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镶黄旗汉墓群清理简报

2018-01-29魏耕云杨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期
关键词:汉代

魏耕云 杨帅

摘 要:2008年,营口市“三普”普查队员对地处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的镶黄旗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群是营口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较大墓群之一,随葬品有陶房、陶灶、陶灯、陶盒、陶勺、陶盆、陶釜、陶盘、陶甑、陶耳杯等,均為明器,具有明显汉代特征。墓葬所用的绳纹砖和花纹砖也系常见汉代墓砖。因此,该墓群为汉代墓群无疑。

关键词:镶黄旗;墓群;汉代;熊岳镇

2008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营口普查队复查了1980年“二普”时发现的“镶黄旗王家壕遗址”,在该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墓砖和陶器残片暴露在外,有多处汉墓已被熊岳三线路施工所破坏。此地应为汉代墓群,遂将该遗址更名为“镶黄旗汉墓群”。该墓群地处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西种畜场(原为镶黄旗村),东有火山,临近哈大公路,西有渤海湾,临近沈大高速,南为熊岳河和新建公路(三线路),北为山海大道(图1)。此地黄沙土质,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葡萄的种植。2008年6月25日,营口市普查队员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所获资料简报如下:

1 墓葬形制

该墓群分布东西长约626米,南北宽约45米,总面积约28170平方米。已确认6个墓葬,编号为BXXM1~6,均为砖筑墓,且墓顶不存,形制不清(图2)。

M1位于墓地东南部,东侧为M2,间距1.1米。西北为M4,间距13.6米。仅存墓室东北角,为花纹砖室墓(图3)。墓壁自地面起以三顺一丁法砌筑而成。墓砖花纹有菱形纹、太阳纹、羽毛纹。其中太阳纹墓砖,39×15×9厘米,砖两端是太阳纹,砖的两面一面素面,一面绳纹,砖侧面有“□□□”三个字(图4)。除一段人(男性的可能性大)的左侧股骨外,未见随葬品。

M2位于M1东侧,M3西侧,与M3间距约15米。为绳纹砖室墓,南北向,墓底距地表约2.5米。墓室东西两侧有棺床,均起自北墙,与南墙间距0.5米。西侧棺床铺为一顺一丁一立,东侧棺床铺为一顺一丁,未见一立。墓室南北长3.1米,东西宽3.1米。棺床东西宽0.57米,南北长1.8米。墓壁自地面起以两顺一丁法砌筑而成,其中,东墙残高1.1米,南墙残高0.85米,西墙残高1.4米,北墙残高1.28米。墓门宽0.8米,门槛高0.25米(图5)。墓室砖均为绳纹砖,规格36×18×5厘米。墓内人骨,头南足北,较为零散。随葬品主要集中于墓室西南角。墓室西北角,清理出铜钱11枚,距西墙0.5米,距北墙0.4米。

M3位于墓地东南端,M2东侧,间距约15米,为绳纹砖室墓,方向175°。墓底距地表约1米,南北长2米,东西宽1.7米,仅存西墙,残高0.8米。未见棺床及墓底砖,仅见散落的头骨。在散落绳纹砖中有一块完整的楔形砖,一面绳纹,砖长33厘米、宽11.5厘米和16.5厘米、厚5厘米。墓室东北角发现2件完整陶盘和少量陶器残片。

M4、M5位于M1的西北侧,M6的东南侧,仅见墓圹轮廓,墓葬形制不详。

M6位于墓地西北端,东南侧为M5,间距13.6米。为花纹砖室墓,方向265°。该墓由墓道和五个墓室组成,面积约40平方米(图6)。

墓道位于墓室西侧,坡式墓道,长2.82厘米、宽0.87米,坡度30°。

1号墓室:东墙残,西墙长1.4米,南墙长3米,北墙长2.4米,门在西壁,门宽0.8米,与3号墓室隔墙0.1米,与2号墓室隔墙0.6米。棺床位靠西北,东西长1.8米,南北宽0.65米。头骨两枚,A距北壁0.5米,距西壁0.9米;B距南壁0.4米,距东壁1.7米。距北壁0.6米,距东壁1米处,发现铜钱4枚。

2号墓室:东墙长2米,南墙长2.4米,北墙长3米,西墙残断,门在西壁,门宽0.7米。棺床位靠西南,东西长1.8米,南北宽0.65米。头骨发现四枚,A靠近南壁,距东壁0.45米;B距北壁0.14米,距东壁0.2米;C距北壁0.14米,距东壁0.6米;D距北壁0.58米,距西壁0.62米。

3号墓室:西壁长2.4米,北壁长2米,东壁长3.05米,门在南壁,门宽0.8米,与5号墓室隔墙0.65米。棺床位靠西北,南北长1.8米,东西宽0.74米。发现两枚头骨,A在棺床上,距西壁0.5米,距南壁1.3米;B距西壁1.1米,距南壁1.3米。

