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的文化表达
2018-01-29陈芳丽
陈芳丽
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的表达,表达是文化一个重要的功能,文化表达手段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的表达、非语言的视听表达和特殊表达等[1]。运动鞋的文化表达是将运动鞋的材、形、艺等外在表现和信、意等内在含义进行提炼、升华和强化,以交流和传播为目的,以体育消费者为接受对象。
近年来,运动鞋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尤其是体育工作者对其关注显著提升,运动鞋同体育运动密切相关,而相关研究也多关注运动鞋科技发展对于运动成绩和运动保护的作用,但对于运动鞋文化的研究比较少,运动鞋的时尚文化和科技文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大众关注,进而影响大众对运动鞋的审美需求,但是并不能充分体现出运动鞋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了解运动鞋的文化表达对于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和促进大众体育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1.不同历史进程中运动鞋文化表现形式
鞋是人类同自然博弈、发展自我的“运动”过程中因为自身需求而产生的,鞋也因此从一开始诞生便具有“运动”的性质,在1868年,第一双用硫化橡胶作平鞋底的网球运动鞋出现,标志着近代运动鞋的正式产生,从而使运动鞋在普遍意义上有别于一般鞋子,既具有普通鞋子所具备的文化表征和功能外,还具有与之差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2]。
运动鞋诞生时间早,历史跨度大,发展进程更迭迅速,运动鞋最开始是作为体育的衍生物诞生的,古代传令兵以奔跑的形式来传送战场上的命令,而古典运动鞋可以帮助传令兵跑得更快;在古典运动会上,运动鞋也出现在跑步、摔跤、角力等多种运动项目上,体育作为生活自由的象征,它使精神的抽象自由得到具化解释[3],因此在运动鞋诞生伊始便和人们社会文化,历史演进有着密切关系。
1.1 运动鞋材料选择的丰富
运动鞋材料选择从自然选材向人工合成演进,从一开始选择树叶、藤条、兽皮等天然材料作为制鞋材料,后来用人工棉布,皮革逐渐代替天然选材,到了近代已经选用硫化橡胶作为鞋底材料,迅速发展到EVA膨胀混合物、PU胶、硅胶、PVC、海绵等改变,都是根据运动者消费反馈不断对鞋子进行的实践改进[4]。
材料选择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天然橡胶减震却不耐磨,而硫化橡胶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天然橡胶柔软但耐磨性差的问题,使鞋底的耐磨性和韧性得到了兼顾;鞋底用材从全脚掌覆盖到具体部位针对性选材,例如在跑步鞋中前脚掌选用柔软舒适鞋底,后脚掌选用弹性力度大的pp发泡材料,鞋面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尼龙网布等[4]。
1.2 运动鞋结构功能的改良
在距今五万年前左右,人类已经懂得利用树叶、兽皮、藤条制作一些简单鞋子,这些在生产、作战,甚至逃避自然灾害或野兽的袭击时穿的鞋,算是人类比较简陋的早期运动鞋;在体育娱乐与运动项目中产生专用鞋之后,运动鞋便逐渐从日常活动向体育运动发展,从而在具备普通鞋子的基础功能外被赋予了“运动”的特殊性[1],当时专用运动鞋主要在足球、橄榄球、板球比赛运动中使用,这种专用运动鞋最大的特征是为防滑在鞋底底部加装鞋钉或凸栓,仅具有运动项目所需的个别功能;在近代,运动鞋发展进程更迭迅速,主要表现在运动鞋鞋底科技的进步,在保证运动鞋防滑性的基础上,关注鞋底耐磨性以及穿着舒适性;同时在比赛项目丰富化的同时,运动鞋也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用鞋。
运动鞋在防滑性和减震稳定性上的改良进步最为显著,运动鞋在注重鞋子的防滑性同时改善了传统钉子跑鞋沉重的问题。根据史料记载,宋代蹴鞠鞋的底部镶有15颗铁钉,用于增强抓地能力,达到防滑的目的,但是一颗铁钉就相当于一双现代足球运动鞋的重量。现在,足球鞋设计师更加注重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即足、运动鞋、地面三者间力的相互作用[5],将运动效能和人体力学紧密结合,使人体双足功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运动鞋在近代体育比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众对于运动鞋的专业认识也从比赛场上延伸到日常运动中,重视运动鞋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者脚踝和膝关节的保护功能,减少运动损伤。包括采用增大后脚掌鞋底结构面积,提高前脚掌鞋底结构柔韧度同时设置弹性悬空设计,增加后跟稳定器等,使鞋子在缓慢受力中极具柔软性,又能在快速受力时极具弹性[2],明显缓解因为长时间运动使脚底过分承受身体的重量而产生的疼痛,使脚后跟跟鞋子自然贴合,提高后脚掌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降低运动损伤。
1.3 运动鞋艺术设计的美化
运动鞋在设计过程中逐渐抛弃了过去陈旧单一的形式,更加注重现代审美形式美法则的运用。鞋面帮部在保证结构性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色彩搭配和线条流畅美,注重竞争力和生命力的表达[6]。例如,新百伦576京剧脸谱限定跑鞋,将传统戏剧脸谱图案,红绿配色,汉字融入鞋面设计当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结构艺术的运用和美学理念的融入,促进了大众消费意识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提升,同时这些特色多样的运动鞋也会潜移默化地激发群众的健身意识。色彩的广泛运用,尤其是明亮鲜艳,具有前卫性、运动感的颜色在运动鞋中运用突出,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阿迪达斯公司提供的“太空银”系列运动鞋,银黑色调产生的强烈色彩对比,使运动鞋展现出明亮的科技感和前卫性,这些色彩跳跃的运动鞋蕴含着运动本身充满生机与活力[6],成功塑造了勇于拼搏,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带给消费者激情和积极向上的运动理念。
