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2018-01-29王晓艳罗顺元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群体价值观

□王晓艳,罗顺元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观作用取决于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取决于社会各个群体的认同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流动人口总数已达到2.45亿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认同状况,做到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的体现,有重大的现实紧迫感和深远的意义。

一、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大意义

我国学者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中,研究视角多数在于探索网络大发展背景下的践行与培育路径,主要研究对象聚焦点多数集中在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上。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研究处于一个边缘的地位,而从进城务工人员本身发展需要及构建和谐社会来说,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情感需求外化为行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的前提。认同的过程实际上是内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当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才能激发其自觉地去维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才会自觉地外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才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中将其作为自身行为正确与否的评价标准。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价值追求凝练,它体现的是国家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追求以及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要求,是社会成员在当前多元多变价值观碰撞中应坚守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成员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对其的认同,能够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世界,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促使个体自身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障进城务工人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再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弘扬和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需要,是凝聚全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现代发展两个立足点上生成的,对培养社会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避免价值迷茫、精神颓废有重要作用。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对国家的归属感意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关键作用。

二、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笔者于2016年对广西南宁市区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在回收的271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进城务工人员是一个人、户分离的群体,成长环境与工作环境有明显改变,物质和精神需求明显的不协调性,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居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一)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弗洛伊德的动态心理活动过程定义,认同指一个自我同化为另一个自我的过程[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识、接受到内化的动态过程,分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层次。

1.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认识。进城务工人员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般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他们是在碎片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基本上是碎片化的认知。在这样的认知模式下,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和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正确解读和提出背景他们几乎一无所知。由于缺乏系统的、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他们的践行行为可能是出于自身伦理道德的感召,是出于本性与良知自觉地去践行,而不是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由于个人伦理道德修养的高低不同,会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参差不一。

2.缺乏主动学习和践行的自觉性。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从事的一般是技术含量较低偏体力劳动的工种,这直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群体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没有必要的、与自身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的。主观上,他们从事的职业和接受到的文化程度使得他们对自身个人的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他们的惰性心理更强,对自身的要求更低,因而难以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和国家联系起来,难以培养其对社会对国家的热心。客观上,一方面,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对更高层次的追求,让他们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作时间的长度也没有能够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因此务工人员这个群体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实际意义。以上的各种原因,造成进城务工人员缺少主动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

3.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不统一。在情感认同上,进城务工人员能认识到我国当前倡导主流思想的正确性,对其是持肯定和认可的态度。在具体的外在行动也就是行为认同时,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又会表现得更加利己,他们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而不是坚持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于是在情感认同与认知认同上便出现自相矛盾,知道正确的做法,但出于本能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选择另外一种自己也不太认可的方式,表现为知行不一。

(二)影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原因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精神与物质方面的不平衡发展,这是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

1.受教育程度偏低。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上以及学术界均有一个统一的共识.是指那些仍然是农村户口,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在城镇各类行业打工、经商为生的一类人群,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产物[4]。由于城乡教育的差距以及生活环境背景的影响,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仅仅是初中文化水平。他们一般十五、十六周岁便进入城市打工。而在十几岁的这个人生阶段中,是学习知识和接受系统教育的年龄,也是塑造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过早接触社会,一方面,没有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良好指导,加上社会上各类信息冗杂,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对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比较迷茫,会忽略或者没有自控能力去注重自身价值观的塑造和发展。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更多会注重追求较为实在、短浅的利益,认识不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

2.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进城务工人员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普遍从事的是一些耗体力的工种,这些工作的性质往往表现为时间长、技术含量低、工资低;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而言农村家庭人口数往往高于城镇家庭人口数,而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相对又比较低,导致进城务工人员身上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迫于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大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每天都被烦琐、沉重的工作量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使得他们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以及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也使得他们的内心里除了赚钱维持生计外再无其他念头。

3.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从查找的相关新闻报道以及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来看,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和践行等方面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政府、媒体以及学者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于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群体的物质层面需求,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体系保障以及解决该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或者是增强该群体的技能培训资金投入等。相对于物质层面的关注,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媒体、学术研究对进城务工人员精神层面的关注远远不足,因而目前在促进进城务工人员精神世界的丰富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措施。

4.现代生活信息量过于冗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能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进城务工人员选择信息的空间更多,良莠不齐、形形色色的信息低成本且快速地进行传播。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里,他们更多会选择娱乐性较强、与自身有较为紧密联系的信息量,这给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增加了难度。

