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谍战题材电视剧成功因素探讨

2018-01-29闫曦哲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5期
关键词:观众谍战剧电视剧

闫曦哲

摘要:一部好的电视剧,首先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能让观众的心理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还需要在人物设计和叙事方式上脱颖而出。近年来,大量的谍战类题材电视剧出现在荧幕,出现了谍战热潮。《潜伏》、《暗算》等优秀谍战题材电视剧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谍战题材的电视剧,让观众喜闻乐道,谍战片的宏大叙事故事契合了当前的主流价值观。谍战剧陌生化的故事情节,紧张刺激的戏剧冲突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谍战剧新英雄主义的出现实现了和平年代的英雄梦。本文分析了我国谍战题材电视剧成功因素。

关键词:谍战剧,电视剧,观众

引言

2009年是可以说是中国谍战片的丰收年,谍战题材的电视剧成为热门众多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而且在各大卫视床下了收视率的高峰,还促进了谍战电影《风声》的出现。最出名的谍战题材电视剧就当属《潜伏》了,而且在2009年这个建国60周年的背景下,踊跃出了更多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比如说《特殊使命》、《黎明前的暗战》、《身份的证明》持续的热播。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谍战题材电视剧跟反特剧,特情剧有一定的相关,他们都有间谍,特务,在内容创作上,侧重点不一样。谍战题材电视剧是中国特色的电视剧类型,它包含了侦探剧,惊险片和主旋律电视剧而成的。从近些年来,已播出的电视情况来看,谍战类题材电视剧的比重越来越高,是最具成长性的电视剧。2009年到2015年,谍战片的比例从9.7%上升到15.1%,并且在黄金时间播放的频率越来越高,《暗算》、《战后之战》等许多谍战片的收视率在各大卫视领先。

但是,数量众多的谍战片内容已经反复翻演,已经出现了新颖性降低,质量下降的情况。虽然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谍战片,但是没有《潜伏》等的收视率高,在观众中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谍战题材电视剧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的很热火,有的很冷门,本文将探讨谍战题材电视剧成功因素和寻找谍战题材电视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 我国谍战题材电视剧的现状

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乌龙山剿匪记》,但真正造成影响的,应该是2006年的《暗算》。这部由柳云龙导演、麦家编剧的电视剧以出色的剧情、独特的结构和细腻的人物打动了观众,而不俗的视听更是在業内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此,《潜伏》、《黎明之前》、《旗袍》、《断刺》等作品层出不穷,慢慢将谍战剧演化成一种观众认可、市场接受的类型片。

深究谍战剧的出现,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受到美剧的影响。新世纪以来美国的电视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转型。首先,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电视剧,包括《24小时》、《越狱》、《绝望的主妇》等,这些电视剧在故事的编织上更加多元,特别是在人物关系、时空法则和戏剧情境的构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技巧,这些技巧激发了影视编剧的诸多新理念,也让中国的电视剧制作者跃跃欲试。这些技巧大多适用于美国的悬疑涉案剧,而谍战剧因为题材类型等多方面原因恰好成为了中国影视剧中最适宜这些技巧的试验田,而以《暗算》、《潜伏》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也正是中国电视剧继承美剧技巧的第一批成果。

另一个原因则是题材。在谍战剧大热之前,荧屏上最火的当属涉案剧,但2000年后,涉案剧逐步淡出黄金档,而悬疑类作品的空档急需填补,谍战剧便在此时应景而生。相比涉案剧,谍战剧具备三点优势。首先,谍战剧往往发生在民国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现在,那个时代的背景关系更加复杂,这些复杂的势力角逐给编剧极大的想象空间。其次,谍战剧由于并不发生在我们当下,却又和我们的时代相隔不远,因此在故事的设定上,往往可以根据需要虚化或强化某些背景,不仅让影视剧本身更加纯粹,而且在叙述上可以根据戏剧需要集中表达。最后,由于谍战剧的背景往往是民国乱世,而那又恰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年代,往往故事的矛盾深层都是价值观的冲突,而这种价值观的冲突之后展现的是一种时代的情怀,这种情怀的历史感是其他时装剧所无法替代的。

然而,从《潜伏》到《断刺》,谍战剧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当初借鉴美剧的稚嫩剧种,它已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2 谍战题材电视剧存在问题

