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动脉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观察

2018-01-29宗宝宪朱纲领邢向卫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指端外形游离

宗宝宪,朱纲领,邢向卫

(许昌市立医院 骨一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指端损伤是指发生在末节粗隆平面以远的损伤[1],手指掌侧皮肤因皮肤较厚,且有脂肪垫,皮肤与指骨间有垂直纤维、骨、皮韧带等结构,使其移动性很小,从而完成手的抓、捏、握功能,这是指端皮肤的独特结构。指端是生活、生产中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故受伤造成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指端损伤性质复杂,损伤后不易直接缝合,临床上修复方法亦较多[2],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及适应性,技术也有难易。2005年作者通过对96例106指指动脉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观察,认为利用指动脉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与其他方法比较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适于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106指,男66例72指,女30例34指;年龄22~56岁,平均37岁。受伤原因:机器挤挫伤78例81指,切割伤13例19指,爆炸伤5例6指。其中拇指10指,示指42指,中指27指,环指16指,小指11指。创面面积:0.5 cm×0.8 cm~1.0 cm×2.0 cm,单纯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76指,合并甲床少部分缺损30指,创面均伴有指骨或肌腱外露。

1.2 手术方法

常规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消毒,铺巾。指根部橡皮条捆扎止血,将创面失活、污染的组织完全清创一遍,用手术刀片将暴露指骨表面削除一层,清创干净后如有骨折,可将骨折先行固定,创面周围挫裂皮肤予以缝合,放松止血带止血后,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在伤指非优势侧(拇、示指尺侧,小指桡侧),沿指固有动脉走行,设计以指固有动脉为轴型血管的带蒂逆行岛状皮瓣。在指动脉两侧切开皮肤,沿指屈肌腱腱鞘表面向中央“会师”,将皮瓣两侧完全游离,分离指固有神经,观察患指远端及皮瓣血运好,从近端切断指动脉,并结扎两断端,将皮瓣旋转180°,覆盖指端创面,并疏松缝合。供皮区予拉拢缝合以缩小创面,本组病例缝合后供皮区创面宽度均小于1.0 cm,均未行游离植皮。术后常规行抗感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治疗,半月后指端创面及供皮区均同期愈合。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除6指皮瓣边缘有少许坏死,经换药治疗后Ⅱ期愈合外,余皮瓣全部成活。本组所有指端缺损经皮瓣修复后初期均有外形不佳、感觉功能差、供皮区指体稍细,随访观察3~6个月后,外形明显改观,1年后再随访外形基本接近正常。两点辨别觉达4~6 mm,抓、捏功能接近正常。无皮肤溃疡出现,皮肤颜色接近正常,其中有4指术后出现瘢痕挛缩,屈曲状畸形,影响功能,患者不满意,2指经过瘢痕切除纠正后外形及功能改善。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创面的简单覆盖,而且对指端的外形,功能的修复更加重视。临床上指端缺损修复的方法较多[3-5],常见有:⑴游离皮片移植:仅适用于没有骨、肌腱外露软组织床较好的创面,修复后指腹外形差,不耐磨,感觉功能差。⑵掌侧推进皮瓣:仅适用于创面小于0.5 cm以内的小创面,易发生关节屈曲畸形。⑶邻指皮瓣[6]:皮瓣薄,修复后指腹外形差,感觉功能恢复不理想,且供皮区需要游离植皮,需再次手术断蒂。⑷腹部、交臂皮瓣:感觉功能差,皮肤不耐磨,易出现皮肤溃疡,需多次整形,二次手术断蒂。⑸指背筋膜皮瓣[7]:手术难度大,坏死风险高。⑹指动脉岛状皮瓣[9]:首先指掌侧皮肤与指端皮肤结构完全一样,皮肤厚,有脂肪垫,有垂直纤维。对恢复指端指腹外形及抓、捏功能有独特的优势,感觉功能经3~6个月恢复,效果满意。且该手术技术难度小,游离皮瓣时不需游离指固有动脉,手术一次完成,供皮区拉拢缝合后基本不需游离植皮,完全能同期愈合,这是作者推崇此方法的主要原因。

本手术关键点:⑴在切断指动脉近端前需行钳夹试验以了解指体另一侧指动脉及皮瓣血运情况。⑵缝合供皮区创口及指端创面时,需遗留较大缝隙,不必严密缝合,否则影响手指及皮瓣血运。

本组有15指在皮瓣切取时连同指固有动脉、固有神经一同切断,转移至指端,在一年内的多次随访中,无患者对感觉的恢复提出不满意见。

该皮瓣的不足之处是需要牺牲一条指固有动脉,对侧指固有动脉如有损伤,则不适合使用该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指端外形游离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深夜写作
陶珊珊作品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
MEMS致动器结构参数变化对致动器的影响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