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9陈剑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资源整合

摘 要: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斷改革创新,使得教学模式逐渐朝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对教师行业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微课资源在教学环节的合理利用,将现代化的技术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是现阶段教师提升专业化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优化教学;资源整合;对比教学

微课是依据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与实践要求制定的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会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生动、直观的模型展示、情景搭建等方式,深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技术。

一、 优化教学模式,对微课资源进行整合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是教师创新教学技巧的重要方式。学生既是教育的重点对象,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此,教师应深入认识以学生为主的这一教学目标,摆正学生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微课是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及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要求,依托多媒体技术的一种教学资源。针对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较为集中的特点,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突出课堂教学主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参与度。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当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利用多媒体软件、摄像机等设备录制微课,然后使用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整理成适应课堂教学的微课资源,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数学课程中,学习角度与方向的关系时,在课前教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课,通过角度对物体的方向进行描述,可以深化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准备一张纸,在纸面上画出角度图形后用量角器测量图形角度,用手指指出物体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上述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加强课程理解。对微课资源在课前进行及时的讲解,可以深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运用,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视频展台上微课的播放、展示,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成了更为直观的图片、视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有效地深化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提升了数学教学效果。

二、 提升微课资源的利用水平,解决数学课程的重点、难点

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要求其具备专业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育时,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升素养、培养探究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攻克数学课程的重点、难点,来培养其自主学习、实践与合作能力,是教师利用微课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录制微课时,用文字描述、提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帮助其树立攻坚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模型制作的面属于可拆卸的,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对模型的棱长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对其进行分析。经观察分析可知,对应的四条棱长度相等,对比得出结论:长方体、正方体的棱共有十二条,长方体的对应四条棱长相等,正方体的十二条棱长都相等;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个数相同,为八个;拆开模型的面,并将相对的两个面叠在一起,发现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正方体的所有面面积均相等。通过微课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的方法,视频动作缓慢,给学生留有理解和认知的时间。学生通过对微课的观看,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上课时,教师就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 对比教学,将微课资源运用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作为小学数学教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对比教育法,可以通过对知识点的对比、迁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数学知识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与比较性,结合小学阶段的课程特点,进行对比式教学,可以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保证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提升其观察能力。

比如,在进行“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视频展台为学生录制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具体方法。在绘制过程中,指导学生什么时候应该画单式的,什么时候应该画复式的,通过语言讲述和绘画相结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很自然地接受新知。很多学生上课时能够自我汇报画统计图的实例。单式折线统计图:2006年至2014年小张一家人用在旅游上的费用统计;某超市2013年1月至12月营业额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第9届至14届亚运会上,中国和韩国的金牌总数统计;2012年唐山市、秦皇岛市1至12月的平均气温统计。这样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

四、 结语

通过优化教育模式,对微课资源进行整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深化微课资源的利用程度;将微课资源运用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知识点的对比学习等方式,教师可以提升数学教育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数学学习基础,突出重点,克服难点,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精神,端正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瞿庆亚.微课,让前置性学习更有效——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7(4).

[2]罗森.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以《观察物体(二)》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4).

作者简介:

陈剑,江苏省淮安市流均镇黄舍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革故鼎新优化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