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情怀扬天下

2018-01-29邱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札李叔同赏析

邱玥

摘 要: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于2016年成功购藏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该文物是1937年11月李叔同(弘一大师)写给再传弟子克定法师(俗名刘儒)之子刘光华的一封信札,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李叔同极其宝贵的大爱精神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李叔同;信札;文物;赏析

1 李叔同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年出生于天津,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是近代天津走出的杰出文化先驱。他在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多个领域深具开创之功。

李叔同有众多开创性的成就:1903年,李叔同翻译日本法律著作《法学门径书》和《国际私法》,开创我国近代法学介绍国际法公权与私权译著之先河。1906年,他在日本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该杂志成为国人学习音乐的启蒙资料。1906年,李叔同与曾孝谷等友人在东京创办了新剧团体——春柳社,该团体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他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1914年,李叔同任教期间,组织成立乐石社,进行书画印和木刻创作,该社团是中国早期的治印社团,李叔同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木刻倡导和创作实践的第一人。出家之后,李叔同将中国传统书法、传统篆刻的章法和刀法融会贯通,力拓新容,将传统的锥形刀进行改良,使之平刀入石,他是中国使用锥形刀进行篆刻的第一人。

时至今日,他的文化贡献和思想精神依然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值得世人传颂和学习。回顾他的人生轨迹,是一种晓示,更是一种激励。

2 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藏品来历及赏析

在2016年李叔同(弘一大师)诞辰136周年之际,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在西泠印社拍卖会上将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成功购藏,成为我馆自开馆以来最为珍贵的李叔同手迹。此文物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精神内涵。

2.1 信札释文

该信札是弘一大师在1937年11月写给再传弟子克定法师(俗名刘儒)之子刘光华的。信中,弘一大师告知刘光华其父亲去世的消息和去世的经过,文字之间寄托着弘一大师与克定大师深厚的情谊。弘一大师也在信中说明了厦门战事和自己的近况,并明确表示:“余誓不移动,愿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在该信札入藏我馆的同时,克定法师致其子刘光华书信和沈继生致刘光华之子张文亮书信两通作为该信札的附属,一并被我馆收藏。

信札释文如下:

仁者见此信后,应生悲痛,因尊翁克定上人已于前日因病谢世矣。尊翁在家时,为余之再传弟子(尊翁入南京高师时,余已出家,由旧生周玲荪任课)。出家后,于去年一月到厦门,依余学习戒律。今年五月余到青岛弘法,尊翁仍居厦门。十月中旬余返厦门,尊翁即来同居。数日后患泻疾,后渐沉重(泻止体弱,不肯服药),至上月三十日下午二时余谢世。病重时,由同学诸师照料如法。三十日上午即轮流念佛,助其生西,余亦屡加策励。命终时无有痛苦,舍报安祥。次日入龛时,四肢柔软如生,似有生西之象。因时事不宁,未能久停,已于三十一日下午三时焚化。厦门近状,想仁者于报纸中可知其概。余誓不移动,愿为厦门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

尊翁生平事迹,乞仁者暇时写其概略寄下,余愿为之作传。通讯乞寄厦门中山公园妙释寺转交弘一收。谨此奉达,不宣。十一月一日,释弘一启。

尊翁遗物,已分赠诸僧众。其中有仁者来书二通,附奉上以为纪念。

2.2 信札背景

弘一大师于1937年写的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与当时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弘一大师面对危亡敢于身殉的爱国情怀与无畏精神。写信时间为1937年11月,抗日戰火逼近厦门,弘一法师誓与中国佛法寺院共存亡。他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发展,牵挂着民众的安危。他多次利用演讲之机,向听众宣扬救亡图存的道理。即使敌人的军机每日狂轰滥炸,大师依然在轰炸中讲学,态度坚定。在此期间,大师留下了一句最为后世称道的名言——念佛不忘救国。此外,早已遁入空门、不大做诗词歌赋等诸般艺事的弘一大师,接到了撰作厦门市第一届运动会会歌的邀请。收到函请之际,或许是想起了前不久在街上所见东洋浪人吹奏日本国歌的情景,一股爱国之情从其已寂静的心田中腾然跃起。他觉得应该允诺为运动会写首会歌,以激励国人抵御外敌自强不息的精神[1]。在信中,弘一还告知刘光华,刘氏之父亲克定上人逝世,其后事由弘一诸人料理。同时,弘一请刘光华将克定生平事迹“写其概略寄下”,他“愿为之作传”。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殉道者的内心剖白,是一名爱国者的凛凛誓言。此后,弘一大师一直在福建地区活动,直至1942年圆寂。

2.3 信札价值

该信札为罕见的弘一有关抗日誓言之重要信札,是“弘体”书法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较高水准,此书法风格亦开创了书法的崭新境界。弘一法师的书法深得古人的精髓,脱去形式而别具风格,尤其在出家后于书法上的修养更见精湛[2]。弘一大师在俗世才华横溢,诗词、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等无所不精。出家后只有书法作为他广结善缘、弘扬佛学的方式,他书写的字幅有“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最后之胜利”等,从中足以看出大师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高尚的人格和他的一腔爱国情怀[3]。另外,该信札更记录了1937年弘一大师无畏牺牲、集众讲学的感人画面,深刻诠释其“余誓不移动,愿为厦门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的抗日誓言,生动再现弘一大师愿为国殉教,不畏献身的光辉形象。同时,该文物既为市场中少见的弘一有关抗日誓言之重要信札,又涉及信件的流转经过和弘一与刘氏家族的佛缘,流传有序,弥足珍贵。通过这封信我们能近距离倾听弘一大师的爱国故事,领略这位爱国高僧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金梅.月印千江:弘一法师李叔同大传[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2]林子青.漫谈弘一法师的书法——纪念弘一法师逝世二十周年;弘一大师全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章用秀.追寻李叔同足迹[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札李叔同赏析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弘一法师的账单
旧时信札
李叔同谈“咸与淡”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名人书信拍卖为何逆势上扬?
李叔同的一个动作
名人信札收藏热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