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模式下学习素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018-01-29□苏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要素学习者培育

□苏 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学习能力决定学习收获。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掌握的前提是自己必须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获得成正比已经被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现代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教材与教法。教育机构针对学生的教学内容除了基础知识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外,还包括相应的学习方法,后者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古今中外,关于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在近几个世纪,进入学校教育后,专业教育机构一直注重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育,形成了许多具有深刻影响和长远意义的教育理论。但是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法论基本都是在现场教学环境下得出的,即使是进入信使发达的函授时代,教学法的培养内容和方式也从未改变。但是进入网络环境下,由现场实景的学习状态过度到虚拟情景下的互联网+学习状态,其转变的本质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的改变,而是由于学习工具不同而导致的学习者学习技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习理念、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的变革。新的学习状态要求学习者具备新的学习技能,由此导致了教育机构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目标也要做出相应调整。所以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如何培养学习者新的学习能力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应当是指对受教育者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单一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操作手段,不能代表一个人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和水平。学习者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体现为人的求知素养。素养是由人后天训练而获得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所以教育是培育素养的基本手段。素养和素质不同,素养更强调教化和培养的作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在互联网+模式下实施教育,不能忽视对学习者学习素养的培育。它既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点。

一、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学习者的学习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组成要素是多元的,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了解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完善远程学习者学习素养结构的前提,也是研究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针对学习者的研究中,分析其学习能力,研究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要素对了解学习者状况至关重要。所谓学习者的学习素养指人在精神和物质生存方面由训练而得到的收获能力,如:获取知识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锻炼思维的想象力、思考力、自觉力;形成能力的应用力、创造力、成就力等。包括在其中的核心素养是在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基本要素,如身体素养、精神素养、能力素养。考察核心学习素养的内涵,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生理的人、精神的人和社会的人的存在是以其核心素养为前提的。由此可以推断: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是感知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就是指各种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学习方式(包括固定和移动)。互联网+学习具有技术控制、虚拟转化、多维交互、信息超大的全新特点。学习者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也打上了互联网烙印,其学习能力集中体现在是否具备信息兴趣、信息技术能力、虚拟思维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立体交互能力、智能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基于此,互联网+模式下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就应当是:信息态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虚拟思维素养、信息选择素养、立体交互素养、智能创新素养等主要方面。

信息态度素养指学习者对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的接受意愿;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学习者由对学习技术的知识认知、实践操作训练所得到的对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虚拟思维素养是指在由现实向计算机虚拟环境转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概念和语言替代意识;信息选择素养指在超大规模海量信息环境下,准确分辨、捕捉恰当信息的能力;立体交互素养指学习者利用不同介质,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全方位交流的综合能力;智能创新素养专指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应用于各专业类别的人工智能创意和研发。

二、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工具,一直是教学手段的表现形式。我们经常说主观主导客观,但客观条件也严格制约着主观目标的实现。教学工具一直决定着教学模式。例如现场模式和虚拟模式就是由于教学工具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教学形态。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导的网络技术模式下,按照互联网的技术特点,找到学习者在互联网+学习模式下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结构,这对教育机构有针对性地设计完善的互联网学习模式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研究学习能力结构中核心要素的作用,可以抓住核心因素实施有效的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工程,使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增长学习能力,培育学习素养,产生“平台育人,人塑平台”的良性教学模式,这对有效实施互联网+教育也具有本质的意义。互联网+是基于网络传输的多媒体交互系统,它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所有领域,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此前提下,在线学习是人类生存的常态,更是年轻一代的基本学习方式。找到新一代学习者学习素养的培育途径,对提升未来受教育者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塑造下一代在智能时代的学习潜力具有长远的意义。在国内对于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研究主要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关于学习素养的理论研究。这一类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素养的分析研究,如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认识、导向与自我学习选择能力方面的研究。有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结合了学生思维素养和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如能力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自由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但是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不多。大部分研究只是提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理论联系尝试。在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强调信息化素养,包括新媒体素养、技术素养,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素养的结构并没有很好的描述。从中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关于学习素养的应用研究。这部分研究是关于互联网+教育研究最活跃的部分。它涉及到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甚至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都有涉猎。大部分研究都是聚焦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这部分研究的特点是分片研究,系统性不强,没有成体系的成果。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关于学习素养培育的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具体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其中成果也很多。此类研究也基本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核心素养研究,基本是聚焦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实际现象,大部分是以学习方式、学习资源、跨学科融合以及师生关系等角度研究学习者在互联网思维下的能力发展,并未从结构层面提出系统、全面、逻辑性很强的培养途径。在国际上,此类研究属于新领域,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强调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能力是人的基本素养。如【瑞典】爱芭-奥西恩尼尔森的《迈进学习者充当学习主人的时代》;第二是重在研究互联网+教育模式中技术对人的影响。如【加】特里-安德森和王志军的《教育技术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第三是注重研究互联网+教育实施以来的变化规律,以及人应用互联网应该具备的技能。如【爱尔兰】格拉尼娅-科诺尔的《数字学习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国际上此类研究注重应用,从理论结构方面观察,并未见到完善的关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素养结构的描述。

