,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使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能力提升,需要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在教育中不仅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对学生有着充分的关心与爱护,尊重学生思想感情,才能使留守儿童与教师间关系更加和谐,促进情感教育效果提高。以下将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方式进行探讨,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为留守儿童培养提供条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语文课堂;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在传递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提供着引导。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语文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使用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关键。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教育缺席,极易在情感上出现问题。为避免因情感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给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带来阻碍,需要加强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应用有效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1 语文教学在情感教育中的意义
语文学科不仅仅教给孩子们语文知识,同时还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中蕴藏着哲理,是中华传统思想道德理念的传递,通过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利用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思想,对情感教育工作有着较好影响。情感教育应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应用语文能力训练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教育,接受更多优秀思想,对学生丰富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转变以及教育行业的飞速进步,人们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结合,使学生素质得到综合性培养,对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着良好作用。
2 情感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6~16岁范围内因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而交由其他人照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这些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父母角色缺失问题,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难度。该时期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一旦此时的教育存在偏差,就会给其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阻碍,令儿童情感出现问题,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性格的塑造。他们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习有很大的依赖性,对老师的崇拜心理很重,思想感情还不成熟。再加上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督,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上都面临着一些与完整家庭孩子不同的问题。往往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感,行为上出现一些偏差,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对其错误行为无法及时给予纠正。又由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致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缺乏。他们只知道单向地接受爱,而不知道主动施爱,更不会想到要知恩图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父母外出打工,情感教育缺乏是最严重、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撫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年龄越大越渴望家庭完整和得到父母的关怀。随着父母探亲频率降低,联系次数的减少,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明显上升。
3 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发挥《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作用、对留守儿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代替不了父母的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不仅要给孩子物质财富,还要给孩子精神财富,不要光给孩子疼爱,还要给孩子以教育。但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精神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针这一情况,在语文学科中,充分发挥《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作用、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例如:让孩子定期给远方的父母写信,通过多媒体给远方的父母视屏聊天,或说说心里话、或说说生活情况、或说说学习情况。这样既提高了留守儿童的口语交际、习作的能力,又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当春天悄悄来到校园时,我让学生写对春天,对生命充满喜悦的《我和春天有个约定》等,这些切合时令、切合情境的习作无疑点亮了留守儿童心灵的火花,是留守儿童逐步培养感恩社会、感恩亲情、正视困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留守儿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我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实践活动不但增强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而且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不仅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与人共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合作心理品质的养成,使他们从小便能树立起集体主义的观念。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实现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重点。只有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应用有效方式实现良好情感教育,才能使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正确培养,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关爱和尊重学生,利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为情感教育的成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争燕.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留守儿童情感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
[2]朱家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留守儿童情感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6).
[3]胡明强,谢德仲.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