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1-29陈芳

考试周刊 2017年57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审美核心素养

摘 要: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和人文素养。而语文作为最主要的学科之一,有其育人的特殊性。语文老师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审美;思维;人文素养

一、 思维的提升

语文的基本教学内容是我们对母语的运用,而思维的构建是语言运用的前提,不管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必须先构建在思维的培养上面。思维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首先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要贯彻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的思想。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难免片面,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学习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注重问题的整体性,同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其次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实体化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建构模型、从现实问题抽离出抽象思维等途径让加强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交流思想,求同存异,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最后就是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就是让学生学会以更深刻的方法,用更深邃的思想来看待问题。用整体的、批判式的、具有独特观点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思维品质的培养会随着学生的智力、阅历水平而变得不同,但是要不断提高的目的是毋庸置疑的。

二、 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概念比较宽泛,但是最主要的就是讓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关注他们的心态并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不过这一次不是递进的,而是并列的。

第一、用教材内容反映现实。如果教材脱离现实来讲,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目的之一。所以,教材一定要结合现实,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让学生接受并运用到现实之中。尤其是现在西方文化的传入,还有社会风气的转变等问题让高中的学生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我们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因为社会的差异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差异,通过授课将他们出现偏差的价值观改变回来是老师的必修课。例如:在讲授近代我国的那些大师的作品时,除了讲授课文内容,可以提及他们的人生履历,他们对知识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有他们高昂的爱国热情。

第二、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一贯的课堂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但是这种课程学生接受的内容并不多,也就是课堂内容低。要改变这一点,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课堂,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例如,在讲授一篇古文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这一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分给各个学生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讲授,老师作为一个聆听着,只是在内容出现错误的时候做一下修改,另外,在结束的时候做一些补充。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学生能做到的往往会超出老师的想法。情景的创造也是一个好方法。例如,在讲授《威尼斯商人》时,老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模拟法庭,让学生来表演。这样学生对人物、剧情以至于整部作品都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语文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一定非要局限于课堂。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来代替家庭作业。比如说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等,形式可以多样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动员起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 审美的提高

审美的培养意义巨大。它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好的方式看待生活,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不可或缺的。而语文学科自然而然地带有的情感性使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它比纯粹的思想性的或者是逻辑性的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都具有其独特的美感,不管是诗、词、散文还是寓言故事等等一切我们都可以发现其中的美。而这些独有的材料让语文学科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开展审美教育。所以老师们要做的不用从创造美开始,直接在教学中挖掘美就可以了。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审美教育的方向,同时不脱离现实,吸引学生自己体会、自己感受,最后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最后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可以从“文字”展开。让学生学会鉴赏每个字、每个词、每一个句子。它们出现在自己恰当的位置,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并最终以一个美的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老师们要教会学生畅游其中。但语文课不是美术课,也不是音乐课。我们在语文课上会提到肖邦、贝多芬,也会提到米开朗其罗、莫奈,但是语文课终归是语文课,我们不会去教学生欣赏一段音乐或者一个美术作品,我们首先是教会他们欣赏文学作品,剩下的要由他们自己来完成。

接下来就是意境的构造。现在教学设备很先进,我们可以善加利用,创造出一个美的意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这是比单纯从文字出发更进一步的体验。

最后就是引导学生输出美。让他们自己写文章,广泛运用词汇并完美的连接在一起,最终完成一幅作品。让他们完成诗词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简洁、工整和韵律。老师不断地给他们提建议,并不断完善学生的作品,让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完美。

参考文献:

[1]王奖华.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6):14-15.

作者简介:

陈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审美核心素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