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2018-01-29周敬华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实际生活创新思考

摘 要:在新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依然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空洞和学生思维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开展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刻不容缓。因此,在新课改的全新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知识点,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真正保证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

关键词:实际生活;沟通联系;创新思考

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它不仅要求数学教学效率上的显著提升,而且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发展。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全面转变思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创新要求,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与素质。

一、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 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我们知道,我国很多小学的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他们大多是从中等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应聘而来,因此在教师数量、专业水平以及教学观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小学数学老师一般都承担着好几个班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导致新课程改革只能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小学数学老师的年龄普遍偏大,对于先进教学方法缺乏认识,这也导致很多先进的数学教学方法很难得到贯彻落实。

(二)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践

小学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是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的高度提炼,因此,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将数学教学变成了例题讲解和知识点讲解,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整个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保证数学知识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三) 学生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数学是一门强调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它需要深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小学数学课堂还是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它们更强调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来巩固数学知识点,导致很多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固化思维中,不能做到数学学习与逻辑思维的相互关联,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 完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还停留在教与学的教学层面,它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在课下学习巩固,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非常容易磨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完善组织形式,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交叉应用,打破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将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完美的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个体、团体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和分工合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教学情景设置小组成员,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由辩论和互动抢答,在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构建角色体验的教学模式,在涉及一些小学数学公式、数学运算、空间观念和数学推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走上讲台,自己讲解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教师对此加以点评和指导,最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推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 把握教学特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小学生属于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是缺乏辨识能力,感性认识比较丰富但是缺乏足够的理性判断,而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解析数学教学知识点,真正做到教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水平来组织课堂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数学教学知识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深度结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对于数学课堂教學的兴趣,真正做到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划分不同的学习目标,将数学教学知识点与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解析数学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和运用。

(三) 协调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明灯,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掌舵者,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情和课堂氛围。小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他们的学习心理比较敏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塑造亦师亦友的教学形象,对于学生采取循序善诱的教学态度,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最大的呵护。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鼓励、少指责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学习中做错的数学题或者理解错误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对于错误进行耐心地指导,有效恢复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多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思想变化,积极反馈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延伸到课余时间。

三、 总结

总之,数学作为小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妨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面对这些情况,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有效教学成果,就需要小学数学老师转变教学思想,帮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和把握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突破学生的学习瓶颈,在积极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推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霜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7.14.

[2]彭思凤,华菁.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作者简介:

周敬华,山东省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集镇鲁寨小学数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际生活创新思考
电气工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信访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创新思考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