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岩画概述
2018-01-29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岩画的发现被学者们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界发现的四大系列原始器物之一。其他三大系列分别是:刻字甲骨、商周青铜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1]人类将岩石的表面作为第一块“画布”留下最早的造型艺术印记。在原始造型艺术中99%属于岩画,其艺术形式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多用凿、刻、磨、绘等手段创作。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足以影响人类命运的变迁,包括地理、气候、生态、战乱、人种等原因,这些能够保存至今的岩画遗产对于研究原始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制度、艺术、宗教、家庭、婚姻及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岩画已成为“永不复返的阶段”产物,但任何一件“过去”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之中总在不断沉淀着文化。通过岩画遗留下的图像文化,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回顾、了解人类的过去。
我国是世界上对岩画录著最早的国家。[2]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岩画的记载达20余处,所涉及的地域遍及半个中国。这些记载比阿尔塔米拉等洞穴内发现的壁画至少早千年以上,但我国对岩画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与研究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中国绝大部分岩画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极其缺乏,岩画就成为研究民族历史、民族迁徙、民族习俗的极为宝贵的资料。
目前,中国岩画点发现已近千处,画面近百万幅。岩画所在地点,沿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边缘地带,依山傍水,大体构成一个岩画环。有些地区岩画向境外延伸,与外国岩画带相连接,更可见人类文化的整体关联。[3]
一、草原岩画的区域类型
根据岩画分布的地理位置,以及岩画的技法、风格、内容题材,学界一般将中国岩画分为三大体系,即北方岩画、西南岩画和东南岩画。[4]北方草原岩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份,由于这个地区东西绵长,地形复杂,有草原、沙漠、高原、高山,反映在岩画上也有一定差异。具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新疆阿尔泰山岩画、西藏任姆栋岩画等等。北方系统的岩画以动物为主,主要体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制作技法以磨刻和凿刻为主,部分为刻划,少量岩画以涂料绘制。
在中国岩画分布图上,内蒙古的阴山山脉属岩画密集地带。其创作年代上限距今约一万年,下限可至近代。阴山山脉由互不相连的东部的大青山、中段的乌拉山、西部的狼山组成,是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阴山岩画中表现动物题材的画面占全部岩画的90%以上,因为对猎牧人来说了解动物的习性,掌握动物的活动规律是关乎性命及生存的大事。[5]
内蒙古东部岩画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境内。内蒙古西部的岩画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右旗、乌海市和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岩画集中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其中,曼德拉岩画群的数量最多,敲凿而成的画面庞大、精美,岩画内容有动物、狩猎、放牧、骑者、车辆、篷、村落、手足印、人面像等。[6]
贺兰山是宁夏西北部的天然屏障,从南至北,在宁夏和内蒙古之间蜿蜒300公里。它的西坡平缓,与内蒙古的阿拉善高原相接;东坡陡峭,俯临银川平原。贺兰山东麓岩画点自北向南有麦如井、韭菜沟、白芨沟、白头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四眼井、大麦地等。岩画内容主要是动物,如羊、鹿、骆驼、马、牛、虎、鹰、蛇等,也有狩猎、骑者、人面像、手印、圆等岩画内容。人面像岩画的大量分布是贺兰山岩画的突出特色,几乎占全部岩刻图形的三分之二。在艺术手法上,贺兰山的人面像岩刻,往往采取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构思妙趣横生。[7]
甘肃岩画基本分布在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狭长地带。从靖远县的吴家川岩画开始,向西北方向有永昌县的北山岩画、嘉峪关的黑山岩画、玉门市的鹿子沟和石墩子梁岩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岩画等,表现较多的是动物,如羊,鹿、骆驼、牛、老虎等。此外,也有放牧、狩猎、车辆等内容。制法多为凿刻,部分为刻划。[8]其中,黑山岩画的狩猎野牛、狩猎骆驼、连臂舞蹈等内容的岩画非常有特色,且画面精美。
青海岩画主要分布在青海中部和北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野牛沟、卢山、舍布齐、巴厘、哈龙、怀头他拉、中布滩、和里本、切吉、海西沟等岩画点。岩画的内容仍以动物为主,动物中又以牦牛出现的次数最多,几乎在各个岩画点都有牦牛岩画。鹿、骆驼、鹰也多次出现,此外还有马、羊等动物。[9]狩猎、放牧岩画为主要的表现题材,狩猎对象多为牦牛。
新疆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有阿克塔斯洞窟彩绘岩画、哈巴河岩画、吉木乃岩画、唐巴勒塔斯洞窟彩绘岩画等岩画点。[10]这一区域的彩绘岩画居多,内容有动物、手印、女性生殖器、人面像、舞者、狩猎等。阿尔泰山岩画的分布,从地貌上看,主要见于高山牧场,中低山区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场牧道上,部分河谷地带亦有所见。因为这些地方是牧民们一年中居住时间较长的地点,以及四季转移草场时的必经之路。[11]
