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解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

2018-01-29夏从亚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视野话语马克思主义

夏从亚 史 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话语体系是一个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反映,表述着这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表达形式,他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引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表现,在根本上要求我们在分析中国国情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要有新的解读。站在解释学立场思考这一问题,能够将时代潮流与中国特色融为一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构建起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一、“对话”是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向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发展的必要形式。就文本而言,民族化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践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经典文本将自己展现给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主动的解读促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开放性,获得理论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实现理论自身力量的对象化。这样一种发展也必然会通过文本的形式展现给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实现这种传承,我们就必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不断民族化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要依靠“对话”来实现。概言之,“对话”就是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问题则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所以说,我们提倡的“对话”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论,而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理论思考。

(一)“理解距离”是“对话”的现实基础

我们为何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对话”为何会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何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共产党人为何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根据现代解释学理论,原因就在于“理解距离”的存在,这种“理解距离”源于读者与作者的不同境遇,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面对的不同的国情和时代背景。这种“理解距离”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实践的障碍,相反,却构成了在继承和坚持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是依靠经典文本的形式展现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还要依靠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去实现,“理解距离”的存在为这种创新活动提供了空间,最终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正确认识国情,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境,从而透过经典文本把握住了蕴藏其中的基本规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就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藏的基本规律,更多依靠的不是文本,不是前面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积累,而是对于“理解距离”存在的正确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理解距离”存在的。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当时中国国情和社会历史发展缺少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等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清晰,内部也未达成一致。民主革命时期,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路线,脱离中国国情特点,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套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将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使党遭受了重大损失,使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实践中看到了“理解距离”的存在,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依照中国实际,而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本本”和俄国经验,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具体化,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树立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从中国具体的、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在同“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提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他将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而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对共产国际在中国硬推俄国经验、王明等人照搬俄国道路的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理解距离”的存在使中国革命相较于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革命都具有独特性,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正是这种对待“理解距离”的历史自觉,使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科学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在系统进行理论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中国特点、符合中国需要的理论;另一方面在与各种脱离中国国情的思想与做法的坚决斗争中,逐渐找到了一条能够在中国取得最终胜利的革命道路。在带领建设新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也一度失去了对“理解距离”的自觉把握,背离时代潮流,错误估计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同时在经济建设方面脱离现实国情,违背了经济建设规律,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度中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综合历史经验来看,面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出的问题时,必须坚持对“理解距离”的自觉,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实现时代潮流与中国国情的融合,我们现在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也必须意识到并把握好“理解距离”。

(二)“应用问题”是“对话”的前提

与“理解距离”同时存在的是作者与读者所处的不同情境,这就存在一个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问题。在沟通过程中,读者是带着自己所处的特殊境遇、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对作者文本进行理解和解读的,这实际上已经是在应用作者的文本,从一开始这种应用就规定了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这种理解和解读活动并不局限于作者的文本内部,而是将自身所处的特殊境遇带入整个过程,实现在改变现存世界的过程中对作者文本的应用,这就使对文本的应用建立在了实践的基础上,因而也赋予了“理解距离”以历史属性,“理解距离”不仅来自语言的不同、时间点的不同、心理状态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来源于不同历史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的差异。“应用问题”就是在“理解距离”的基础上根据当下的情境和面对的问题,克服差异探求前人总结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当前社会实践的把握,进一步深化对前人文本的理解,又通过这种深化了的认识提高自身行动的历史自觉,使实践更加符合规律。这样,解释活动就真正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环境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任何一个阶段的历史环境都十分不同,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要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人在承认“理解距离”的前提下,根据国情和现实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克服从本本出发、企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中寻找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错误倾向,将“实践”而不是“文本”作为实现结合的逻辑起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由于恩格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崇高威信,一些俄国革命者一再请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前途发表看法,但是恩格斯并不急于发表评论,他认为“因为我十分清楚,我对俄国经济状态的细节了解得很不够”[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0页。,这表明恩格斯当时已经看到他自身与其他民族国家马克思主义者存在的“理解距离”,在没有认真调查研究并充分掌握情况时,推迟了对其他民族国家问题阐发自己的意见。马克思、恩格斯也对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要求,认为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摸准社会历史发展的脉搏。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状况相结合的逻辑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在特殊时代条件和具体实践环境中的灵活运用。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认识、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理解和把握时代和实践条件的新发展、新变化,能够清醒地看到横亘在自身与经典作家之间的“理解距离”,并将“理解距离”作为“应用问题”的基础,在发现问题、解读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问题”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回答“应用问题”,实现了自身的民族化和时代化。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那种否定新的历史条件的观点,就是割裂历史、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就是违反辩证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社会历史表现为一个时刻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使“理解距离”具有了弹性和张力,对“理解距离”的把握也绝不是一劳永逸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会不断被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制,要克服这种制约、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将“应用问题”作为通联马克思本初语境的桥梁,实现“理解距离”的贯通,深入揭示在新的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走向,密切关注当前发展、改革的主旋律,正确把握党自身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回应新的时代挑战和考验。

