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体育研究的述评

2018-01-29林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农民工体育

林进

1.引言

本研究以“农民工体育”为篇名,利用中国期刊网进行模糊匹配检索到2000年到2015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共34篇。就研究成果的数量,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已检索成果进行归类分析,并努力发现研究中存在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研究成果的分析

2.1 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

2.1.1 农民工的休闲活动

农民工的休闲活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以纯消磨时光的逛街、逛商店夜市,大众传媒及阅读,社会交往等被动受传型休闲活动为主,参与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休闲活动; 2)消遣娱乐活动(看电视、听广播、读书报)的参与比例和频率高于体育锻炼、学习和自修、参与社会工作或公益活动等发展提高型活动;3)非商业性休闲活动的参与比例和频率(看电视、读书报、非购物性的逛街、无事休息等)高于商业性休闲活动(去电影院、录像厅、外活动的参与比例(非购物性的逛街、朋友老乡聚会)高于室内活动(看电视)的参与比舞厅、卡拉OK歌厅、夜总会娱乐等娱乐场所以及参观游玩等)的参与比例和频率;4)户例,逛街、逛商场成为他们工业区外的主要休闲活动。与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相比较,以被动受传型为主的特征是相似的,但是农民工在各种娱乐和爱好活动以及发展提高型休闲活动,特别是商业性休闲活动的参与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

2.1.2 体育价值观念

体育价值观念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之一。对体育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反之,则阻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研究中发现,农民工对体育的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清,部分农民工甚至认为“劳动即体育”,“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大部分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还有的认为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可见,农民工对体育意识不强,体育价值观念薄弱,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2.1.3 体育活动的内容、场所和形式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农民工中,在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56.3%的农民工选择了散步和慢跑,占第一位;34.1%的农民工选择通过健身路径进行各种器械练习,占第二位;24.7%的农民工经常参加篮球、台球活动,占第三位;参加手腕、摔跤、武术等项目的有14.6%,占第四位;还有10.2%的农民工经常参加其他活动,占第五位。这表明我国城镇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以技术要求不高,对场地器材要求不严格、无资金投入或投入非常少的项目为主。从体育锻炼的地点来看,农民工主要选择了开放性的、免费的公园、广场、街道等场所进行体育活动;受经济收入的限制,选择消费性的体育场所很少,还有部分农民工没有固定活动场所。表现出我国城镇农民工在锻炼场所的选择上遵循随意、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同时也体现出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场所的局限性。从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上看农民工“与老乡、同事一起锻炼”所占的比例比较的高,再者就是选择个人独自锻炼或是与家人一起锻炼,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少之甚少。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血缘性和地缘性特征。作为游离在城市中的“边缘人”,他们还没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完全融入城市之中。

2.1.4 体育消费

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结构严重失衡,消费水平低,体育实物性消费比例大,精神性消费占相当比例,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彩票,而劳务性消费比例很低。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工已开始逐渐融入城市生活,注重在劳务和健康方面的消费。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农民工群体经济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水平也必将会逐渐上升。从参与体育消费的总人口数看,鲁长芬的调查指出参与体育消费的农民工很少,只占被调查总数的4%。由此可见,我国农民工体育消费水平处于一个非常底的水平。

2.1.5 体育指导员及劳动保障

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和过渡性,这部分人的体育锻炼在组织上更成了农村和城市社区都不管的真空地带。他们缺乏相应的健身指导员,也给农民工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使其体育比较散乱、盲从,甚至停滞。体育指导和宣传对城市农民工健身技术、技能的形成和健身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城市农民工体育兴趣的养成。健身指导员的缺乏也是我国目前城市体育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据四川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2%的人认为无场地和无人指导是制约体育开展的第一因素。

2.2 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的分析

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的多元原因和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二方面进行分析、研讨。