2.1 内容雷同,机械复制严重

从2001年的《誓言无声》算起,新世纪谍战题材电视剧以超过百部的压倒性优势活跃于荧屏之上。数量是多了,但质量却良莠不齐。一个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越来越明晰:谍战剧的创作越来越同质化,干篇一律,盲目跟风越来越厉害。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英雄,而后面大批跟风的就只能是食客了。在谍战剧的创作中,投机取巧的无能之辈数不胜数,他们毫无创新地套用已成模式,批量的复制生产使得谍战剧市场趋向饱和,此般“狂轰乱炸”不仅让作为播出平台的电视台无法消化,也让一打开电视机就满眼皆是情报战的观众耳目疲惫,在传播中存在不少弊病。

在机械复制时代,媒体文化的同质化成为一种“流行病",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让人为之震惊。作为文化工业的产物,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这只是满足于人们虚假的需要,不是出于人的本性需求,虚假的需要被当成真正的需要而无止境追逐的结果,是造成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为商品拜教所支配,日趋成为畸形的单一维度的人。如此“单一性"又直接加剧了对大众辨别力、判断力与创造力的束缚,造成大众文化创作的恶性循环。谍战剧的机械复制缺乏创意,削弱了传播效果,限制了传播者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创作更优秀的影像作品。

《潜伏》一炮而红后,余则成与翠平式的“假夫妻,真革命"的恋爱模式成为经典,后来跟风者不计其数,《地上地下》是最明显的,几乎一模一样,男主角突然要结婚,组织安排对象,女主角成最初幼稚不堪,给男主角制造无尽的麻烦;《敌营十八年》中的江波即使有了真妻子,也得为了革命,接受了我党安排的“假妻子”滕玉莲;《悬崖》中周乙与顾秋研也是假夫妻真革命模式。在战争非常时期,潜伏者为了掩护身份而假扮夫妻,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多部谍战剧中都使用类似情节,这种换汤不换药,情节模式固定化、僵硬化的做法让观众难掩“审美疲劳”带来的倦意,继而失去对谍战剧的观看兴趣。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谍战剧也总是“循规蹈矩",毫无创新,让观众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我方地下党要窃取情报,这时镜头总是拍我方间谍的一双脚,一般会趁敌方首脑离开办公室时悄然潜入一步一步地走向保险柜,用事先探知的密码或是凭“技巧"用耳朵仔细地听着就可轻而易举地打开保险柜,取出文件一页一页地拍照。而敌方人员也会因为突然想起什么提前返回办公室,这时却是敌方人员的一双脚,一步一步地上楼逼近办公室。然而当他猛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时,镜头一扫,室内空空于也,我方问谍已复原保险柜,要不已从窗户逃离,要不就躲在窗帘后,反正没事,只是让观众虚惊一场。雷同化的故事、抄袭跟风、低水平重复,已经成为新世纪谍战剧这类剧生存与发展的致命顽疾。endprint

2.2 文化失衡,渲染惊险暴力与权谋之术

谍战剧发生在战争年代,虽然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比较少见,但导演为了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观剧兴致,往往会利用一些惊悚、暴力的视觉刺激。几乎每一部剧中都会呈现打打杀杀、血腥暴力严刑拷打的场面,受刑室变成了导演着力渲染的一个场景。去年播出的谍战剧《青芒》中的血腥酷刑场面就引起了不少争论。从主角入狱,狱警种种拷打手段,再到被折磨致死的情节,一招一式的分解动作伴随特写镜头,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大概在这部剧中能叫上名字的犯人,都被狠狠地毒打了一遍。有网友直呼hold不住“皮鞭是小儿科,带帽电椅是极品,关键还流行男犯人全裸接受审讯,绝对的重口味,绝对的血肉横分。”再如《与狼共舞》中,不断地出现梁海棠审讯犯人的场面。这些极具冲击力、强烈刺激性的镜头能够给观众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奇效果,但是过度的视觉快感会给观众造成窒息的感觉,会直接削弱剧作的文化内涵与其主题的深刻性,使得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谍战剧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权谋文化,打上革命的“正义"旗号,在消费市场大行其道。虽然谍战剧中表现出来的“官场厚黑学”与“办公室政治”迎合了生活在经济社会的受众的诉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权谋之术是反秩序、反人性的。权术与残酷的战争一样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并且以最终打倒对方为目的,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剧中主人公为了更好地潜伏,都精通于权谋之术,深谙人际交往之道。《潜伏》中吴站长坐山观虎斗,余则成则利用李崖和陆桥山的争斗,使自己坐上了副站长的位子,更好的获取情报。这些天衣无缝的策略让观众拍手称快之余无不为之惊叹。观众结合剧中险恶的斗争环境与现实社会中的办公室政治环境,总结出其谋略并转化为交际技巧,为己所用,以求能像剧中主人公那样脱颖而出。观众对剧中英雄的喜爱,直接导致他们不分黑白地认为这种权谋之术也是正当的,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正当的权术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破坏,是对诚信、善良等道德观的颠覆。在这种反秩序、反人性的价值观下塑造出来的英雄也是不尽完美的,其精神力量也难以长久。作家王干说:“谍战剧的宗旨并不是炫耀谍战的暴力、阴谋和诡计。"因此,在谍战剧中,只是一味地迎合市場需求,用低俗的价值观来迎合受众,最终只会降低谍战剧的品格,阻碍其发展。