(三)“对话”实现“视野融合”

从根本上看,解释学是一种围绕“理解”活动展开的学说,无论是“理解距离”还是“应用问题”都事关“理解”,事关跨越时代、处于不同情境中的不同主体之间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要达成“理解”或者说避免出现误解,就要借助于双向互动的“对话”活动。“对话”就是问题的提出与回答,读者正是通过“对话”实现了“理解距离”的穿越,在与作者进行思想互动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文本的当代意义,构成了一个“视野融合”的发展过程。“视野融合”其自身结构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首先表现为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主体的反复移位,也就是提问方与回答方并不固定,对每一方而言都是提问与回答交替,在这一过程中双方视野都不断拓展,新的思想不断产生。其次,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对双方原有意见、看法的否定。如果双方都坚持原有的意见、看法,那么“理解”就不会发生,“视野融合”也无法完成,新的思想就不会产生。“理解”本身蕴含着否定性,虽然证实原本存在的看法、意见的正确性很重要,但是这种正确性一旦被证实,对这些意见、看法的占有就让位于寻求新的正确看法、意见,对已有看法、意见的否定比一味拥有这些看法、意见更为重要。“理解”活动并不止于得到一种正确但又封闭的知识,而是通过对已有看法、意见的否定实现其开放性。

要达到“视野融合”就要实现其本身具有的开放性,这就必须要依靠由相互缘起的问答构成的“对话”活动。事实上,一旦读者开始阅读文本,文本就开始对读者提出问题。因为文本总是作为对某一问题的回答而存在的,而这种回答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读者在阅读时发现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文本对我们的提问。如果看不到文本的问题性,那么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就是封闭的,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读者在回答文本提出的问题时,也必须向文本提出新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读者与文本具有不同的视野,如果视野相同,就没有“理解距离”和“应用问题”,也就不存在“理解”的问题。进行着由提问与回答构成的对话活动的文本与读者,带着各自特殊的视野相遇,两种视野相互扩充对方组成一个新的视野,达到了“视野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寻找两种视野重叠的交集部分。而是一方面读者在将自己的视野移入文本作者视野的过程中,通过发现新问题拓展自己原有的视野,另一方面文本作者的视野也在将自身置入读者视野的过程中,通过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当代化发展,这一融合视野相较于原有的任何一方都更为广阔,实现了对原有任何一方视野的超越,达到了更高层次的普遍性。当然,这种问答对话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否则就变成了纯粹精神的思辨,无法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视野融合”,还要求读者根据实践需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必然是基于对自己所处境遇的正确认识,如若不然,读者或是限于自身视野不顾文本,或是完全进入文本视野失去自身,这都将导致无法实现“视野融合”。只有读者脚踏实地站在实践的基石上,在把握自身视野的基础上提出真正的问题,才能够在问答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对话,实现文本的开放性,最终达到视野融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直接提到中国的内容并不多,中国共产党人要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让马克思主义发挥指导作用,就只有靠主动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问。在追问的过程中,不是把代表经典作家思想的文本当作客体,而是当作与自身平等的主体,当成在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答案时平等对话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鲜活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使经典文本不断生发出新的生长点,不断获得新的时代价值。如果对经典作家的文本采取崇拜的态度,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照搬照抄,本应平等的问答对话就变成了经典文本居高临下的独白,没有追问就没有回答,就没有视野的扩展与融合,马克思主义文本就无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问答对话逻辑,通过不断追问,逐步深化了对经典文本的理解,进入经典文本语言王国内部,对文本做到了真正、彻底的理解,根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到了新的更高水平。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通过阅读文本提出新的问题,拓展了自己的视野,经典文本通过自身蕴含的规律性、科学性回答中国问题拓宽了经典作家的视野,这一融合而成的新视野超出了双方各自原有的视野,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中国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解、新的意义、新的真理。

