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研究

2018-01-29王妹妹

新一代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

王妹妹

摘 要: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综合型人才。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汲取其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结合到大学生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对他们经受住各种挑战和诱惑,坚持初心,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资源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公民品格德行的发展程度和建设方向。当前,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下滑,这使得高校关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更显迫切与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本文探析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以恰当的方式、途径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方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

(一)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中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在祭拜神鬼、祖先时逐渐形成习俗的食物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是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形成了中国节日中的饮食传统。

(2)传统节日中的祭祀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密切相关。

(3)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人们都会穿上盛装共同庆祝,如春节时大人孩子都穿新衣,寓意除旧迎新,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更加美好。与便装相比,传统节日的盛装大多华贵、典雅、讲究,更关注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展示。

(二)精神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念。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依照自然节奏、自然节气进行农业生产,他们庆祝节气也是为了祈求天气的风调雨顺,这是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在社会发展层面,传统节日文化上升为爱国主义,她反映了中华儿女对共同文化的强烈认同,凝聚了民族精神;在家庭伦理层面,传统节日文化又成为维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各种节庆活动将家庭成员紧紧联系,彰显了亲情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如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姑娘们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它们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也成为激励青年一代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动力。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整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品德状况令人堪忧,各种“道德变异”现象频频发生,挑战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这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大学生对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充满困惑,他们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开始迷失,甚至出现异化。他们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几乎只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对其他事则知之甚少,如此他们看问题容易简单化片面化,而且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规划。

(二)集体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周围都以自己为核心,容易形成不善于理解,不善于良性竞争,不善于合作等品质,因此置身于一个集体时部分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不强;同时,因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暂时在某些方面如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较弱,无法较好体现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服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普遍良好,他们从小到大较少经历困难与挫折,缺乏平台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服务意识。因此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他们容易依赖家人、他人解决问题,缺乏奋斗意识,而且容易呈现功利化趋向,在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时提要求,讲条件,缺少奉献精神。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模式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注重礼仪传统、伦理教化,同时注重小家庭或者家族范围内的团聚或者更小范围的私人聚会。这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有其特色和优势,但也呈现了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局限性,即节日形式较多停留在物化层面,缺乏精神文化蕴涵。在此前提下,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引导民众过节,营造更好的节日氛围,帮助大学生实现过节方式的转换:由家族式的,变成向社会性的开放式;由关爱亲友,延伸到关爱社会;由小家的团结,发展到民族大家庭的凝聚。

(二)发挥高校的中心作用

高校,始终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象牙塔。鉴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以增加第一课堂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素材,进一步丰富、拓展大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橱窗、校报、网络及各种大学生社团,使大学生常常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和熏陶;鼓励和支持学生组织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先辈们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教师节引导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敬意,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重阳节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送去祝福等,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

(三)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工作者的关键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教育资源,我们需要一支专业的、敬业的、乐业的的队伍,这便是传统节日文化工作者们。在传统意义的研究之外,他们可以帮助商家与产品生产者提升传统节日民俗产品理念,實现节日民俗物品的设计与适度延伸创造的完美结合;他们可以研讨并践行如何创新节日的庆祝仪式,实现传统仪式与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完美结合;他们还可以比较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实现西方氛围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完美结合。由于他们的努力,在校大学生每逢节日都会若有所思,都会恍然大悟,都会三思而后行。

(四)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争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应认真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自己养成良好的品行打下理论基础;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在直接的环境熏陶中感受信念,感受责任,感受奋斗,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品行发生变化;研究、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比较中总结、创新新时期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深入学习贯彻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我国既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

[2]贾银兰.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安徽文学,2016(7).

[3]孙卿.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2).

[4]于佳鑫,申淑征,辛德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科研,2015(3).

[5]苗晨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新课程研究,2017(1).

[6]李荣启.利用法定假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多校划片”只可解燃眉之急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武汉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资源评价及运营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