西藏自治区占据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方,由于它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所以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阿里地区的日土县,那曲地区的纳木错湖和当惹雍措湖沿岸,是岩画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岩画内容有狩猎、塔、骑者、动物、符号、图形等。符号岩画中较为有特色的是体现当地宗教特点的臃仲符号。
由于北方草原岩画分布地区东西绵长,地形复杂,有草原、沙漠、高原、高山,反映在岩画上也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内蒙古大部和宁夏岩画较近似。青海、甘肃、西藏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岩画较相近。新疆岩画中北疆岩画接近内蒙古大部和宁夏岩画,南疆岩画则与青海、甘肃、西藏岩画相近。总的看来,北方草原区岩画共性是主要的,不同之点是次要的。[12]
二、岩画与环境选择
在岩画创作中,环境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在同大自然长期斗争中,逐渐注意到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去选择依山傍水的环境居住,这种选择已渗入了人类早期的审美态度。[13]创作岩画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坚硬的石质、平滑的石面;其次,岩画通常分布在避风向阳的地方,由山的南面山腹,一直延伸到山顶,或在山沟北岸,画面迎南或迎东,画面向北的岩画极少;最后,岩画往往分布于山水奇秀之处。[14]
人面像多刻于深山幽谷的僻静之处,前面往往有一片开阔地,便于人们举行宗教仪式。动物图或狩猎图,多刻在山峰或接近山峰的地方。因为兽类或牲畜经常在这些地方出没。象征生殖崇拜的人足和兽蹄印迹,多刻在前面有平坡的巨石上。求生育者近前可观瞻抚摸,退后可顶礼膜拜。[15]
先民在开始确定岩画的环境时,可能是偶然的,随机性的。在长期制作实践中,环境的选择成为岩画制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在高大峻峭的崖石上作画,特别是凿刻出如此规模庞大的岩画群,应是专门人员所为,说明绘制岩画的先民之中,已有相对明确的分工。
岩画的制作者用锐利的石器(晚期是用铁器)以凿刻或磨刻的方法在山崖或石块上“描绘”出图画。最早的制作方法是磨刻,大约与此同时或稍后,开始使用敲凿法。敲凿法作画,延续时间最长。一般早期岩画,敲凿的点小、均、精、密,点上落点,不显敲痕;而晚期岩画的凿刻点大、稀、不均,制作草率,给人以粗糙之感。[16]
原始时代的艺术,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虽然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幼稚和粗糙的痕迹,但却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朴素的和富于幻想的独特性。
三、草原岩画的主要内容
草原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涉及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岩画中有反映猎牧人社会生活的狩猎岩画、畜牧岩画、弓箭岩画、格斗岩画、骑士岩画、骆驼岩画、骏马岩画、猎狗岩画;有反映猎牧人科学与文化的车辆岩画、穹庐岩画、天体岩画、数量符号岩画、图画记事岩画、民族文字、鹿棋岩画、著尾人形岩画、舞蹈岩画;也有反映猎牧人意识形态的蛇形岩画、生殖岩画、幻想动物岩画、自然景物岩画、手印蹄踪岩画、人牲岩画、人(兽)面形岩画、太阳神岩画等。
岩画中的形象大都写实具体、容易识辨,但因时代的久远及表现方式的特殊,一部分岩画的制作目的与社会功能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十分清楚。其实,岩画的社会功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很难把各种功能割裂开来。[17]通过岩画的造型,可以发现岩画作者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造型规律,如把握基本型态,强调对象的主要特征,突出主体的构图,程式化的构成以及现实与想象的结合等。[18]
古代先民用图画和符号记录当时的重大事件和有关活动,他们高度发展了原始草原文化。如天体岩画显示了他们非常重视天文学,用竖划组成的原始数码,和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数码很相似,说明当时已产生数学萌芽。岩画中的原始文字符号,以及西夏文、回鹘文、藏文、蒙古文等铭记,也提供了有关文化生活的重要信息。[19]
记事传知是岩画的主要制作目的和功能之一,在文字出现之前起到记录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动物岩画、狩猎岩画、放牧岩画、战争岩画、祭祀岩画、符号岩画都有记事功能。
随着先民智能的发展和制造工具技术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岩壁的征服能力不断加强。岩画单纯的记录功能,越来越不能满足先民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因此,先民们不断地在岩画图形中融入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感,逐渐使岩画的内涵更加丰富多样。
四、草原岩画与信仰
岩画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艺术。岩画起初并非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它只是原始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更确切地说它是巫术仪式的组成部分。关于艺术的发生,现代的文艺理论有种种说法:劳动说、宗教说、游戏说、模仿说等等。从岩画的发生看,艺术并没有从生存的整体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原始艺术是建立在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及对世界感知反映的基础上的,与劳动(如狩猎)、与原始宗教(如巫术)、与游戏(如歌舞)、与象征的野性思维(如图腾、禁忌)都是密切相关的。[20]