(四)实现经典文本普遍意义的具体化是“对话”的最高境界

语言作为读者与经典文本进行对话的唯一媒介,渗透了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从事社会实践积累的全部经验。解释活动一定是在一个历史的截断面中进行的,这种活动是在之前各种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历史形成的传统思想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历史需要通过语言才能将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情况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想文化具体化,当前历史截面中的读者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认识、理解包括社会实践和传统思想文化在内的整个历史。同时,文本一经形成就固定下来,尽管文本中包含着许多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并不会使文本发生改变,这种可能性不具备通过文本进行自我阐发的能力,文本及其中包含的可能性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呈现给读者,才能与读者所处历史截面的历史传统、时代特征和当代经验相结合,将文本具有的普遍意义和包含的可能性具体化,进而超越由文本固定性而形成的历史局限,与当代历史相结合,实现自身的历史价值。文本具有的普遍意义和所包含的可能性的具体化,不是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而是以在具体历史环境和背景中进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当前社会历史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需要规定了这种具体化的发展路向。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这也是用西方语言文字写就的马克思主义却在使用东方语言的中国发挥了更为巨大的影响的原因所在。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社会实际和所接受下来的历史传统相结合,使用汉语将马克思主义文本普遍意义具体化,让马克思主义讲汉语,进而实现对中国实践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使用德语、法语、英语、俄语等语言来进行写作的,这些语言由于语源相同,都来自古拉丁语,所以彼此之间可以通过直接对译来转译术语,但是要将这些文本、语言译成汉语,就要通过根本性的语言革命,构建一套新的语言体系才能实现。在翻译马克思主义文本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先翻译出与马克思主义文本对等的汉语词汇,再用这个词汇分析中国实际问题,而是将翻译作为一种包括理解和应用在内的解释活动,运用既包含中华文化传统又包含当代新鲜经验的语言词汇元素,进行配合、构造,产生马克思主义的汉语翻译术语,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风格、气派的中国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本内涵及其内在可能性的具体化,其中中国化的概念、范畴等内在包含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中国实际、中国问题、中国需要的理解、认识,所以这一话语体系是使用彻底的中国语言、中国话语形式进行表述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载体。

现代解释学是研究实现文本普遍意义具体化的一门学科,在解释学视域中,文本普遍意义具体化这一过程就是作者利用语言工具将思想置于文本中,使思想获得能够传递、延续的载体,读者通过不断追问,以文本为中介与作者进行“对话”,进而把握住文本语言表述背后蕴含的普遍意义,再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将普遍意义融入本民族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话语体系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种实现文本普遍意义具体化的语言体系转换中,不丢老祖宗,又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实现了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变成了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的理论工具,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了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原则

话语体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反映经济基础的构成及变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经济、社会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在不断扩大,要实现新的视野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具体化,就要构建起与新实践、新发展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观点、解决中国问题、发展中国理论。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时代课题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因此,只有把握住、解决好中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话语体系才能够构建在坚实基础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时代的问题意识。无论是关于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还是关于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无论是关于开展高强度的反腐斗争问题,还是关于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扣住时代脉搏,在缜密思考、勇敢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了认真解答,形成了对一系列问题的理论阐释,构建起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要继续加强这一话语体系建设,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时代课题,全面反映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和国家硬实力、软实力。

