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葬现象与社会习俗关系浅析
2018-01-29赵秀梅
赵秀梅
摘 要:汉代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大繁荣,其墓葬及随葬品丰富多样,品类齐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莒地汉代墓葬分布广泛,本文从出土的汉画像石、玉衣、随葬陶器等方面来探析汉代重孝厚葬、崇玉用玉、事死如生的社会习俗,立体化呈现汉代繁荣的社会景象。
关键词:汉代;莒地;墓葬;习俗
汉文帝二年(前178)置莒地为城阳国,封刘章为城阳王,都城莒。此后至汉末,多为王都,近200年。在日照海曲汉墓出土的竹简书中有“天汉二年,城阳十一年”文字,一片竹简两个年号,可见城阳国在汉代的重要地位,也显示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据不完全统计,山东莒县范围内共有汉代墓葬、墓群达98余处,分布于莒县陵阳、长岭、浮来山、小店等乡镇,分布面广,出土的汉画像石、玉片、随葬陶器等众多,揭示了当时社会民众的习俗观念。
1 汉代墓葬随葬品的主要表现形式
莒地汉代墓葬、墓群出土随葬品数量众多,最突出表现为三类:画像石、玉衣片和陶器。
1.1 大沈刘庄汉画像石墓
该墓有三门,面南。墓室为砖石结构,由前后两室组成,前室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共有六个开间;后室为棺室,面阔为三间,当为合葬墓(图1)。墓室南北长7.50米,墓门面宽4.10米。前室左右外墙用砖砌成,室内皆以砖铺地。后室后壁用大石板封墙,其左右以砖砌成。从整体结构来看,此墓较大,居室较多且排列章法,类似于生前的住宅房屋,和现今的几室几厅有异曲同工之妙。2011年在江西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墓,结构完整,功能布局清晰,其方形木结构椁室呈居室化倾向,有钱库、粮库、乐器库、车马库等,完全还原墓主生前的生活。汉代“事死如生”的社会观念可见一斑。
大沈刘庄画像石墓现存画像石共21块、29幅画面,有车马出行、神话故事、人物、龙虎、鸟兽等,集中反映了汉代人民的生活以及浓厚的鬼神思想。其中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伏羲女娲和西王母。伏羲女娲是汉画像石中最常出现的人物,在山东、河南、四川、江苏和甘肃等地域的画像石上均有发现。莒地出土的一块立柱画像石三面刻画像,右侧画面中央是人身蛇尾的伏羲和女娲,手执规、矩,两者尾巴分离,造型保守,形象准确。规和矩的出现符合“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時两者形象的多次出现,也说明了汉代对伏羲女娲之神的尊崇。伏羲和女娲又代表了阴阳结合,说明了汉代信奉道家的阴阳哲学观念。另一个西王母的形象,或者一人端坐,发冠特异;或身侧有一羽人和人首鸟身的侍者,其旁有玉兔捣药,以仙人的角色呈现在汉代画像石之中。据《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可见在古代传说故事中西王母掌管着长生不老药,是仙人化身,其可以让人永世长生,羽化成仙的功能满足了汉代人民追仙的内心需求。
1.2 齐家庄汉墓出土的玉衣片
莒地齐家庄汉墓出土的玉衣片有200余片(图2),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参考同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玉衣来看,齐家庄汉墓出土的玉衣片并不完整,缺少较多。如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刘胜玉衣全长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刘胜之妻窦绾玉衣长172厘米,共用玉片2160片。江苏徐州狮子山楚夷王墓虽已盗掘,但是仍然出土了玉衣片4000余片。可见一件玉衣至少要上千块玉片组合而成,并且两者均是王侯墓。从莒地复原金缕玉衣来看,其包裹部分为头部、上衣、裤、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组成。其中头部由脸盖和头罩组成,上衣和裤都是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手部作成五指形,足部成靴状。山东临沂汉墓出土一套仅有头部、左右手套、左右鞋的金缕玉衣,也可说明其玉衣的基本结构。从齐家庄汉墓出土的其他随葬品来看,墓葬年代为西汉晚期,墓主很有可能是一代城阳王。此外在莒地还出土有玉璧、玉握、玉猪等玉器。综合以上推测,汉代用玉葬玉已经到达一定的层面,并且较之民间,在帝王、诸侯间流行活跃。
1.3 随葬陶器