三、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的价值分析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方兴未艾,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各类培训,以及全民终身教育的各方面。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在利用互联网实施在线教育,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出现一个在线学习功能比较完善的优势平台。即使是应用广泛的Moodle平台(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主持开发的课程系统CMS),也只是针对学生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空间。尽管影响很大,但也不能很好适应大部分在线学习项目。许多使用Moodle平台的教育机构往往根据教育项目的特点进行平台功能改造。我们通过国开学习网使用Moodle平台效果的调查,发现它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并没有完全按照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素养的要求进行设计。从总体上看,导致学习平台缺陷的原因很多,但没有针对学习者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设计平台功能是一个不应忽视的原因。因为人机协调是互联网+学习的重要方面,所以重视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素养核心要素的揭示,构建起结构明确的在线学习素养框架。研究对找到培育网络条件下学生基本学习素养途径有现实意义,特别是针对紧扣学习者学习能力设计教学平台功能有重要的价值。

研究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素养,必须立足于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良好学习能力结构的培育,即围绕网络学习素养结构中各核心要素的关键作用这一命题。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素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起一个既符合实际,又科学合理的学习者学习素养结构体系,找到互联网+模式下学习素养的培育途径,使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设计能够真正符合学习者学习能力提升的要求,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互联网平台强大的学习功能,实现“人机双优”的教育目的。达到此目的路径应当是清晰明确的,即探究网络学习素养结构中信息技术素养、虚拟思维素养、信息选择素养、立体交互素养、智能创新素养等各核心要素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寻求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学习素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习者学习素养结构体系,运用关于学习者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素养关键要素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成果,归纳出培养学习者核心素养的逻辑图谱,按照图谱的逻辑关系,找到改善教学平台学习功能的主要方向,探寻一条“平台育人,人塑平台”的良性教学平台设计和使用模式,找到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的合理途径。

对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展开研究和分析,需要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出发,首先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远程教学环境下学习者能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相互的关系逻辑;再通过功能主义理论和实证主义理论来分析和验证学习者学习素养产生的效果;进而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分析学习主体的意愿、态度和素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用全新视角围绕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实效性功能这一诉求,从互联网+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分析。着眼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变化,结合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以网络系统为前提,以信息技术控制为范围,以人的自身功能为结构,构建互联网+学习模式下人的学习能力逻辑构架,这对丰富我国互联网时代学习素养理论有重要价值。

四、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分析

关于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的内容必须以两个方面为核心:第一、关于学习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第二、关于当前互联网+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学习能力状况研究和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良好学习素养的各要素结构的研究。研究需要找到学习素养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核心要素并研究它们的来源、作用和相互关系等。学习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应当包括:素养与学习素养、学习素养与核心学习素养、互联网+学习素养。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研究应当包括:互联网+学习模式下的技术控制特性研究、空间虚拟特性研究、多媒体综合效能研究、学习者学习能力现状研究、学习能力结构研究、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关系研究、学习素养各要素及关系研究(学习者信息态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虚拟思维素养、信息选择素养、立体交互素养、智能创新素养的来源、作用和养成等)、互联网+学习模式下学习素养结构框架研究、学习素养培育途径研究、学习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研究、学习素养培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学习素养培育的成本研究、学习素养培育的效益研究、学习素养培育的方式方法研究、学习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面对智能时代的互联网学习素养培育展望研究等内容。

