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起点
2018-01-29朱家雄
朱家雄
“33墟街”是江门市的发展起点。作为广东省的地级市,如今的江门下辖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区和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4个县级市,总面积950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0万,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2240亿元。这样大体量的一个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沿海现代化城市,最初的起跑点就在“33墟街”。
“33墟街”迎来蜕变新机遇
从水边的一个小集市,发展到一个中等规模的现代城市,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发酵以至于迅猛发展成形的。“33墟街”从元末明初的江边小墟街起步,不紧不慢地跑了700年上下,又如一颗种子,从发芽到成长,到枝繁叶茂,终于长成今天这样的参天大树。当然,由这小集市发育而来的城市,如果比较严格地说,那恐怕就主要指江门市的三个区,尤指江门的最古老的城区——蓬江区。
“33墟街”,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名称?墟,就是集市,33这个数字也没有特别的含义,仅指33级青石板梯而已。“33墟街”,就是自蓬江河边一处码头上岸后,沿着共计由33级青石板铺就的石阶路,上行到顶端,所抵达的一条仅100多米长的一条小街——墟顶街,这就是江门刚起步时最初的集市所在。在蓬江邊的这个存在年头久远的码头附近,许多年里都曾竖立有一块碑石,上面书有“江门”两字——这其实也是“33墟街”作为江门滥觞之地的一个佐证。不过,今天所说的“33墟街”范围比墟顶街可就大得多了,是指以墟顶街为核心的一大片约2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也包括墟顶街周边的余庆里、泰宁里、接龙里、东南盛街、安龙里等街巷和社区在内。
近年,江门市提出蓬江区要构筑以滨江新城、珠西智谷、“33墟街”为支点的三足鼎立发展格局的理念设想,蓬江区积极响应并大力推动这一重要部署,以“科学规划“33墟街”改造开发,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典范”为目标,扎实有效地推进“33墟街”建设等各项工作,决心在5年内将“33墟街”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典范”。应该说,这一规划的提出和落实,对于以“33墟街”为核心的老城区来说,无疑是恰逢其时的极佳发展机遇,过程中足以进一步提升和改造老城区数十万市民的生活环境,足以让老城区焕发出的新的经济活力和文化活力。
秋日参访“33墟街”
在蓬江区大大小小的历史老街中,33墟顶街是其中最早的商业文化街区。笔者在当地朋友的引领和陪同下,慕名前来墟顶街一带探访参观,与这有着700年历史人文积淀的老街去进行了一次难得的怀古与畅想齐飞的亲密接触。
我们沿着那闻名遐迩的33级青石板路拾级而上,一任悠悠古韵在脚下轻轻荡漾,不觉间就进入到两侧都是资深老宅的胡同里,比之码头和石阶,这胡同就是高地了,在这胡同里的巷道间信步前行,墟顶街的年轮就在我们的感官间舒缓而奇妙地伸展开来。在“卖鸡地”、“京果街”、“打铁街”、“糍仔街”之间穿梭行走,听着政府文化干事的娓娓介绍,才知这些小小的地名也都是有来历的,都是700年来日渐繁荣的商业活动累积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是各种商品分类聚集,逐渐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专卖街。集中售卖鸡鸭鹅等农产品的地方于是大家称之为“卖鸡地”,打制锄头镰刀等金属农具的铁匠铺集中的地方叫“打铁街”,集中买卖水果的地方就叫“京果街”,扎堆制作和销售糍粑糕点的地方就叫“糍仔街”……在安详平静的胡同里一边行走,一边听主人热情的介绍和讲述,就感到往年的市井喧嚣声以无比亲切的姿态从四面趟过来了,滚滚的红尘气息和凡俗的人间味道,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几百年前。
在“33墟街”的胡同里曾诞生一家名为“三桁瓦”的老字号店铺,并且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刀具品牌至今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迄今依然是江门市最富美誉、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品牌之一。1875年,有一、两位余姓开平人在此间租下店面“打铁”,因店铺狭窄,仅三片瓦宽,所以取店名为“三桁瓦”。该店专业锻制菜刀、剪刀、剃刀等刀具并售卖,因用料优,工艺精湛,刀具锋利耐用,不久“三桁瓦”刀具就遐迩闻名,成为当时至今都行销江门各地乃至广东各地的走俏产品。今天蓬江边的长堤风貌街上就矗立有4座关于“三桁瓦”的铜雕,其中一座如是描述——男主人边打铁边把菜刀拿出来交给客商,远道而来的客商接过菜刀用手指轻触刀锋细看,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一旁的小学徒放下手中的大锤,看师傅如何做生意,女主人则催促着小学徒继续干活。整个雕塑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堪称截取和再现了“三桁瓦”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真实的日常场景。今天的“三桁瓦”早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规模生产,并成为江门传统工业的醒目标识。
