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厉浅揭话人才
——从“二人台艺术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谈起
2018-01-29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010010)
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申报、实施的“二人台艺术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人才培养项目”),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立项资助的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这也是二人台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首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可以说立项成功本身就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做这件事的意义与价值。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是更多的收获及感悟,[1]故从“深厉浅揭”切入,述说如下观点。
时下,深厉浅揭一词所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甚至有些陌生,故略加溯源,可知这一成语是由“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衍化而来,其大意是若涉足浅水,只需撩衣即可;但若要渡过较深之水,则不能沿用“撩衣涉水”之法,“另辟蹊径”,便成了必然的选择。表达虽然简练,但其中的寓意深刻: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应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味恪守所谓“古法”。
深厉浅揭可以视为一种思维方法,对包括二人台在内的小戏人才的培养不乏启迪价值与意义。
我们认为,小戏人才,特别是小戏表演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小戏研究专家张紫晨认为:整个中国戏曲剧种与剧目的80%为民间戏曲,其中尤以民间小戏的剧种更为多样,而且遍及各地。不仅南方有,北方也有;不仅内地有,边疆也有;不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其中著名的已为人们所熟知,如湖南花鼓戏、安徽黄梅戏、江西采茶戏、淮北泗州戏、山东五音戏、福建高甲戏、广西彩调、云南花灯、东北二人转、内蒙(古)二人台,以及江苏锡剧、浙江睦剧等。[2]这些剧种在各自不同的民族的、地域的和历史的条件下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一个国家的民间戏曲有如此众多的剧种,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除了说明我国文化传统之古老和深厚之外,也说明我国民间小戏的发达。
要将如此丰厚的文化传统继承、发扬光大,人才培养可谓不可或缺,这是无需证明的。戏剧的人才培养,特别是优秀演员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优秀的演员,就没有优秀的舞台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二人台艺术获得了新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1949年以后,二人台艺术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时期的繁荣均与优秀的演员、优秀表演艺术家的出现如影相随,如樊六、班玉莲、刘银威、刘全、亢文彬、宋振莲、任粉珍、武利平、段八旺,等等。为了强调演员的重要性,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正是这些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支撑起内蒙古二人台的半壁江山。
“戏剧艺术在任何时代都是集体的艺术,而且只在诗人——剧作家的才能与演员们的才能相互融合的地方产生。构成演出基础的始终是某一种戏剧概念,它把演员的创作统一起来并赋予舞台动作以总的艺术含义”。[3]纵观上述文字,我们不难发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强调的核心要义有两点:其一,戏剧艺术的集体属性。其二,剧作家和演员两种才能的融合,进而赋予了每一部舞台艺术作品的艺术生命。不难看出:演员,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舞台表演艺术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至关重要。
对于演员培养的重要性、重大意义,业内人士都很清楚,更不用说文化艺术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了。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谈论人才培养的论文、会议发言、专门研究等,所有这些较为宏观的论述当然是好的、有益的。而我们时下更需要的是更具新意、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法或思路,用以解决二人台演员、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培养进程中所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也就是说,与其重复大家已经说过无数遍的道理,与其一次又一次地“浅揭”,倒不如来一次“深厉”——从二人台艺术表演人才培养这一项目中发掘一点新的东西。
其实,我们所说的“新的东西”,不可能离开过往而存在。回顾二人台人才培养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发展轨迹与脉络。新中国成立之前,从总体上说,二人台仍处于民间艺人自由组班,流动行艺的阶段,与这种艺术存在形式相适应的演员培养方式只有一种:师傅带徒弟。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戏改”,绝大多数原本存在于民间的二人台班社,被纳入了国家的文化管理体系,成为国有或集体所有的艺术表演团体,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随着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虽然仍被沿用,但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团带班的培养方式,艺术学校(院)培养演员的方式逐渐占据了主导位置。21世纪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建立,二人台演员的培养又有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国办院校作为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唯一渠道,或主渠道的局面开始改变,民办艺校,院团、班社自主培养,师傅收徒授艺等多种方式同步发展,共同推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难看出,数十年来,内蒙古二人台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所走的就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道路,也就是深厉浅揭之路。而进入新时代之后,国家艺术基金地方戏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的设立,以及二人台艺术表演人才培养2017年成功立项和顺利结项,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人才培养方式,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就此我们应该关注如下方面。
首先是将二人台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纳入“国家层面”,由国家统一立项、统一管理、统一验收。可以说是二人台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方法的一次创新性发展。
我们知道,二人台流布于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宁夏等省区,属于跨地域、跨行政区域分布的地方戏剧种,有研究者的概述可谓十分到位:
二人台艺术流传于黄河中上游两岸、沿万里长城两侧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山西省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吕梁市,陕西省榆林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银北地区),另有盐池县,计5个省区,90多个县旗(市、区),覆盖面达1 500万人口。[4]
