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情于教 以情育人

2018-01-29徐春华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育作用

摘 要:每个人都具备情感,从幼儿时期到人们暮年都在体验着情感。如果能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情感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能够采取情感教育,这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自身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作用;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一定要符合该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且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体验条件,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逐渐改变自己。”可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从思想品德方面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有积极影响。

一、 情感教育的内涵

现今,国家所提出的教育方针多以综合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融入的情感教育则正是响应国家所提出的这一方针。进行情感教育主要目的是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体验、了解到一些情感,且使其能够在情感控制力以及调节能力方面有所增强,进而能够对学习以及生活方面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一定作用。

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必要性分析

1.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学科重要内容

国内新课标中对思想品德教育目标进行了阐述:“思想品德教学最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高素质后续人才,且能够了解和认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且能够从学生思想和文化、道德等方面树立良好形象。”思想品德教学不单单会从思想方面对学生展开教育,还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和方式,能够以更加系统、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与此同时,思想品德教学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错误思想进行纠正,且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进去则能体现出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情感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则能体现出思想品德教学内涵,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达到预期课堂教学效果。

2. 实施情感教育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决定的

知行统一原则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要求学生能够在知、情、意、行方面得到统一,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情感,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效果。渗透情感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情感的升华。

3. 实施情感教育是由思想品德教学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其本身对思想品德相关内涵以及内容等方面了解浅显,并且,诸多学生在校期间都未具备足够的社会经历和经验,所以其本身在辨别是非能力方面较为欠缺。虽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所教授内容较为浅显,但是其中所包含内容也确实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如果想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展开教学,而情感教学则正是符合思想品德教学需要,不但能够丰富课程学习内容,还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便于展開思想品德教学。

三、 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效果

1. 情感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效果

情感体现在人们心理活动以及相关行为上,只有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认可、得到满足,才能提高其对该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古人云:“亲其师,师其道。”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先做好表率,能够从情感上去感动学生,且通过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使学生了解到教师具有的想法,才能从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能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该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他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内在的道德需要之间的矛盾,情感教育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思想和行为规范可通过情感逐步内化到人们的认知系统中,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3. 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且通过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能够将其过去错误思想摒弃,且能够重新树立起良好的思想认知。与此同时,能够从思想品德教师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如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关心学生情感变化、对待人、事、物的情感体验以及丰富的情感修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个性。

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 尊重关爱学生,倾注教师情感

情感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与关爱。前苏联教育家苏崔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自己的真情,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能够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引起师生心灵上的情感共鸣、知识上的交流,从而搭建起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

2. 提升自我素养,打好情感基础

在情感教育上,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情感具有感染性与迁移的功能”。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语言等都在被学生所模仿,所以该学科教师在为学生传递知识时也是将其对知识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进而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努力使自己的言行、品格、情感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实现言传身教;要富有爱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开展教学一定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 分析研究教材,深挖情感因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课本中的情感因素,要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具体的情感教育目标,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文字材料和感悟探究题目,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与提炼,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来开展情感教育,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endprint

4.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对成语“触景生情”的解释。如果人们情感非常丰富的话,那么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从情感上得到不同体验。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所教授课程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而能够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真实地体验到所教授内容,且能够从情感上得到体验,从而丰富其情感。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如通过视频播放以及电影故事改编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进而能够从其思想和情感上发生变化,进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5. 重视实践体验,升华学生情感

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并且,在新课改提出之后,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实践方面也开始变得丰富,如进行社会实践,或者同学之间进行相互合作,进而对某种社会现象以及其他事物等进行分析、调查、讨论,进而得出相关结论。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亲自了解和实践道德品质体验,且能够从情感上更加深刻,从而对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能够从情感上更加认可思想品德教学。

6. 通过渗透方式来滋养学生心灵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否则可能會产生相反效果。因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模式不同,且对学生知识吸收影响也不是通过某一课堂所形成,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心灵和思想上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情感教育,进而能得到行动上的践行。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是一项逐渐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了解到身边更加真实的故事,才能从其心灵上起到洗涤作用。所以,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一定要从小到大展开,进而向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方向所迈进。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融入进去是符合现今新课改要求的,也是现今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体现。而从教师方面来说,能够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情感上的体验,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情境,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知识,这对其情感上的认知以及调节等具有一定积极效果,也对其个人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7,(6).

[2]高谏赟.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J].启迪与智慧,2014,(11).

[3]何其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

作者简介:

徐春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育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