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向度

2018-01-29王海传岳丽艳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发展

王海传 岳丽艳

(广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经济的增长、物质财富的丰富而实现国家的独立、社会的繁荣、公民的尊严。但改革开放能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取决于人的主体性的持续发挥。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提出:“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提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2017年,党的十九大要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和深化改革使人的发展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但在研究和实务中出现了对马克思思想的偏差和背离,导致了对相关概念的误读误解。只有对人的发展从主体、客体、方向三个向度进行解读,才能把握人的发展的内涵、内容,才能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提供主体动力、内容参照、目标指向。马克思毕生致力于“人的科学”理论的建构。其核心在于追求和实现人的发展。但马克思人的发展的研究,有其特定的理论向度:

一、人的发展的主体向度

自“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声音发出,从人出发,按照人的主体性诉求,通过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而研究人的发展,就成为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但因为观点和方法的迥异,出现了很多具体的流派。霍布斯和拉·梅特里通过机械唯物主义研究人,他们所说的人的发展,是机器的发展。启蒙学者的代表如孟德斯鸠通过法的精神、人类的理性研究人。人的发展在启蒙学派那里,表现为法的精神、人类的理性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通过理性和宗教研究人,人的发展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表现为理性和宗教的发展。如康德通过纯粹理性、实践理性等研究人,黑格尔通过客观精神研究人,费尔巴哈通过宗教研究人。费尔巴哈对人的研究,因为没有和阶级关系、没有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导致人学思想成为空洞和抽象。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提出要结合现实、结合历史活动研究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通过劳动研究人的发展,通过生产生活条件研究现实活动中的个人,而且提出劳动和劳动的个人之间相互塑造。围绕劳动的个人和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开始了生产、分工、社会交往、所有制的变化等人的历史活动的阐释。

马克思意义上人的发展是劳动的个人的发展,是具备劳动能力而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开展劳动活动的个人的发展,不能扩大它的外延解读为社会中一切个人的发展。如果人的发展像有的学者、有的传媒解读的“社会中的所有人”、“所有个体的人”的发展,则容易导致宪法学中的公民权和公民的劳动权的混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从劳动状态开展对厂主、工人研究的。《资本论》对雇佣工人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的分析而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特殊性。《资本论》设想的理想社会制度状态下“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社会化的人,也是在劳动意义上使用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两个特征、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两个特殊现象的分析,《哥达纲领批判》“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等阐述,目的是为了实现劳动者社会地占有生产资料、社会地组织生产、社会地享有劳动剩余。“劳动的个人”主体性的凸显,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研究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启蒙学派、德国古典哲学人的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标志。

二、人的发展的客体向度

人的发展是劳动的个人的发展,它明确了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回答马克思意义上人的发展指的是哪些人的发展。而劳动的个人的发展是有客体向度即有对象向度的,表征人的发展的面向、复杂、水平等。劳动的个人的发展不能被理解为个人“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不能被理解为“对于人来说,有三个可能性是主要的,那就是健康长寿、获取知识和拥有体面地生活所需的资源”[注]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67页。,也不能被理解为个人“身体的发展”[注]陈志尚主编:《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页。。如果人的发展涵盖智力、健康长寿、身体发育等细微环节和领域,则不可避免地导致作为科学之母的哲学对体育学、养生学等学科的僭越。

人的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从以下三个维度解读人的本质、人的发展。

马克思通过实践、劳动等解读人的本质。在批判费尔巴哈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人的主要缺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对象化活动、从实践的维度解读人的本质。《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书摘要 》将劳动看成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将生产看成是反映人的本质的镜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人因为劳动而成为类存在物,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把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化的存在看成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劳动、生产、实践意义上的发展表现为劳动的个人潜能的挖掘、技能的提升,其衡量标准就是劳动的个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能力的提高。马克思把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作为衡量劳动的个人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类发展史中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等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划分和衡量的。劳动、生产、实践构成了人在对象世界、意义世界的本体论、能动性、主体性意义。

马克思通过社会关系解读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是人的社会结合,这种结合既表现为空间上的群体性,也表现为时间上的代际性。群体性、代际性构成人的社会活动的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从横向看,马克思把社会关系看成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从纵向看,马克思把历史看成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社会关系为人的发展提供空间舞台、交往对象、规则约束。“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515页。因为社会关系如此重要,所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意义上人的发展表现为交往能力的发展,这种交往以生产中的经济交往为基础,表现为孤立的个人向社会的个人、封闭的个人向开放的个人、民族意义上的个人向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个人的发展(或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消除)。人类发展史中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划分和衡量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是这种意义上人的发展的标志。