(二)扎根中国实践,发出中国声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生动的实践,这一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实践是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厚滋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中国经济在世界整体经济环境并不繁荣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中国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讨论的热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国家资本主义”等概念来描述、概括中国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们对自身发展模式解读的声音,使我们陷入了被解释的状态,失去了自我表达的能力和权力。这也反映出我们的话语体系建设相较于丰富的实践还比较滞后,形成与丰富实践相称的话语体系,是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中国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建设强大话语体系最深厚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在提炼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构建自我话语体系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理论并不能够完全解释中国的发展,用西方理论裁剪、评判中国实践是不顾实践主体主导地位的“奴隶文化”心态。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同样,中国的实践、中国的成就也要靠中国的话语体系来言说和表达。二是要在答疑解惑中讲好中国故事,既要回答好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正处于何种发展方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又要重点回应西方反动势力出于分裂、颠覆国家政权等目的而制造的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借助统一的话语体系工具,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立足群众角度,用好表达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讲话、办事情。因此,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就必须立足群众角度、站牢群众立场,坚定不移为群众说话。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更加深刻地感知民情民意,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说一些虚话、空话、套话,就无法聚焦群众心声,说不到群众心坎里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除了要提高语言内涵的思想性、情感性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形式,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言说方式进行表达,使语言既传递思想,又凝聚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怎么会有感召力?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注]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2010年第10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表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道出了构建语言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构建中国语言系统时,要认真学习、总结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言说文雅质朴、形象概括、说理动情,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批示中指出的那样,用读者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融会贯通中西,夯实理论基础

话语体系的基础在于内含其中的思想性。因此,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进程中,既要吸收作为立党立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要将作为民族精神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话语体系融会贯通中西,通过夯实理论基础提高话语体系的思想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贯穿话语体系建设始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讲清楚何为社会主义、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关系如何,讲清楚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不可被超越。[注][法]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林骧华等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必须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小康”出自《诗经》,“与时俱进”与“和谐”思想等也都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深刻思想内涵的话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也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对中华典籍、典故恰到好处的运用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特点。推进话语体系建设,要着眼现实需要,进一步梳理、萃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主流价值相一致的科学内涵,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转化为我们的话语优势。[注]雒树刚:《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8日A3版。

(五)改善党的作风,塑造优良文风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仅包含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而且包含了我们自身对待话语体系建设的态度问题。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与我们的文风、党风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态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90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必须与塑造优良文风、改善党的作风结合起来,只有不断塑造优良文风,不断改善党的作风,中国话语体系才能够贴近群众,贴近讲话对象,才能满足听众需要,实现有效沟通。因此,树立优良文风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树立优良文风就要注意克服“假长空”,倡导“短实新”。“短”就是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注]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2010年第10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一定要革除文章长、字数多才算重视的官僚主义作风,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字数多的长文无论在传播面还是影响力上,都不如那些简短精练却观点鲜明的文章。在这种大背景、大环境下,“短”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出来。“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注]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2010年第10期。讲虚假的话,就算语言再华丽,也只能降低党的威信,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讲实话、真心话,才能将群众吸引在周围,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力量。“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这里所说的新意,既包括在探索规律、认识真理上有新发现,讲前人没有讲过的话,又包括把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上讲出包含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话;既包括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又包括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是要在解释中国问题、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讲出新话、有所作为。

(六)建设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必须通过话语传播才能发挥其影响力。构建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首先要筑牢传统媒体阵地,尤其是中央媒体要真正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在重大问题上发出声音、发响声音,而且要主动设置议题,把握好舆论导向。其次,要适应新媒体环境,注重“互联网+”对构建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推动作用。要正视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放弃传统媒体而通过移动智能设备从网上获取信息的现实,加大投入,主动适应转变,掌握网络舆论工作主动权,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视野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居· 视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视野
真相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