5.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环境的单调性、简单性,也决定了其接触群体的单一性、相似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是简单重复、耗费体力的工作,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中基本上都是无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换句话说,如果切断碎片的媒体传播渠道,进城务工人员在他们从事的工种和生活的圈子里,基本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绝缘”的关系。他们的认知往往是自发、无意识地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背景和氛围下,他们仅仅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而不可能会有系统的、统一的认识。

6.宣传力度和宣传方式与实际不相适应。进城务工人员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一般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街头广告等形式,这些形式面向的是社会所有群体的成员,具有大众化、普适化的特点,表现形式也比较通俗易懂。但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仅仅通过这些渠道获得了解会使进城务工人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普通广告,并不能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不一定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即便电视、网络、街头广告这些渠道是他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仅有的渠道,很多务工人员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去观看和注意这些形式上的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没有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进城务工人员是对社会贡献最大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公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感,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实施方案,需要这个群体主观上的不断努力,客观上也需要社会上其他部门、其他群体的共同努力。

(一)主观方面应做出的相关努力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进城务工人员精神脱贫的一个内容,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在于增进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需求。

首先,提高辨别腐朽没落思想的能力。城市社会的生活环境是复杂多样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拥有众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诱惑。尤其是当前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快捷、方便,更是加剧了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也使得先进的思想文化与腐朽没落的文化混杂一起,尤其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三种不良思想通过一定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很容易使得自控能力不足的人沦落为其俘虏。进城务工人员应该学会在众多诱惑中保持内心,通过观看主流媒体的信息、自觉养成阅读习惯、积极参与有关活动等方式做到自觉辨别、抵制腐朽没落思想。

其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年轻一代的进城务工劳动者文化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个群体的文化水平还是偏低。没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环境和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忽视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的提高。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应该树立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珍惜系统学习机会,认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努力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努力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慢慢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传播者。

再次,树立正确的自我发展意识。一般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期望值较高,但又由于自身学历、能力、经验的原因,限制了其实现对城市生活追求的脚步。当向往与渴望与现实情况不相符时,进城务工人员容易产生消极颓废、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观念阻碍了这个群体的认同感。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应该正视自身与社会大背景的关系,保持积极的心态,自觉规划自己的人生短期、长期目标,在正确的自我定位中培育自己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三)客观方面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方面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国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5]。在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中,具体化、针对性的对策十分必要。

1.重视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榜样和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人们的模仿意识,产生积极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媒体上的榜样人物与实际生活中的榜样人物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草根”榜样,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形成一种无形的正能量。因此,要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从该群体的生活圈中挖掘草根榜样,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家庭、企业、社会等不同职业的道德模范先进事迹,通过较为接地气的草根榜样身上的正能量,有效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形成激励和积极向上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政府部门以及工作单位的领导层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激发进城务工人员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同时要将奖惩机制按质按量地落到实处,对于一切有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培育的方式、行为予以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奖励,可以丰富物质奖励的形式,可以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等方式。对于那些做出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罚,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处分辞退等方式,避免这些行为对企业和社会造成更多的损害。

3.宣传方式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首先,对于新生代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传播方式可以尽可能多样化与灵活化,避免完全使用刻板、正规的方式。对于老一辈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应适当增强传统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更加注重宣传方式从线上走向线下,如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小品晚会等方式。

4.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首先,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旗帜和风向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其放在突出的地位,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员工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的规范,通过培训、座谈、宣讲等方式将企业文化融入人心。最后,要及时发现剔除企业文化中不和谐的成分,坚决反对不良作风和损害个人、集体利益的行为存在于企业当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5.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系统学习的渠道。要接受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要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等具体内容潜移默化地融进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政府部门及其相关单位应该从源头上增加务工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熟悉度,可以为务工人员提供条件和机会进行集中学习,比如可以在企业中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定期举办座谈会、讲座等,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企业自编自导的小品、晚会等方式强化学习,通过设定的广播频道的传播方式及时宣传等。

6.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尤其是网络的爆发式发展,多样化的价值观很容易借助于网络及自媒体平台快速传播,影响和塑造着不同群体人群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凝聚全国之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个挑战。在这个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我国的文化市场不断净化,各类媒体对于低俗腐朽的信息应该及时清理,避免负能量的传递;同时需要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管理和排查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是杜绝不良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需要个体本身自觉提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

四、结语

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共享文明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是提升进城务工人员思想素质的必经之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意义重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不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无从谈起。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值得关注,努力寻找增强该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的途径和办法是当务之急,只有进城务工人员主体本身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团体共同努力,通过制度保障、激励机制等方式加强引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融进进城务工人员的群体当中并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群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