马克思通过意识解读人的本质。其实,将意识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一致的观点,但这种意识被黑格尔纯粹为“客观精神”,被费尔巴哈发展为宗教。马克思对意识的研究区别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其特点表现为:首先,在人区别于动物的维度上研究意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意识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其次,在与劳动的结合中研究意识。在劳动中,意识呈现出主观能动性,即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的前进性、上升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物质活动的改造作用,等。“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再次,在人的存在层次上研究意识。人的意识使人成为自由的人、成为进行劳动创造的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利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在《论持久战》提出思想指导下的行动是人类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结合1938年5月中日两个国家的国情,结合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性质,否定了“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结论。毛泽东分析持久战的三个阶段,在“能动性在战争中”指导思想下,提出通过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正确实施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的战略方针,通过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等战略战术,化战争被动为战争主动,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意识主观能动性的范式确证。意识活动既包括对生产劳动和交往实践的意识,也包括对人的思维的意识,是人的精神自觉性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识。

生产性、交往性、意识性构成人的社会性,它们是马克思研究人的社会性的内容向度。个人是社会的原子和细胞,劳动的个人是具备个性的,人的社会性通过劳动的个人的个性表现出来。即是说,社会是劳动的个人的社会,每个劳动的个人同时具备社会性的。通过社会性研究个性,通过个性研究社会性,构成马克思人性研究的方法论维度。人的个性即单个的劳动者劳动、交往、意识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品质,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共产党宣言》基于资产阶级社会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剥削和经济统治、“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者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而主张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消灭私有制、实现劳动者个性的解放、自由,是《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逻辑基点。马克思秉持通过个性研究人的本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将自由个性看做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正是由于劳动、交往、意识,个人取得了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个人在自己的某个方面把自身物化在物品中,他对物品的占有同时就表现为他的个性的一定的发展;拥有羊群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成为牧人,拥有谷物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为农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页。个性意义上人的发展是通过劳动、交往、意识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塑造而实现的。社会越发展,劳动者的个性越丰富。人的个性的发展表现为个性丰富性、复杂性、独特性的发展。社会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独特性取决于个性丰富性、复杂性、独特性的发展。个性丰富性、复杂性、独特性的特征越明显,社会发展的活力越明显。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人类社会是以个体的成就为基础的,将“人是个体”作为最高格言。既然存在人的社会性与人的个性的分殊,则就存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张力整合的问题。当人的个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方向、目标出现不一致时,则要校正个性发展的方向性、目标性,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这种整合性是自觉的、伴随个性牺牲的。当个体牺牲是为了保全类的发展的目标性的时候,这种牺牲是崇高的。

三、人的发展的方向向度

人的发展还有一个理论基础,即人性理论。人有生物性、动物性基础,人的发展就是立基生物性、动物性而实现超越性的发展,就是克服人性中的恶性而朝向善性的发展,即柏拉图意义上教育乃心灵转向、中国儒家教育修齐治平而“止于至善”的过程。休谟提出人是最被自然虐待的,人的肢体较之其他动物最柔弱,但人拥有无数的欲望和需要,只有以仁爱、正义作为基石构成社会,才能弥补这种缺憾。亚当·斯密基于人性自私而展开分工理论和增进国民财富理论的建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基于人性恶而预设了很多理论,如囚徒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这些理论共同的价值指向是通过推动私有产权的完善化而提高经济效率。生物学为人性恶进行了理论的佐证,如理查德·道金斯提出基因是自私的,自私的基因通过代际之战、性别战争、欺软怕硬等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主要支点,在马克思看来,“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2页。。马克思通过社会性和个性的张力而研究人性。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通过市场经济、通过竞争、通过全球化极大地增进了商品世界的丰富,但因为劳动采用了雇佣劳动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导致直接生产者的工具化、物化、非人化,导致资本的所有者和直接生产者的冲突和对立,导致异化的普遍化。所以马克思基于人性理论进行新的社会制度的建构:社会化的劳动者,在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制度条件下社会地使用生产资料、社会地组织生产、社会地占有价值的增值。马克思基于人性理论对未来社会的建构,沈青松先生描述为:“从人性的思想,奋争于人性异化的歧路,到人性的觉醒与挺立,甚至将进一步形塑合乎人性的社会组织,这其中的路程虽然漫长,无非是人性真理的历练过程。”[注]沈清松:“沈序”,载宋国诚:《马克思的人文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探》,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沈序Ⅲ。所以,人的发展还有一个从劳动的个人出发、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体性、符合人性发展的方向问题。