历史上,以上省区的二人台艺术工作者尽管在二人台理论研究,在剧种建设,在剧目的协作,在演出市场开拓,以及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但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文化资源,特别是二人台人才资源,集中培养二人台演员方面,无疑是“短板”。这次培训可以说是一次大的突破,国家艺术基金地方戏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为上述省区搭建了一个国家级的培训平台。
也就是说,这一项目能够顺利立项本身就体现出国家对二人台这一重要地方戏剧种的重视,折射出观众对优秀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出现的深切期待,反映出“二人台文化圈”内,专业、业余人士的共同诉求,而这样的评价并不算太高。
其二是运作上的创新。应该说“办班热”是一种客观存在,各类培训对象因此获益也是不争的事实,充分肯定是必须的。但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不应回避,如运作仓促,选才不严,及少量的“拉郎配”等。
人才培养项目可以说从根本上摒弃了上述弊端。2018年新年伊始,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就通过官网、公众号等发布此次培训的招生简章,并由呼和浩特市文新广局向各旗县乌兰牧骑以及其他文艺演出单位进行转发。迨至报名截止时,共收到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4省区53位报名者的报名材料。项目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进行了两次筛选,并由市纪委派驻演艺集团纪检组现场监督,择优录取。通过资料审核、观看视频等,最终录取了30名学员。学员来自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呼和浩特市的和林县、武川县、托克托县,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河北省张家口市戏曲艺术研究院,陕西省府谷县,山西省河曲县等地,可以说涵盖了二人台艺术的重要分布区域和重要艺术表演团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生源的高质量,培训对象的高质量,我们所期望的高质量的培训,事实上是难以实现的。人才培养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其三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我们知道,现在有些培训班仍然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大水漫灌”多,精准指导少,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培训方从“顶层设计”做起。课程设置分为集中授课、采风巡演两部分,其中集中授课包含戏曲理论及实践教学,采风巡演包含采风、汇报演出以及晋蒙陕冀四省巡演,理论与实践并重,双轮驱动。5位授课教师是段八旺、任粉珍、宋振莲、孙润元和王美荣,他们均为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级和市级二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二人台表演、教学和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段八旺、孙润元还是文化部认定的戏曲名家传戏工程传承专家。
人才培养项目选定《打金钱》《闹元宵》《借冠子》(前传、后传)《走西口》《顶灯》5部二人台小戏作为教学剧目,在学习与艺术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二人台经典剧目的认识与理解,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提高学员的表演水平和能力,包括行腔吐字、舞蹈动作、身段应用等。
因材施教,重视“差异化教育”可谓人才培养项目的一大亮点。如《顶灯》对做工的要求很高,特别是要演好皮筋这个角色很不容易,可谓难学、难演。针对这一情况,经过多方面比较,确定梁小龙学演皮筋,田丽、赵小芳学演吴艳芬。教学从理解人物学起,落于难度较高的表演,收效远超预期。
又如《走西口》在二人台流布区域内可谓家喻户晓,其音乐旋律可谓耳熟能详,言二人台,必谈《走西口》。正因为如此,此次培训选定在《走西口》表演、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宋振莲担任授课教师,挑选张文娥、刘晔、秦燕芳、张晓霞饰演孙玉莲;挑选张恒、李怀光、郭永在、王舜饰演太春,形成“八人四组”格局,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取长补短、整体提高。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8位演员分别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属性的艺术表演团体,在交流中获益,在学习中进步是他们的共识。李怀光和刘晔来自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培训结束后,他们立即返回原单位在二人台现代戏《茹云》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在市级汇演中双双获奖。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刚刚结束的培训,这是他们的共同感受。
“一锹挖一眼井是做不到的。事物的成长虽不易觉察,但过一些时间之后,却可见到成长起来的事物。眼前有目标的人,走得再慢,也比漫无目的、浪荡徘徊的人走得快些”,[5]莱辛在《汉堡剧评》的论述颇为深刻,并启发我们:尽管不能期待一次培训就涌现出一批表演艺术人才,表演艺术家,但深厉浅揭的思路与方法,肯定是对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写到此处,话已经说了很多,但仍有言犹未尽之感,故以“补言”的形式,对人才培养项目日后的走向,阐发如下设想,以飨读者。
首先是人才培养的延续性。“戏曲演员特别是二人台演员普遍文化底子薄,这类型的人才培养项目有助于提升演员素养,更好地理解作品,学好作品。理论联系实际,在表演技巧上下功夫,培训优秀的二人台人才”。[6]这段话可谓一语中的,说到了要害。此次培训历时整整两个月,有理论,有实践,有采风,有巡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链,新意很多,应给予充分肯定。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其延续下去,逐步形成品牌,成为优秀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成长的必经之途。
次之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们知道,一旦一丑的“两小戏”或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戏”,是二人台最初的舞台呈现形式,如上文中谈到的《走西口》等5部二人台小戏,均属于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70年的发展,二人台的面貌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因为如此,受众群体对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的水平、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们的人才培养战略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要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我们在推进延续性培训之初,就应该考虑到淘汰制度的确立,既要为有潜质的人才提供继续深造的平台,又要源源不断地为此注入新鲜血液,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再者是人才培养的协调性。“协调性”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限于篇幅,不准备展开叙述,在此仅谈两点看法:二人台流布区域内的国办、民营院团、班社,在人才培养战略上的协调,这种协调目前应该将重点放在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上,预留空间,逐步扩展到编剧、导演、舞美等;专业表演水平的提高与艺术素养的提升,相互协调,如此次培训“要求学员根据自己饰演的角色提交人物分析报告”,[7]就是很有创意的做法,要进一步完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