胡同里的一幢名为永安当铺的坚固高耸的建筑也留给我们以较深的印象。这座民国年间的老房子其内部结构为三层,一层应该是店面,二层或许是居住的空间,三层则应当是用于物品存放,二层三层都开有小窗,那窗口真是很小,据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来防盗贼,二来可窥视户外情况,甚至可以作为枪支的射击口。在“33墟街”一带,这样的坚固的老房子在这一带留存了不少,大多都是荣归故里的华侨用在海外打拼多年所积攒下的钱财所盖,这些房子在建造时通常对选用的材质是比较讲究的,是奔着建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老屋的目标去的,所以房子既美观大方,又坚固耐用。如今,这些多系民国华侨所盖的老房子已经成为江门市重点保护的文物。
据介绍,“33墟街”一带是目前广东省乃至国内保存相对最完整且侨乡特色极突出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有文物建筑15处、骑楼建筑321座、侨屋141座,可以说“近代建筑的博物馆”。我们也专门观看了—下长堤商贸街边的一长溜骑楼建筑,这是一种典型商住两用的外廊式建筑物,是近代两广、福建、海南等地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风靡于东南亚,后传入华南地区,都是当年华侨从东南亚返乡所建,也是江门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其特色在于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既美观大方,又能蔽日遮风挡雨。
从蓬江河边的长堤风貌街经过时,还能看到一处不大的明代建筑——钓台,系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所建,是其人生后期在江门一带讲学的“教室”,因河边有一块垂钓的高地,故谓之为“钓台”。endprint
见证和推动了江门发展的新宁铁路
随后,我们又去参观了新宁铁路的北街站旧址。
清末新政时,经朝廷批准,中国第一条华侨出资兴办的商办铁路于1904年至1906年建成。全长133公里的新宁铁路则是紧随其后由朝廷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二条商办铁路,也是当时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系由旅美华侨陈宜禧倡导创建。新宁铁路建于广东省新会到新宁(今台山)之间,第一期工程于1905年动工,1909年间建成并通车,长59.3公里。第二期工程于1913年建成通车。第三期工程1920年竣工并通车。
陈宜禧(1844—1929年)系江门市台山人,1844年赴美,在西雅图当清洁工、筑路工,经多年奋斗,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成为西雅图的华侨领袖。在1885年、1886年间爆发的西雅图排华事件中,陈宜禧斗智斗勇有力地维护了华人在当地的生存、发展和利益,在美国社会影响很大。1904年,陈宜禧回到家乡倡建新宁铁路,并筹得425万银元巨款得以开工。不过新宁铁路的获得批准和开工建设都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因为陈宜禧的执着和智慧,最终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得以分阶段建成并投入运营。新宁铁路的建成为当时的江门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交通商贸、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几年间新宁铁路在战火中遭到全面损毁,路轨机车和设备都荡然无存。到今天,新宁铁路全线47个火车站也仅剩下北街这个位于今蓬江区内的曾经的终点站。
北街站是一座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办公楼,当我们在楼前坪里的大树间仰望这座两层的西洋风格的建筑(两层之上的中部位置还有一个帽子般的第三层),很轻易地就能感受到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中西文化艺术日益交融的那种独特气息。迈步进门后,乃知楼上是曾经的办公区,一层则由曾经的售票区和候车区组成。正对大门的是一个独立分隔的售票亭,售票窗口前还设置有用以维护排队买票秩序的栏杆,旁侧的墙壁上贴有“新宁铁路时刻并里数票价表”,上面注明的火车发车时间、票价等乘客均可一目了然。旁边还摆放有几排长椅,显然是供乘客候车之用。
新宁铁路曾经为江门及周边地區的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做出史无前例的巨大贡献,在上世纪上半叶的那几十年中,新宁铁路在其建设和运营期间产生的综合红利可谓把江门推上了发展得快车道。非常遗憾的是,曾经红红火火的新宁铁路竟然在历史的事故中毁于一旦,至今居然唯余北街火车站这孤零零一座楼。不过也可谓幸运,毕竟还剩下了这样一座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实物建筑,并且这座历尽了风雨沧桑的老房子不但基本上保存完好,而且堪称风采不减当年。更为幸运的是,北街火车站大楼赶上了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好时候。
难得的是,文学大师巴金还曾以专文写到其乘坐新宁铁路的体会和观感,这篇题为《机器的诗》的散文创作于1933年,文章一落笔就写:“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我和三个朋友一路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上大约坐了三个钟头。”巴金还写到了新会铁路首创的以轮船载火车渡江的奇观,“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巴金的这篇文章,其意义或许并不亚于硕果仅存的北街火车站,因为这些文字同样为我们留存了新宁铁路这首大诗的动人韵律。
离开北街火车站站楼,沿着西江之堤漫步,我们还看到了19世纪初就建成了的海关楼,但我们却无心再走近了细看,只是沉浸在已经溢满了我们心怀的有关“33墟街”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因工作关系到访江门的几名外来游客,我们在几天的参访中业已深切地感知了蓬江的丰富与博大,而刚刚游历毕了的“33墟街”,似乎让我们猛然扎入到了江门的最深处,一如去三江源感悟我们的母亲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