人的发展是劳动的个人三个向度上的能力的发展,而劳动的个人的能力有趋向某个方向的向度,比如,可以是推进人类文明的向度,也可以是消解人类文明的向度。由此引发人的发展的方向向度的文化认同问题。如在中东地区的系列暴恐案件中,ISIS尽管拥有先进的作战技术,尽管控制最先进的社交媒介,尽管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尽管秉持鲜明的个性,但因为是反人类、反文明、反进步的,所以他们掌握的能力和手段越发达、越先进,越会成为人类的灾难。当前西方世界遭遇的难民问题,各个接纳国家担忧的依然是文明冲突的问题,也就是难民有没有可能接受当地的文化、价值观、法律和制度等。

与此关联的一个深层问题,即全球化背景下衡量人的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存在一个衡量人的发展的统一标准或普世文明吗?亨廷顿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引述了奈保尔对“普世文明”的解读,奈保尔的普世文明意味着人类文化正在趋同,亨廷顿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从四个方面对普世文明进行了驳斥,在驳斥的基础上,亨廷顿提出,“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注][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在亨廷顿看来,普世文明、普世主义不可避免地导致世界秩序重建过程中文明的冲突。1997年,亨廷顿的以上预言被4年后的“9·11”恐怖袭击所印证。2001年以来,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暴恐活动,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造成极大伤害。局部的冲突和动荡,加剧了这种伤害。同时,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过快、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同时,全球化、信息化又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政治比较、文明交流互鉴的便捷,世界各国劳动者相互联系,人类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人类生存环境的对立与统一,孕育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立足全球化,正确对待文化、文明的宽容与秉持、多元与主导。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与践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追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安排包括:

(一)激活劳动者创造性从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体现了凝聚全体劳动者智慧和力量、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的习近平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国有企业分类为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党的十九大要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基于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要求培养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党的十九大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8年习近平新年贺词中对城乡劳动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寄语和期盼,就是劳动者主体观的具体体现。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劳动者平等发展

我国特殊的国情造就了城乡二元结构,造就了城乡劳动者的差异和隔阂。它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发展、平等性发展的严重障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求“人口市民化,素质市民化,同城同待遇”[注]参见:《习近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学习中国》2016年02月28日。。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要素驱动、资源驱动而言,要求劳动者秉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释放发展新动能。协调发展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对于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美丽中国而言,立足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追求人对资源、环境、生态的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开放发展立基全球化、立基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立基筑梦中国需要的空间延展。开放发展要求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共享、价值增值共享。共享发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向,是保证劳动者尊严、体面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要求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纠偏唯经济GDP论,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共建共享使劳动者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够凝聚发展动力,坚定朝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目标奋进的意志。

(三)创设无愧于和适合于劳动者的人类本性的制度环境

人的发展是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下实现的。这种环境既包括国内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就国内环境看,人的发展既立足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丰富和完善的认识,又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习近平结合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不断丰富和完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历史上对未来理想社会“理想国”“大同书”“正义论”等的追求,被新时代中国特色变为逐梦路上的“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共建共享”。党的十九大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新任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既讲两点论、注重总体规划,又讲重点论、注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问题的症结,习近平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习近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既明确了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明确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任务。就国际环境看,人的发展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贸易、投资、人员流动、技术交流的便利。世界各国人民都享受到了全球化的利好,利用全球化进行资源、劳动、技术、价值链的调整和再调整。但全球化也会给一些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应对。“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注]《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01月20日。是中国人民应对全球化的基本理念。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实现共赢共享,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担当。

五、结语

马克思视域下,资本的本性导致违背彰显人的主体性意义上“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例”,导致直接生产者对对象世界的反抗;劳动的雇佣性质导致违背“博爱”意义上“人的生产表现为公众的不幸”,导致直接生产者对社会关系的反抗。当劳动的个人的发展仅仅被作为马克思批判过的“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的价值增值和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工具时,这种发展不可能持久地维持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所以马克思呼吁直接劳动者的解放,呼吁直接劳动者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基于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研究理性意义上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不应该仅仅为经济界提供人才、提供经济工具,而应该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目标,才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目标。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发展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