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和小角度快速穿刺法对高考体检静脉采血的影响

2018-01-29袁道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进针成功率我院

袁道海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20)

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高考前的体检工作也因此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考体检项目较多,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视力、色嗅觉、听力、身高体重、血压、采血、DR胸片等,而采血是唯一的有创操作,学生往往伴有害怕、恐惧等心理,影响高考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自2017年开始,对高考体检静脉采血中给予护理干预,并将传统采血法调整为小角度快速穿刺法采血,不仅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还减少了晕针现象的发生。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3月在我院高考体检的学生1175名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80名,女595名,年龄18-20岁。以2016年3月在我院高考体检的学生1053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23名,女530名,年龄18-20岁。所有学生均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两组学生身体情况、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O.05)。

1.2 方法

采血均选派5名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心理素质良好的护士担任。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学生暴露采血部位,放松心情,采血时使用传统静脉穿刺的方法,选择适宜的血管后,使用0.5%碘伏消毒后与皮肤呈20-30度角进针,进针时先穿刺入皮肤后再缓慢平行进入血管。观察组采取小角度快速穿刺法采血,选择血管消毒皮肤后,与皮肤呈10-20度角快速穿刺直接进入血管,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从医院环境、工作人员、受检者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2.1 人员准备。高考体检前对参加体检的工作人员进行制度及技能培训,特别是对采血护士进行采血技能的培训。护士端庄稳重的仪表,和蔼亲切的态度以及细致、娴熟的操作技术可增加采血者的信心和安全感,提高他们的心理应急水平能力[1]。

1.2.2 采血环境准备。采血地点选择在光线充足、宽敞通风的三号楼一楼大厅,大屏幕滚动播放卫生健康宣传图片,开辟休息区排放了长椅和床,准备了开水、水杯、白糖和抢救用物。合理有序安排带队人员,避免混乱、排长队及现场拥挤的现象。

1.2.3 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体检前与学校联系,告知学生体检项目、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随身携带早餐,不穿衣袖过紧的衣服,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采血前为学生讲解静脉采血的必要性,告诉学生不必担心,只要配合护士操作,不会出现明显痛感,采血量通常为 3-5ml,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2]。对紧张、焦虑的学生嘱其闭上眼睛、做深呼吸 ,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体质虚弱或有晕针、晕血经历者,嘱其平躺床上卧位采血,一旦发生晕厥,可避免或减轻大脑的缺血缺氧症状。采血时,护理人员态度温和,与学生交谈轻松的话题,分散注意力,减轻其紧张感。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一定要耐心对学生做出解释,告知穿刺失败的原因,必要时换一名护士采血。采血后指导学生按血管方向纵行按压穿刺点3-5分钟,主动询问其主观感受,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并发症,加强患者对静脉采血的认知,强化其安全意识[3]。如有头晕、出冷汗等情况,可安排躺下休息,进食温热糖开水,待不适症状好转后方可离开。

1.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学生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及晕针率。

穿刺成功率:一次进针后就获得足够采血量判断为成功,否则为失败。

护理满意度:采血完毕后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投票,分为满意与不满意两种。

晕针率:头晕、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厥冷、出冷汗甚至晕倒,出现上述任何症状之一,即界定为晕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1053例,一次穿刺成功981例,成功率93.2%;观察组1175例,一次穿刺成功1165例,成功率99.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1053例,不满意61例,满意率94.2%;观察组1175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99.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学生晕针率比较

对照组1053例,晕针14例,晕针率1.33%;观察组1175例,晕针2例,晕针率0.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静脉采血是高考体检中唯一的侵入性操作,但又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学生在采血时往往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加了心理负担,也影响高考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从人员安排、采血环境、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变被动采血为积极主动配合采血,也对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减少局部疼痛刺激是降低静脉采血晕针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皮肤上分布着大量的游离神经末梢,加快进针的速度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强度。小角度快速穿刺法是直接穿刺入血管内,时间短,速度快,对皮肤的神经末梢刺激较少,减轻了穿刺时的疼痛感。而传统穿刺法刺入皮肤后要在皮下继续进针一小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刺激较多的神经末梢,这是采血者感到疼痛剧烈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高考体检中采取护理干预和小角度快速穿刺法采血,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晕针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进针成功率我院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