原始宗教是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等形式为内容的宗教。原始人类囿于自己的世界观,以不同于文明人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他们对于动物的生死、植物的荣枯以及自然现象的变化,都想象其背后有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或以为有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指使。比如太阳崇拜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太阳给人以温暖和光明,给动植物以生存条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在生存中对太阳的依赖对其产生一种亲近感。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无知,又会产生神秘和敬仰之情。阴山岩画格尔敖包沟有一幅巫者膜拜太阳神的岩画:一个人双手合并举过头顶,若向高悬空中的太阳顶礼膜拜。自从巫术和宗教出现以后,相关的情感和观念也广泛地渗入到人类各种活动之中,某些岩画正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巫术或宗教活动的遗迹。
根据题材的功能性,岩画往往分布于不同的地点。如人面形的天神像几乎都分布在深邃的山谷崖上,因为那里山高谷深,每当夏季山洪暴发,洪水浩瀚,水声震天,古人可能认为该处即是神仙居住之地。有舞蹈场面的岩画,往往凿刻在沟畔立崖上,大概当时的娱神舞蹈活动常在那里举行。山巅处则是各类野牲岩画分布的地方,因为各种野牲经常在那些地方奔驰出没。
神灵观念是自然和社会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对神灵的表现首先是为了满足宗教心理上的需要,伴随着强烈的感情、神秘的想象,这类岩画同它依据的生活原型逐渐拉开距离。作者按照自己的宗教观念和审美理想,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特别是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抽取其中最“灵异”的部分,重新组合成某种神秘甚至不可索解的形象。[21]
五、草原古代岩画的演化
岩画以其特殊的方式和语言记载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多种信息,也留给美术史研究一些艰难的课题。由于没有其他文化遗物和相应的地层关系可作为断代依据,所以对露天岩画内容的解读和断代是很困难的。
我国岩画断代主要根据岩画的风蚀程度、制作方法、风格、题材以及动物考古、画面的叠压现象、岩画上的题字、古文献记载、比较与对照法等,也会借助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有关材料等作为断定依据。根据上述方法,盖山林先生将我国北方岩画大体分为早中晚三段。[22]
(一)早期岩画
在距今约一万年至四千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我国北部正处在漫长的狩猎时代。在阴山及乌兰察布岩画中发现了鸵鸟和大角鹿形象,此类生物喜温润。大窑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内蒙古阴山地带有远古人类活动,曾属湿润气候区,遂将内蒙古部分岩画的创作时代上限推至新石器时代初期或旧石器时代末期。
大约六千至四千年前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狩猎业的全盛时代。在狩猎岩画中可见岩羊、北山羊、驯鹿、马鹿、瘤牛等动物。大约四千年至三千年前属牧业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动物逐渐被豢养驯化,狩猎业更加发达。在阴山、贺兰山、黑山、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察布草原、新疆阿尔泰地区等地的岩画中,有许多描绘猎人接近、抚摸、嬉戏动物的场面。与此同时马、牛、羊、驴、驼先后被驯化为家畜,猎犬成为猎人的伙伴,弓箭的使用普遍化。
(二)中期岩画
这一时期距今约四千年至一千五百年。人类发明并开始使用第一种金属——青铜器,它的出现促进了草原原始部落的经济发展。各地的原始部落,依照自然条件的不同,分头向几条不同的经济轨道前进。在甘肃、青海等高原地区,由锄耕农业发展为大规模的畜牧业;在北方沙漠边缘等草原地区,产生了游牧经济。
牧民为了掌握牧草的荣枯规律、牧畜的繁衍,随之出现了日月星云等天体岩画和与原始崇拜有关的手印、足迹、蹄印岩画。这一时期,动物形象的造型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具象、写实走向程式化。
在阴山、贺兰山、黑山、克什克腾旗白岔河流域、乌兰察布草原、青海省刚察县和都兰县等地岩画中,经常有放牧马、牛、羊、驼和倒场的场面,有方形或圆形的畜圈以及零散的马、牛、羊、驼、鹿等家畜,猎犬和家犬在帐篷外或畜群中也随处可见。此外,驯骑的场面、牵马者、双马单辕车、在畜圈外或畜群旁的舞者和面对牲畜作法的巫师,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岩画中见到。
(三)晚期岩画
这一时期距今约一千五百年至四百年,我国北方岩画分布区继续保持着游牧经济。这一时期,画面上出现了民族文字。由于这时已进入有文字的文明社会,作为曾经起到过文字作用的岩画,趋于衰落,加之其他形式的美术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的发展,岩画艺术已成尾声。
虽然世界各地的岩画产生的时代、民族、文化、环境的背景不同,有许多相异的因素,但在表现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上,有惊人的相似性,诸如动物母题、狩猎母题、牧畜母题、神灵母题、符号母题,是各地岩画大体都有的内容;在表现方法上也是涂绘与磨刻两种基本方法。岩画是人类文化发生的同一性的有力证据,同时也是人类可以跨文化相沟通的全人类性语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