4号墓室:南墙2.04米,残高0.45米,西墙2.5米,东墙残断1.5米。门在北壁,门宽0.82米。墓室壁三顺一丁砌筑,未发现棺床。

5号墓室东西宽2.5米,南北长2.86米。棺床位靠西北,已不完整。棺床上有一枚头骨,靠近西壁,距北壁0.6米。

M6清理出17件(套)随葬品。花纹砖有太阳纹、菱形纹、羽毛纹。“三顺”多采用菱形纹花砖,“一丁”多为太阳纹花砖。门壁花砖规格35×18×10厘米,墓室花砖规格34×28×8厘米。

2 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主要见于M2、M3和M6,多为明器,陶制品居多,为泥质素面灰陶,手工制作痕迹明显,火候一般,不见彩绘。另有五铢钱和石制片饰等。

2.1 M2随葬品

M2随葬品中,陶器18件(套),铜钱11枚,石片1件。

2.1.1 陶器

房1件,编号M2∶1,房盖有破损,片接,高扁方体。悬山顶,脊部隆起,脊两端有一瓦当,已残缺一个,前后坡面等距离堆塑出六条瓦楞,以似瓦垄,每垄前为瓦当,仅存7枚。房体扁方,正面中间设门,门口四周划两道弦纹以象征门框,房正面还有其他网格、波浪等细纹饰,房体中空,无底。通高30厘米、脊长25厘米、宽17厘米、房体面阔23厘米、进深10厘米、房体高26.5厘米,门面阔6.5厘米、门高11厘米(图7,18)。

仓3件,编号为M2∶3、M2∶7、M2∶8,形制相同。筒状,直口微撇,方唇,平底。M2∶3,通高13.8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8厘米。M2∶7,通高14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厘米(图7,14)。M2∶8,通高14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8厘米。endprint

鼎1件,编号M2∶4,圆唇内凹,折腹,大圜底,双耳残,三足缺两。通高9.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1厘米、足高5.5厘米(图7,13)

井1件,编号M2∶5-1,筒状,平折沿,肩与腹衔接处有折棱。井内置一提梁水斗,编号M2∶5-2,井通高20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10厘米、腹径13厘米(图7,11)。水斗通高6厘米、斗径4.8厘米(图7,7)。

套盒1件,编号M2∶6,由平面近圆角长方形的盖和盒两部分组成,亚腰,二者可扣合,盖有四乳钉足。通高11厘米、盖长22.2厘米、腰宽8.5厘米;盒长21厘米、腰宽6.5厘米(图7,16)。另,盒内有清晰可见的鱼刺。

灯1件,编号M2∶9,上为浅盘,中为实心细长柱状柄,柄在接近盘处残断,喇叭形座,座上有锥刺纹,座沿残。灯柄残高24厘米、盘径10厘米、座径16厘米(图7,17)。

耳杯2件,编号M2∶10、M2∶11,形制、大小相同,与M6随葬的M6∶3、M6∶6、M6∶14、M6∶17四件耳杯形制相同(图10,13)。椭圆形,口沿两侧具对称新月形双耳,浅腹,平底。M2∶10,通高3.5厘米、长径11.4厘米、短径8.4厘米。

勺1件,编号M2∶13,圆形,圜底,柄翘曲。通高5厘米、勺高2厘米、总长8.5厘米、勺径4.5厘米、柄长4厘米(图7,6)。

灶1件,编号M2∶14,平面呈梯形,正中一大和右下方一小共2个灶眼,长方形灶门,灶门上方挡火檐已残。通高12.5厘米、长18厘米、上宽15厘米、下宽21.5厘米,灶门面阔7厘米、高5.5厘米(图7,19)。

釜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2∶15-1,圆唇,折腹,腹壁斜直,大圜底。釜通高4.5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10厘米(图7,3),釜内置小器座和小盆。小器座,编号M2∶15-2,圆柱状,亚腰,通高1.5厘米、径1.5厘米(图7,2);小盆,编号M2∶15-3,直口,方唇,斜腹,尖圜底,通高1.2厘米,径2厘米(图7,1)。

B型1件,编号M2∶16-1,敛口,方唇,折腹,腹壁斜直,小平底。通高9厘米、口径3厘米、腹径6厘米、底径2.8厘米(图7,4)。釜内置小瓢,编号M2∶16-2,心形,手制,弧壁。通高2厘米、长3厘米、宽2厘米(图7,8)。