3 谍战题材电视剧热播的成功因素

3.1 杜绝抄袭,雷同,创作具有创新性

在《潜伏》播放之前,谍战题材电视剧主要描绘共产党的地下武工队潜入到敌人的重要部门窃取情报,这类剧情非常的多,而《潜伏》类谍战剧则展现了依靠办公室争斗,获得领导赏识,排除异己,传密传报,完成潜伏的任务,这是一种前所未来的表现形式。

而且,在谍战题材电视剧中加入了家庭的元素,自然而言的融入了余则成和翠平的夫妻戏。对于多个年龄层都具有可观赏行,对于男性来说,学习职场谋略,对于女性来说,学习家庭婚姻,对于老年人来说,回味了历史,对于中年人来说,感悟人生,对于青年人来说,学习爱国。

在众多的谍战类题材电视剧中,能让观众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创新,原创。故事情节和表现方式的创新是出奇制胜的关键因素,这在《暗算》、《潜伏》中体现的淋淋尽致。《暗算》的故事情节是以国家安全部门反间谍为核心,分为《听风》、《看风》、《捕风》这几个部分。电视剧主要描述了共产党情报部门的传奇故事。叙述独特,扣人心弦,在表现形式上,语言的运用很有创造性,语言留白的艺术也独树一帜。

谍战题材电视剧中的情节是来源于生活,高于艺术的表现。所以,只有当剧中的人物模型或者故事情节要借鉴真实可靠的历史,才能收到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内线》第一次解密了两湖和起义的历史情节,名将陈明仁是剧中主人公陈怀远的参考人物。通过艺术的虚拟和历史的借鉴,达到完美的结合,这是这一部剧的鲜明特点。解读历史人物,创造精彩形象的情节人物,两者相互相成,这种演绎方式是谍战题材电视剧的一大超越。谍战题材电影热播的一大原因和亮点就是因为剧中的人物创造都是有历史可以考证的。

3.2 剧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剧情通俗易懂

很多谍战剧不能有效得到观众的喜爱不是因为不是故事情节不丰富,而是因为剧中的任务角色定位不鲜明,以及演员入戏不够生动,没有展现剧中人物应有的形象和灵魂。《潜伏》剧中人物就非常“入味”。孙红雷作为主角,展现了剧中人物的深谋远虑而又人性十足,姚晨扮演了笨拙天真又坚定信念的翠平,很多反面人物也具有非常高的表现:吴站长的老谋深算,马奎的精明强悍,陆桥山的狡诈阴险,李涯的重重算计,谢若林的见钱眼开......众多人物的点缀让整部谍战剧不时的光芒耀眼,既丰富了人物色彩,又贯穿在整个情节,让观众大呼过瘾。

《猎鹰1949》这部谍战剧非常简单易懂,可观性比较强,男女老少都可以观看,群众基础非常的好。这部谍战剧由著名导演钱雁秋,著名演员张子健、梁冠华主演,创下了新的历史收视率。该谍战剧并不是编剧细致,而是体现在剧情的设置,整部谍战剧充满了悬念色彩,节奏紧凑,气氛紧张刺激。整部剧的主线是以共产党特务营营长燕双鹰单入虎穴,和敌人斗智斗勇,破坏敌人猎鹰计划展开的。虽然在细节上不能很好的把控,人物的设计必能经得起推敲,但是整个故事简单,易懂,节奏紧凑,故事的开始,人物,内容,结果都给观众一一交代,让受众人都能明白。