从莒地出土的汉代随葬陶器来看,陶器随葬品丰富,品类多样,如莒地马家石槽出土的陶楼,城阳东关出土的陶灶台,沈刘庄出土的釉陶熏、釉陶灯等,还有大量陶俑的出现。陶楼、陶灶台等的出土是大量仿制了生前的建筑和生活用具,和现代一些农村的墓葬习俗有类似的意义,比如现代农村中给死去的人购买纸扎的电视机、冰箱、汽车等,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仍然可以享受生前或者想要的生活。随葬的陶俑身穿汉服,有的两手相抄,显示出规规矩矩的仪态;有的侧体折膝,双袖翘起;有的呈跪坐姿态,挥动长袖,舞姿似弱柳临风。这类文娱文物的出土反映了汉代丰富的娱乐活动。同时由于汉代生产的发达,使得平民阶层也负担得起,促进了陶质随葬品的流行。
2 汉代墓葬现象反映的社会风俗及原因
2.1 重孝厚葬
汉代从汉文帝开始就确立了“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此后汉代每一位帝王去世,都要在谥号前加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以标榜每一位皇帝都是实践孝道的楷模。由于统治阶级的高标倡行,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影响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大肆实行厚葬。装饰精美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墓的大量出现证明了这一点,随葬品更是精品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2.2 崇玉用玉
经过文景之治,在汉武帝初年,汉王朝经过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统治阶级的生活日益腐化,以至于“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罽,宫人簪玳瑁,垂珠玑”“兴造甲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并大量佩戴玉饰、玉带钩、玉璜、玉玦等,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用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同时,玉是祥瑞之物,与德一体,提倡“古之君子必佩玉”,甚至达到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程度,希望借助玉器滋身养体。玉衣的使用是为了保护死者尸体,守护灵魂。另外古代人们认为玉属阳性,可以驱鬼辟邪、祛除阴气,佩戴于死者身上可以继续生活下去,超度灵魂,飞天升仙。
2.3 事死如生
《荀子·礼论》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汉武帝时期极力推崇儒家“孝”思想以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后加之黄老思想、神鬼学说、巫术等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比较具有实践可能的神仙体系。东汉时期谶纬思想开始兴盛,与之前的神仙体系逐渐合流,强化了神仙理论。对死者采取“事死如事生”的态度,为了能够使死者在死后继续享受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也为了升仙,追求灵魂不灭,在殉葬中绝不能“厚其生,薄其死”。
传教士德·格罗特《中国的宗教制度》曾写到:“在中国人那里,像与存在物的联想不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真正变成了同一。特别是逼真的画像或者雕塑像乃是生命的实体的另一个我,乃是原型的灵魂之所寓,不但如此,它还是原型自身。”这就是中国汉代风俗观念的最好表达,死就是生的另一种延续。
3 结语
莒地汉代墓葬是汉代生活的缩影,从出土的画像石、玉衣和大量陶器让我们窥探到汉代缤纷的社会生活以及由此表达出的重孝厚葬、崇玉用玉、事死如生的社会习俗,让我们见证了真实的汉代场景,也由此发现了当时社会习俗和现代生活观念、仪式的若干关联。
参考文献
[1]苏兆庆,刘云涛等.莒县文物志[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3.
[2]刘云涛.莒县博物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3]吴想.汉代墓葬习俗研究[J].艺术时尚旬刊,2013(3).
[4]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J].考古,1981(1).
[5]黄攀.浅谈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J].北方文学(中),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