2.2.1 社会环境的多元影响

2.2.2 国家或城市的政策力度不够。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中出现的一个新兴群体,他们在经济收益、社会地位、权益保护和竞争能力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境地。国家关于农民工的物质经济利益方面出台了很多文件,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但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体育锻炼活动方面的政策引导却很少涉及。

2.2.3 思想观念的偏见。

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态度,使得他们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排斥与农民工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换个角度来说,城市居民的偏见态度又极大挫伤了农民工的自尊和自信,甚至对城市居民产生对立情绪,不愿意去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活动的场所,无法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2.2.4 大众化的体育设施相对短缺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相继投入建设,一些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社区体育也迅速向普及化、社会化、科学化和多样化发展。城市农民工的体育锻炼活动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作为弱势群体,无论是从价格定位还是活动项目安排等因素上,适合他们参加的大众化体育场所和体育健身设施都十分短缺。

2.2.5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为了多挣钱,只好加班加点。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和大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得农民工在干完一天活后,又困又累,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

2.3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2.3.1 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参与体育的行为方式。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偏低,体育素质不高,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农民工对体育健身的理解和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别文化素质通过影响人们的体育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体育行为方式。

2.3.2 农民工体育意识制约了体育参与程度。大多数农民工存在一种认识,认为天天干体力活,就不需要加强锻炼了,没有必要进行健身活动。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活动。最后,农民工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总觉得自己不如城里人,自身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孤独而又自闭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出去与外界交流,更别提参与体育活动。

2.4 农民工体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农民工体育问题一直是制约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的“瓶颈”,也是社会体育的“盲点”,这必然影响现时期我国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体育”的构建。因此,有必要大力解决农民工体育问题。分析一下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第一类为内驱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民工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体育意识,克服心理障碍。只有农民工自身有强烈的体育需求与科学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发展农民工体育,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第二类为依赖型,此类观点只要表现在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确保农民工体育合法权益和企业要切实为农民工着想,视其为自己的员工,为农民工的健康提供便利条件。从政府的角度上讲,首先,政府部门建立法律监督机制。其次,政府要大力兴建体育场地设施。再次,政府要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力度,向农民工介绍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农民工对体育的认识,增强体育意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从企业的角度上讲,首先,企业单位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可以建立企业体育协会,定期组织体育比赛,以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活动,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其次,企业要重视农民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关注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类是综合型的。在发展农民工体育的同时,一方面逐步转变农民工的体育观念,在各方面成熟的时候将农民工体育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农民工体育的发展的动力要素主要来自于二个方面:一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计划推动;二是农民工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二者必须一欧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农民工体育发展的整体动力。

可以看出,关于农民工体育的未来发展上,学者们趋于多样化和多类型的观点。

3.农民工体育研究的评价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人民,社会各界对农民工体育发展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各类高校为主体的研究队伍正在形成并不断地壮大,国家体育总局和研究中心也加强了对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研究力度。可见有关农民工体育发展研究的项目逐渐增多,一些项目甚至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农民工体育研究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对农民工体育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正在发展的农民工体育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但是当前关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目前已有的研究都还在摸索阶段,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研究资料绝大数都是报刊文章,专门的著作很少。而这些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初级性、描述性、表面性观察类的研究较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涉及到基本概念比较模糊,术语界定不一。

3.2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目前已有文献从社会学,经济学单一的视角来研究,缺少从综合的角度进行探索。同时没有把农民工体育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进行讨论研究。

3.3 理论上探讨多,深入实证研究不够。从检索的文献资料可知,以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为主,实地研究运用极少。尽管有些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新的调查,但这些调查都趋于“走形式”,只是简单座谈而已。采取的对策实用性不强,互动研究较少。

4.建议

由此可见,农民工体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才能把农民工体育问题彻底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们的全民健身运动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社会体育也会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体育。因此我们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方法,重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总结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关注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农民工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要将农民工体育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同时国家要制定出一些政策与方针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处于“边缘人”的身份,突出农民工的地位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不断地开拓农民工体育研究地新领域。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农民工体育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