然后,有一些谍战剧虽然制作的非常细致,情节构思巧妙,但是人物和情节过于冗长,容易让受众自己费脑去思考,不利于老年人和小孩的观看。还有的谍战剧故事情节跳转太快,一不注意,就不知道现在演到哪一步了,让人摸不着头像,导致收视率不高。观众喜爱的不是所谓的大场面,良好的特效,而是需要创意整体都优良的谍战题材电视剧。

3.3 悬念设置紧凑连贯,

观众喜爱谍战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情节丰富,剧情紧张刺激。《青盲》是被中国观众称为中国式越狱的心理谍战剧,整部谍战剧充满了紧凑的剧情,让人心弦紧扣的悬念设置,让观众忍不住一直想观看后续情节。剧中不是展现国共双方特工如何斗智斗勇,而是张海峰救出小猫,这个过程是在敌人的监视下进行的,而且小猫更是被严加看管。虽然《青盲》只是叙述一个主线,但是整个越狱的过程中都充满危险,和化险为夷,动人心魄的情节。张海峰主动暴露,以及被抓捕,到找到小猫,运用各种工具和配角实现目的...endprint

每一集的《青盲》都会设置一个小悬念,这让观众浮想翩翩,猜想下一集的内容,每五六级张海峰都要完成一个人物,不断的重复上演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观众紧跟张海峰体验许多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放佛自己也深入其中为张海峰越狱,想猜出每个困境该怎么样破除,想知道后续情节怎么发展,这样的悬念设置,紧凑连贯,让观众期待每一次的播放。

3.4 凸显文化平衡,加强信仰,贯穿情感戏

比较出名和受观众喜爱的谍战剧都在展现一种为国家利益牺牲的精神和信仰,这些剧中的人物都是有理想、有信仰的战斗英雄。他们在剧中表现出来的坚持,坚韧和牺牲是当今社会据需要的价值观,这对社会构建精神楷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谍战片对于现今人们缺失信仰的时代是一次冲击,引发人们的种种思考。在社会处在一种快速逐金的时代,在这个转型的时期,谍战题材电视剧构建了一种时代的偶像,一种精神的象征。

谍战题材电视剧贯穿了情感戏,以女特工为主角的《旗袍》中,关萍露有非常多的感情纠葛,被称为女版余则成,但是她的感情戏要复杂的多,她被要求爱上不爱的人,被她爱的人痛恨,最后找到了真爱却没有圆满的结果。她和初恋情人爱恨交加,大汉奸丁默群纠缠辗转,和钱鹏飞生死相依。这部剧中既有谍战剧的深深烙印,又有情感戏的烘托,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剧中人物。

《潜伏》、《永不消逝的电波》、《致命名单》的剧中都增加了情感戏,这种儿女情长是当今諜战题材电视剧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4 谍战题材电视剧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4.1 传统类型转变、突破

在谍战剧未来发展之路上,首先应该坚持其传统类型,因为谍战剧在创作过程中对类型的追求,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但是,在灵活掌握和运用其类型元素之后,反类型化创作可以看作是在此基础上的突破和超越;另外,适当的类型融合可使电视剧摆脱单一类型叙事的桎梏和弊端,通过不同类型叙事元素的整合优化为谍战剧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4.2 创作形式、内容追求创新发展

独创性是影视剧的生命。宋代诗人戴复古的名诗:“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心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尽管是针对文学创作而言,但对当前我们的谍战剧创作也具有举一反三之用。艺术从来贵独创,鲜有克隆能久远。就谍战剧来看,创新也是制胜的法宝。《暗算》摈弃了以往反特片叙事模式的俗套路,以独特的影像语言、陌生化的叙事风格,使谍战剧风生水起。《潜伏》在《暗算》的基础上突破细节创新,演绎得紧张诙谐、睿智启迪,大获成功。《黎明之前》在人物塑造上突破创新,牢牢抓住观众的心。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只要国家政策不反对,谍战剧将会一直传播下去,要想在未来的观众市场上获得较好的收视率,满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创新是必须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给观众以惊喜。未来谍战剧的创作者们将会怎样创新来占领市场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4.3 观念突破,政治叙事历史化

观念突破,政治叙事的历史化。谍战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政治叙事,谍战的内容、人物、事件等要素都是政治的产物,也随着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改变。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谍战剧中的政治观念以冷战思维为主,其叙事策略可以概括为“‘地下工作者打进敌人内部的故事”和“反特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谍战剧的叙事策略回归到文学本性,开始注重情节的悬疑性和奇诡感;进入新世纪后,尤其随着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的升温,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逐渐被历史化、建构式的政治观念所取代。政治叙事的“历史化”是指将政治放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视野中进行思考与评价,不再以胜败、对错来简单评判政治对立和斗争。如此一来,谍战剧的政治叙事就带有强烈的历史反思与文化重构的力量。

