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不良情绪管理的成因及其改善策略研究

2018-01-29章型型

新一代 2017年13期
关键词:源源情绪游戏

章型型

摘 要:学前儿童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从他们情绪的发生看,最初更多的是情绪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本文旨在研讨幼儿“易激动型”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方式,建议通过对话孩子、领悟心声;付诸行动、表达情绪;个性教育、发泄情绪等措施促使幼儿逐步建立稳定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易激动;情绪情感

情緒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每个幼儿都是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们和成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一直处于快乐状态,没有愤怒,没有哀伤。

本文着重围绕“易激动型”孩子的情感成长转变并以“源源”为例加以阐述说明。

一、“激动型”孩子的情绪表现

案例呈现:

镜头一:中午吃饭时源源不愿吃红烧黄鳝,老师问他:“源源,你怎么了?快点吃饭吧,冷了就不好吃了。”此时源源看看我翘着小嘴巴说:“我不要吃饭,这个菜我不要吃。”我好言相劝说:“这个是黄鳝,吃了身体棒棒,就变成一个小帅哥了。”可没有等我把话说完,一旁的源源生气地一把将饭推到在桌子上……

镜头二:角色游戏时源源想当“小厨师”,可是没当成(孩子们的规则是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就可以当小厨师),于是他一气之下把桌上的各种菜全部推翻,还去打被选上“小厨师”的那个小朋友,嘴里不停的说都是你不好,你真坏,说完之后就躺到地上开始哭起来。

分析一:家长的过度关爱

现在的家庭还是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还有许多家长对孩子十分地溺爱,在平时的生活中从来没有“重言重语”对待过孩子,同时也希望老师也能像妈妈一样多说“好话”。过分的迁就造成孩子“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蛮横、霸道、听不得一点批评,没有挫折感。

分析二:孩子本身的成长让我们看起来“易激动”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的3?6岁和11?12岁被称为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些时期,儿童心理结构会发生突变,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时他们常常表现出不听话、固执、违抗等激动行为。

分析三:同伴交往缺少机会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同伴的缺乏,导致孩子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由于亲子交往常常不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二、“易激动型”情绪产生的原因

(一)不当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因为源源是家中的“小王子”,祖辈们住在一起,家里人非常的疼爱他,往往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不加以控制,久而久之,孩子心中也养成了强大的“自我中心”意识,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得知孩子经常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忽视幼儿的心理需求

幼儿在活动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求知欲望等的不同导致每个孩子的心理需要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三)习惯使然

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由此可见,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案例中源源的表现很多方面是他一直养成的习惯“呵护”着,因此作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定位,一定要做个有心人,适时、适度的进行引导,对于孩子的无原则性的态度慢慢的改正,以事实去感化。

三、对“易激动型”孩子的教育的思考与策略

(一)与孩子对话,倾听与感受,感悟到孩子的心声

孩子是自己情绪的主人翁,老师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孩子也可以向老师倾诉、化解烦恼。老师不能以强制的手段去阻碍孩子的想法以及情绪,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理解、支持、信任的良好心理环境,才能把幼儿某些消极的情绪表达出来。

(二)拿出行动,引导尝试体验适合的情绪表达方式

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方式去表达或发泄情绪,而不是用破坏性的方式方法去发泄情绪,让幼儿对一些过激情绪有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只有认识各种情绪才能做情绪的主人。同时也要教给幼儿一些情绪表达的方法。

(三)个性教育,帮助孩子合理发泄情绪

易激动型幼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易冲动”,他们每当出现消极情绪反应时,往往不能控制自己,所以我们在班级里可专门为孩子设立一些“情绪角”“秘密屋”,让孩子在里面说一说、哭一哭、发发脾气,从而在自我宣泄中恢复心理平衡。

1.行为替代

当发现孩子不能自我调控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需要发挥孩子力量的体育活动或劳动、跳舞、绘画等。我们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安全的“出气”物品,如:沙袋、靠垫、冲气玩具等,让孩子在摔打这些物品的行为中获得心理平衡。

2.转移注意

兴趣是孩子的指挥棒,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孩子喜爱的游戏,运用趣味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游戏器具使游戏过程变得更富有趣味,刺激孩子的视听觉,从而有效地调动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移情教育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移情能力,可以引导孩子看一看使其产生消极情绪对象的表情,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幼儿在了解对方感受、看到对方受到伤害的同时,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淡化和消解。

总之,培养幼儿的积极良好的情绪能让孩子乐观、开朗地面对挫折,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真诚地表达关心;在孩子困难时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在孩子快乐时分享他的喜悦;在孩子进步时让他感受到赞美,我们必能走进孩子的心!只有运用适当的方法,巧妙地加以引导,帮助孩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积极地接纳别人,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才能使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5.

[2]李乐得.决定孩子一生的教育法[M].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1:89-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源源情绪游戏
登楼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见证(2)
抢魔方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