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1-29童海洋
童海洋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旅游人才应以适应时代需求为主要目的.但在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凭借单纯的服务能力以及基础知识已经不能符合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了,文章具体分析“互联网+旅游”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总结互联网新时代旅游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导言
互联网带来的产业融合不仅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冲击,也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已经在旅游行业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更为便捷的信息传播,更为快速的更新,因此,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也要相应的进行转变。
2“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业发生的改变
2.1消费者的旅游消费习惯发生改变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走出家门去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但是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各类出游人数整体上确实在不断攀升,可国内跟团游的整体人数却出现下降现象,与之相反的是,国内自助游和出境游的整体人数出现不断上升现象[1]。探寻其根源,在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需求和习惯都发生了改变,旅游消费者已经开始对传统模式化的团体旅游观光行为感到审美疲劳。在基本实现程式化的观光游览的基础上旅游消费者逐渐对订制型、个性化、参与体验式的出游方式产生浓厚兴趣,并且更倾向于主动自我的规划出游线路,设计旅游行程。这些都是旅游消费习惯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2.2旅游经营企业的旅游服务方式发生改变
今天人们的日常消费形式已经在互联网的介入下,发生了快速且彻底的变革,这种变革自然要求旅游经营企业调整传统服务方式,以满足旅游消费的新要求。在以往的非网络时代,以传统形式运营的旅游经营和服务企业天然具备无可比拟的资源和信息上的优势,旅游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成本高,因此旅游企业的传统运营模式尚有大量市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诞生和飞速发展,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被彻底打破,人们能够实现随时随地选取相关信息,消费成本也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不断被弱化的行业基础,旅游经营和服务企业的转变思路求发展已迫在眉睫。
3“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连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课程设置合理恰当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和专业基础,对于以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单课计划课时过长,课程门类少而不全,与旅游专业人才“博古通今”的要求有差距,致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多基于理论性的传授,而忽视技能的培养;课程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未能根据旅游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調整,实用性较差;企业顶岗实习中岗位没有实现交叉,实习内容多为一线岗位技能实习,较为单一,重实训形式忽略实训内涵。
4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4.1建立酒店软件操作实训室
现如今许多高校都建有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教学生如何操作中西餐摆台,客房铺床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但是对于酒店服务涉及软件操作模块,实际教学中较偏理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引进前台操作系统软件花费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授课教师本身对前台操作系统并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所以,现实教学中很多会把涉及酒店软件这块直接弱化.对于酒店方向的课程应注重前台Opera软件、餐饮收银系统、智能点餐系统的教授.前台操作软件,多数学生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只是听说过,并未了解其操作程序,步入工作岗位后可能需要花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熟悉其操作流程,这样增加了酒店的用人成本同时使得学生在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那么走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能更加得心应手。
4.2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对专业课程的重视仍然是教学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更多的是一种扩充,也就是说,原本的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工作需求了,这也就与高职院校教学原则相违背了。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基础知识不仅仅包括导游专业的所需知识,还需要包括相应的管理知识,因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旅游管理是一门管理型综合知识;外语知识,一定的外语基础,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必须;语言及文学知识,作为旅游专业的人才,要充分了解每个旅游景点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并且需要与大量的人员进行交流,适当的文化与语言知识,能够帮助人员更快速的进入角色,是旅游管理的必须。
4.3稳步推进教材研究与开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时代性
互联网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更加快捷,传统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满足知识更新的速度。为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新媒体手段外,在教材编写上也可以与现代互联网相结合,创新教材编写,推出“纸质教材+云网络平台”的特色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各大高校需要培养既具备高度理论知识,又有充分职业技能的学生,使他们毕业后可以立即配合快节奏和强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高速运行的行业服务。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转变教育理念,需要时刻关注“互联网+”的大背景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最终为我国旅游服务产业提供优秀人才,保障其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柳,孙希瑞,荆亚宇.“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4):185-187.
[2]任新玉.“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256-257.
[3]尹艳雯.“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254.
[4]张嘉惠.“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70-72+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