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2018-01-29戴蒋亚
戴蒋亚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往往年龄较大,临床症状比较严重,机体情况比较复杂,而且重症监护室患者极易受到感染,感染极易造成重症患者死亡。肺部感染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人中是比较的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极易造成病情快速恶化,有的还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本文选取25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均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4月25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48-100岁,平均年龄为(65.36±6.52);其中脑梗塞19例,脑出血5例,脑外伤1例。
1.2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8年《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指南》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在入院48h后出现肺部感染、经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出淡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是间质性变化;合并或未合并胸腔积液,且合并以下一条以上者:①新近发生咳嗽、咳痰、胸闷等或在原有呼吸道症状基础上有更为严重的趋势,且出现咳脓性痰;②合并出现胸痛、发热、肺实变体征或出现干、湿性啰音;③血常规WBC>10×109/L或<4×109/L,合并或未合并发生核左移;④经痰液连续两次培养,将其病原菌生长情况作为细菌学诊断参考[1]。
1.3 护理方法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对病房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护理干预:对于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患者,应将其放置到重症监护室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应严格限制探视。监护室应按时消毒,按时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空气,保持室内合适温湿度,按照无菌化规定完成各项护理操作。②心理护理:神经内容重症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应激损伤,由于疾病关系,患者往往会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形成,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予以合理心理疏导,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得患者能够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进行积极配合,可通过讲解介绍救治成功的病例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③呼吸道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往往会出现吞咽、咳嗽、排痰能力减弱的情况,极易使得呼吸道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因此应及时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如有必要可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得呼吸道保持良好通畅性;按照病情所需,可实施雾化吸入疗法,尽量降低吸痰频率,在吸痰过程中应注意实施无菌操作,且动作轻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将其卧位保持在侧卧位或仰卧位,且将其头部偏往一侧,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排出。④抗生素使用:应按照痰液细菌培养结果予以合理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⑤加强基础护理:每2h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帮助患者拍背,时间为3-5min/次,应由外往内,由上而下,而且此过程中应保持力度适中,使得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能够顺利排出.若患者痰液较为黏稠,如必要可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帮助患者稀释痰液,有效排痰。患者每次进食后均应及时漱口,注意观察其口腔是否存在感染征象,并及时协助患者对口腔进行清洁。
1.4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及肺部哆音完全消除,胸片显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肺部哆音得到一定改善,胸片表明病变得到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2]。
2 结 果
经治疗,25例患者中显效15例(60.00%),有效9例(36.00%),无效1例(4.00%),总有效率96.00%。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8.65±3.26)d。
3 讨 论
当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时,需根据常见致病原因,实施合理护理干预,通过气管切开,合理吸痰,雾化吸入治疗,定时翻身、拍背,抗生素使用等方法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及治疗,有效控制肺部感染[3]。
经研究可知,25例患者中显效15例(60.00%),有效9例(36.00%),无效1例(4.00%),总有效率96.00%。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8.65±3.26)d。
总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采用合理护理干预,可促进肺部感染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