2.不同民族间的运动鞋文化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差异性的良好视窗,通过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运动鞋中的文化呈现,可以较为清晰的发现独特的运动鞋文化具有地域性。
2.1 传统文化在运动鞋文化中的呈现
传统文化在运动鞋设计中一直广受关注,传统纹样、传统色彩、传统工艺、传统习俗在运动鞋设计中的应用与演绎,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7],除此之外传统建筑和传统服饰上蕴含的文化元素也能为运动鞋设计提供文化灵感,简化或重组传统文化,使其在运动鞋结构设计和色彩搭配上体现丰富的民族特色,例如,李宁半坡运动鞋设计中选用半坡彩陶片原始文化为设计主线,将彩陶色彩、纹样和图腾进行简化重组,选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使运动鞋设计更具社会性和文化性;又如耐克的詹姆斯第四代球鞋,选择中国传统建筑-故宫作为设计灵感,不仅在球鞋自身设计上运用了中国红元素,最特别的是鞋盒的设计,以故宫红门和八十一颗金门钉为外盒设计元素,象征九九归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瑞兽貔貅为设计灵感做了木盒把手,将传统文化与运动鞋设计理念丝丝入扣,从而形成了独特了运动鞋文化,同时运动鞋文化的民族化、多元化可以让运动鞋设计焕发持久生命力和活力。
2.2 宗教信仰在运动鞋文化中的呈现
宗教信仰作为传统文化中特殊的存在,在运动鞋设计中也经常涉及宗教图腾、谚语、祭祀活动等蕴含宗教色彩的元素,例如凤凰图腾、鱼图腾;李宁的“钟馗”篮球鞋和锐步在2008年设计的刺绣龙图腾姚明战靴;“飞龙腾飞”和“九九归一”蕴意等,这些都是作为积极元素出现在运动鞋设计中,但在使用这些元素时应注意一些使用禁忌,例如中国龙图腾象征权力和祥瑞,但在古代西方龙却是作为邪恶的象征;还有一些色彩需谨慎选择,例如中国元素中蓝紫、蓝黑颜色通常用于重要祭祀或是丧葬仪式中[8],在使用此类元素时有针对性进行选择和搭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注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扬长避短,使运动鞋文化在国际舞台上争相辉映。
2.3 受众价值观在运动鞋文化中的呈现
对于运动鞋消费者来说,运动鞋的使用性和收藏性会影响受众的消费观,具有不同价值观表现的运动鞋会促使体育爱好者产生选择差异性,而以赛事开展,广告投入,明星代言等形式表现的明星文化吸引各种运动群体去开展切实的体育消费[4],运动鞋跟高跟鞋一样无处不在,但人们很少意识到自己为何盲目地迷恋它们,买一双颜色鲜艳、带有刺绣、形状奇怪的球鞋,这多半是出于对时尚的追求,尽管绝大多数人不会穿着它去打球;而在球鞋新品发布会或者篮球体验赛上,如果代言的球星穿着代言的系列产品,可以凝聚受众对产品的注意力;随着人们对于体育功效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具有不同运动保护功能的运动鞋成为众多社会活动的功能性选品,在推动和促进运动鞋文化的形成和演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运动鞋设计中明星文化的作用对置身其中的运动鞋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文化表征与价值内涵的阐释与辨析[8],运动鞋从明星效应,社会地位的彰显等表层因素,转向明星自身道德品质的映射和体育精神的大众体育消费上,将体育参与作为体育消费的基础,这也是明星文化对受众价值观在运动鞋文化中的独特呈现。
3.运动鞋文化的运动项目性表现形式
运动鞋科技的发展为运动项目专业化和多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使运动鞋文化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呈现独特的运动项目文化。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阿迪达斯公司提供的“太空银”系列运动鞋,乒乓球鞋鞋底前薄后底明显高于普通运动鞋,运动员可以在起跳的时候轻松自如,在落地的时候稳稳当当,最大程度上避免跟腱被条约所产生的力量所拉伤;而拳击鞋高鞋帮设计保护运动员脚踝安全和稳定性,同时用类似“鸟巢”的合成人造网眼做成鞋面,来保证再拳击过程中,无论是出汗或是过分运动都不会产生“积水”现象;相比之下篮球鞋的中低帮设计在保护踝关节稳定性的同时,考虑运动中对脚踝灵活性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别设计,并且这种运动鞋项目性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体育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体育项目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性运动鞋,并且理解违背运动项目性可能会增加运动伤害可能性,比如选择一双带鞋钉的跑步鞋会让你在兵乓球运动中滑到。
在不同场地运动中,运动鞋设计表达呈现专业差异性。例如,花样滑冰中的溜冰鞋,在离开场地时需要给冰刀戴上特制鞋套;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见,篮球、网球场等场地外部悬挂醒目标牌,禁止穿有跟鞋或钉鞋进入球场,即出于场地维护、使用寿命考虑,也是为了运动者自身安全考虑。这种标语式表现已经从球场延伸到公厕,不单单是运动场地周边的厕所,各地大小公厕大多能见到类似标语,运动鞋文化的运动项目性从制度化到生活化的转变。
4.结语
对于人而言,表达是交流的需要,有了交流才能论及社会;而对文化而言,表达便是文化本身[10]。运动鞋文化内涵极为深远和丰富,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有纵向和横向的显著差异,它因人类的需求而诞生,又因人类的进步而发展,认知和消费运动鞋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体育需求,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动机──自觉投入大众体育运动中,为实现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体现自我、从众行为、社会交往等心理动机而去自觉实践。运动鞋不仅仅是一件运动装备,它的变化发展映射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是人们体育文化的结晶,而在未来,它还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