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29张云江
张云江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高中化学是不少学生眼中较难的学科,知识点繁杂难懂,化学方程式变化多样,难以捉摸,要背诵要记忆的内容也较多,题型更是多种多样,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不免使他们渐渐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厌学心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1]我们应该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改变现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此时,生活化教学的产生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生活化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同时广泛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解释说明,学生只要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自己联想类比的能力,便能很好地理解难懂的知识点,这样一来,不需要很长时间学生便能重拾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化学的信心。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如果有一方没有准备充分或者状态不佳,就无法使课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师自认为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也很通俗易懂,但是学生却没有完全理解,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是很难使学生有所收获的。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有力的教学武器,借助这一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将知识具体化,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从而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生活现象入手
化学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很多化学现象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答案,同样,很多生活经验也有化学依据。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相关的、相似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放大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3]教师应细心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一切,留意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积极将生活现象带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学习混合物的基本分离方法——萃取时,学生对这一分离方法比较陌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体会和了解,教师不妨在正式讲解之前先引入生活中做西红柿汤的小事例,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做好的西红柿汤表面有些许油星,且显红色,若制作时放更多的油便可看到汤上面漂着一层红油,这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于油的结果,而将表面的油撇去,下面的汤又没有一点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还有什么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呢?教师可以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他们思考。在生活事例的铺垫下再进行萃取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并且有了具体事例作为载体,记忆起来也更牢固。[4]相似地,在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会发现二者相互转化时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相差不多,那么为什么石墨那么廉价而金刚石却那么昂贵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讨论,进而进行正式的学习。相信这个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例子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在整个章节的学习中都会时不时想起,对后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高中化学课本中也涉及了很多,而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拆分、重组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无法用肉眼观察到,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去体会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反应。因此,化学学科给人的感觉难免是抽象难懂的,这也是课堂授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使化学知识点具体易懂,让学生更好接受,成了教师们需要突破的难题。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能够使化学与生活常识联系,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简单的生活常识对比记忆,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时,教师应意识到这是一个微观的结构,仅仅通过口头表达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因此应将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5]教师不妨在讲解完相关原理之后,针对其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具有越高的能量”这个小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将我们每个人比作原子核外面的电子,将原子核比作我们的家。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成长到足够强大时,他便会离开家,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不再依靠父母;相反,当一个人离家较远时,他必然拥有很强的能力。这个生活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似,电子的能量越高便会离原子核越远。通过这番讲解,相信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学习起来便不是难事。
(三)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
许多化合物除了有系统命名法下的名称之外,还拥有自己的俗名,例如“氯化钠”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盐”,“碳酸氢钠”就是常见的“小苏打”,“碳酸钠”就是“苏打”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也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它们的俗名记忆起来自然容易,但很多物质的俗名记忆起来就有困难了。例如,“生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含两个结晶水,而“熟石膏”的化学式是“2CaSO4·H2O”,只含一个结晶水,二者化学式相似,俗名也相似,很多学生无法准确分辨,给化学学习带来困扰。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结合熟语“一回生二回熟”,帮助记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化合物的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是凭空而来,因此只要用心揣摩,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再与生活相结合,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
(四)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是有用的学科,是实用的学科,学好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避免生活中的危险。例如,洁厕灵和84消毒液都是家中常备的清洁物品,但是二者不可以一起使用,因为洁厕灵含有盐酸,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这两种化合物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有剧毒的氯气,危及生命。如果学了化学,便会知道这一点,有时可以避免一场灾难。这便是化学原理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做好聆听者的角色即可,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7]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的呈现上,还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成分,保留精华部分,勇于转变思想,突破思维的局限,大胆创新,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总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使知识运用于生活,改善生活,我们不能单纯地将知识当作考试的工具,当作检测能力的手段,而应尽力使知识融入生活,使二者融为一体,互不分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老师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生活现象入手、将化学原理与生活常识联系、将化学知识点记忆与常用熟语结合、将化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以及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方式,有效使教学方式生活化,使课堂生活化,使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对课程充满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张福玲.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6):113.
[2]程亚丽,胡凤荣.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旬),2015(12):196-197.
[3]姚少祥.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旬),2016(04):181.
[4]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01):50.
[5]翟玉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6(58):134.
[6]宋伟.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3(23):110.
[7]宁伟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2016(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