甑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2∶17,平折沿,斜腹,平底,底中部有1个条形孔,其外缘环列11孔。通高3.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4厘米(图7,10)。B型1件,编号M2∶18,口微撇,圆唇,直腹,大圜底,底中部环列十几个条形孔。通高3.5厘米、口径8厘米(图7,9)。

盆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2∶19,平折沿,方唇,腹壁斜直,平底。通高3.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4.5厘米(图7,12)。B型1件,编号M2∶20,平折沿,方唇,腹壁略曲,小平底。通高3.5厘米、口徑10.5厘米、底径4厘米(图7,15)。

2.1.2 铜钱

铜钱11枚有五铢钱(图8)和榆荚钱(图9)两种。

2.1.3 石片

石片1片,石质,长方形,4×10×1厘米。

2.2 M3随葬品

M3随葬品仅见盘2件,编号为M3∶1、M3∶2,浅盘,斜腹,平底。其中,M3∶1残缺;M3∶2口径16.5厘米,底径8厘米,高3厘米(图7,5)。

2.3 M6随葬品

M6随葬品中,陶器17件(套),铜钱4枚,石片1件。

2.3.1 陶器

房盖1件,编号M6∶1,悬山顶,脊部隆起,前后坡面等距离堆塑出五条瓦楞,以似瓦垄,每垄前为瓦当,共10枚瓦当缺失2枚。脊长20厘米、宽13厘米(图10,8)。

盘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6∶2,浅盘,斜腹,平底。径10厘米(图10,6)。B型1件,编号M6∶15,浅盘,斜腹,平底,盘中心微凸起。径9.5厘米(图10,5)。

耳杯4件,编号M6∶3、M6∶6、M6∶14、M6∶17,形制、大小相同。椭圆形,口沿两侧具对称新月形双耳,浅腹,平底。M6∶6,通高3厘米、长径8厘米、短径5厘米(图10,13)。

甑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6∶5,平折沿,腹微斜,平底,底中部有1圆孔,其外缘环列6圆孔。通高3.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3厘米(图10,12)。B型1件,编号M6∶4,圆唇,敛口,大圜底,底部若干细孔。通高2厘米、口径6.2厘米(图10,11)。

盆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6∶7,平折沿,圆唇,鼓腹,平底。通高3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4厘米(图10,3)。B型1件,编号M6∶9,平折沿,圆唇,斜腹,平底。通高3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3.5厘米(图10,2)。

勺2件,分A、B两型。A型1件,编号M6∶10,圆形,腹浅平,短柄。勺通高2.2厘米、长6.2厘米、径4厘米(图10,10)。B型1件,编号M6∶11,圆形,圜底柄残断。通高1.2厘米、残长5厘米、径5厘米(图10,7)。

盅1件,编号M6∶12,圆唇,圆腹,平底。通高2.5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1.6厘米(图10,1)。

食垫1件,编号M6∶13,“井”字形,中心圆形。长6厘米、宽5厘米(图10,9)。

釜1件,编号M6∶8,敞口,圆唇,尖圜底。釜通高4厘米、口径4.5、腹径5.5厘米(图10,4)。

杯1件,编号M6∶16,圆唇,直壁,平底。残片无法复原。

2.3.2 铜钱

铜钱4枚已腐蚀、残破,不能辨别。

2.3.3 石片

石片1件,石质,长方形。9.2×7.5×0.6厘米。

3 结语

镶黄旗墓群是营口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较大墓群之一,随葬品有陶房、陶灶、陶灯、陶盒、陶勺、陶盆、陶釜、陶盘、陶甑、陶耳杯等,均为明器,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M2、M6出土的耳杯与盖州沙沟子汉墓[1]出土的3件陶耳杯形制完全相同。M3清理出的2件陶盘(M3∶1、M3∶2)也与沙沟子汉墓[2]出土的2件陶盘形制相同。M2清理的陶套盒、提梁水斗与九垅地汉墓群[3]三号墓出土的套盒、水斗形制完全相同。从M2清理的铜钱有五铢钱和磨郭五铢两种,其中五铢钱“铢”字金头三角,“五”字交笔弯曲。墓葬所用的绳纹砖和花纹砖也是常见汉代墓砖。因此,该墓群为汉代墓。

镶黄旗汉墓群有简单的绳纹砖墓,也有大型多室花纹砖墓,推断此墓群沿用时间较长;此墓群分布面积较大,六座墓葬均没有墓底砖,棺床用砖铺砌;其中M1太阳纹砖带有模印文字“□□□”三个字;尤其是M6的五室花纹砖室墓,墓室之多,面积之大,多人头骨发现但随葬品又较少,这种墓葬在营口地区的汉墓并不多见。上述这些特点都为研究营口地区汉代墓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参考文献

[1][2]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辽宁省考古论文集(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崔艳茹.营口市文物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代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汉代石刻造型艺术特征浅析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