4.4 贯穿情感,将爱情唯美化

情感突破的变换和创新,是近年来谍战剧的重要叙事策略,在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类型雷同、情感泛滥之趋势。如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就编织了4位主人公的情感纠葛;《潜伏》中余则成与3个不同类型女人的爱情戏占去1/3的篇幅。相比之下,《黎明之前》在爱情叙事上采取了唯美化的策略,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高度提纯,创造出柏拉图式的爱情恋曲,它向观众呈现了主人公最隐秘、最真实的心灵世界。因为“爱情具有心灵的特质,同时又具有现实的面目,是创造心灵世界的好材料……在现实中爱情可以使心灵超生。”唯美化、高纯度的爱情叙事与高度紧张的谍战叙事碰撞在一起,所迸发的力量是巨大的。

结论

新世纪的谍战剧虽然发展时间短,但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类型电视剧市场中拔得头筹,取得不俗的成绩,成为电视剧类型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作为一种类型剧,谍战剧的发展离不开其类型元素呈现给观众的符号意义,从卧底、密码到爱情、心理,都是谍战剧传达给观众的显著类型符号。

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来看,谍战剧的热播有其必然性。首先,谍战剧对主流意识的传播符合当下政治语境,其对国家民族的构建有助于受众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其次,谍战剧是消费市场培养出来的流行文本,无论从创作还是传播,都满足了消费的一般规律,超高的收视率为谍战剧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刺激了谍战剧的更新与发展。再次,谍战剧融合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播特征,以及其对英雄人物的重塑,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谍战剧陌生化的政治背景满足了受众的窥视心理,独特的叙事艺术也满足了受众的审美心理。但是由于谍战剧多元意义的表达,其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首先,谍战剧对信仰的构建,有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剧中对拜金主义、权谋之术的描述被受众错误解码,导致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指导社会行为,形成一种消极的传播效果。

谍战剧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跟风、机械复制严重,内容雷同,文化上渲染惊险暴力和权谋之术,这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是需要避免的。创新是谍战剧继续发展的关键,可以通过反类型和类型融合等方法来进行谍战剧的创作创新。我们期待在未来,谍战剧能够通过创新,依然火热,荧幕上依然谍影重重。

认真总结上述几点谍战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原因,可以为谍战题材电视剧的下一个创新点找到启发和灵感,也为后续的制作提供了借鉴,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人们的收视心理对于新题材的谍战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苗露.中国谍战类影视剧研究(1950-2011)[D].浙江大学,2012.

[2]徐清清.近年国产热播谍战电视剧艺术特征探析[D].浙江大学,2012.

[3]薛呈永.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4]王凯,刘飞曼.主旋律之谍战剧的创作思维分析[J].神州旬刊,2012,(31):205-206.

[5]冯玉荣.当下中国谍战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6]符琴.新世纪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7]向熠.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探微[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0,(11).

[8]刘亚萍.谍战剧热播的原因分析[J].青年记者,2011,(35).

[9]周根红,李翠芳.现实主义话题剧与都市空间的现代性[J].百家评论,2015,(1).

[10]宋楠楠.奇诡音纵横,暗战人世界——浅析谍战类电视剧背景配乐的价值效用[J].大舞台,2015,(1).

[11]韩海青.新世纪中国翻拍的谍战题材电视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2]吕辛福.电视剧《潜伏》热播的原因浅析[J].电影评介,2009,(18):60-61.

[13]代辉.电视剧类型与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4]田湘平.改革开放以来国产谍战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5]夏江玲.“暗算”间的斗智斗勇“潜伏”中的跌宕人生[D].南昌大学,2010.

[16]陶家璇.论谍战剧的类型创新和有效传播——兼论电视剧《密战》[J].创作与评论,2010,(6):102-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众谍战剧电视剧
朱一龙、童瑶主演悬疑谍战剧《叛逆者》
“中国梦”背景下谍战电视剧研究与创新
谈谍战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论谍战剧的创新和出路
探析环境舞蹈的艺术表征
浅议观众的认知在主题乐园互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电视节目编排要做到更加合理和科学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