在网络教育领域,学习者的学习素养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质量保证的前提。学习者学习能力是教育主体论研究的首要内容。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在远程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研究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不同的学习模式需要不同的学习能力,“自动学习”和“他动学习”、“理性学习”和“感性学习”、“临时学习力”和“恒定学习力”对学习者和办学机构而言都是有重要影响的概念。其中一个人的恒定学习力是形成学习素养的关键。学习素养的形成是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经验、学习习惯、学习意识沉淀(条件反射)、学习审美、学习行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素养是在网络环境中的恒定学习力,它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技术控制下的互联网+学习,需要的学习素养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显著综合性特点的“学习素养”概念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构筑的能力框架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它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需要厘清的关系和需要明确的概念。研究必须通过前期调查、访谈和实践验证,初步假设了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为:信息兴趣、信息技术能力、虚拟思维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立体交互能力、智能创新能力,并验证此假设的逻辑性和科学性。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学习者学习素养各要素的来源、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另外关于学习者信息兴趣、信息技术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立体交互能力的调查结论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研究最大的困难是学习者虚拟思维能力和智能创新能力的来源、作用。因为此类研究的动态因素控制难度极大,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稳定性很难把握。为此,必须从技术控制下的互联网角度提出学习者学习素养的内在逻辑结构;明确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及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一套互联网+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的策略,即:(1)“人机双优”的学习素养培育策略;(2)“平台育人,人塑平台”的良性教学空间设计和使用模式。这样才能从实际研究中验证虚拟思维、信息选择能力、自动学习、他动学习、理性学习、感性学习的存在。

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需要按照远程教育背景下由现场环境向网络环境转换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比较传统学习素养中关于获取知识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锻炼思维的想象力、思考力、自觉力;形成能力的应用力、创造力、成就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感知、思维、应用、创造等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和形成学习素养的新模式。具体表现为寻找在信息技术前提下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模块、想象力+思考力+自觉力模块、应用力+创造力+成就力模块的结构顺序。其次,在以上模块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概括信息兴趣、信息技术能力、虚拟思维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立体交互能力、智能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联系,找到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脉络走向。在以上模块结构和逻辑关系基础上,利用多样化研究方法的融合,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再加上实证研究,从多个方面应用验证,得出行之有效的学习素养培育途径,并明确提出:“人机双优”的学习素养培育策略,探索出一条“平台育人,人塑平台”的良性教学平台设计和使用模式。最后,从以上研究中验证虚拟思维、信息选择能力、自动学习、他动学习、理性学习、感性学习的重要性。为此,研究的展开需要通过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各种调查问卷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在比较传统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混合式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初步找到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者学习能力结构中的关键要素。另外,必须使用政策研究和比较分析法,大量研究党和国家、教育部、各行业、各地市等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政策方针及其调整变化规律,特别是比较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和不同层面的政策特点,研究不同类型对象的学习素养特征。与此同时,文献检索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大量参阅国内外关于学习者学习能力、学习素养,特别是在“在线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主要元素的研究资料,可以为研究提供大量可靠的佐证,使研究节省投入,少走弯路。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要使用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考察研究效果。通过现场考察和实地采集,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结合调查研究方法,得到有实际价值的调查统计数据,并经过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再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加以验证成果的有效性。最后需要强调使用专家咨询法。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型研究领域,一大批具备超前意识,在本领域有专门研究的专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调查统计分析和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广泛寻求我国有影响的远程教育专家的帮助,开展专家咨询研究,验证学习者学习能力结构中的关键要素是否准确,并在专家引导下,开展学习能力结构关键要素作用研究,进而寻找到学习素养的有效性研究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五、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的前景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对未来教育意义重大,它关系到亿万学习者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如何实现学习收获最大化的重大问题。未来的学习方式不能回避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多媒体学习、虚拟学习等方式。为真正找到未来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关于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研究就应当切实强调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的研究步骤。在研究结构方面需要注意:确定研究结构,即点面结合研究模式。在此框架下,选择长期观察研究进展的固定对象和随机抽取观察的对象,在此前基础上,综合采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对象和固定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观察和研究,找到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各个要素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建立起包含核心要素在内的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结构体系。运用合适的方法,如统计方法、数学方法、效果分析等方法,在互联网+学习素养结构体系中,重点分析和验证几大核心要素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分析整理数据,进一步探究在互联网+模式下提高学习者的核心学习素养。对此,研究的顺序需要遵循清晰的逻辑,即:首先必须组织专家分析研究的特质,论证研究适宜的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路线图。其次,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及理论分析,详细整理基本数据,加工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与固定和临时研究对象建立协作关系,参加有关学习活动,收集广泛的第一手资料,系统整理文献资料和实地采集资料,掌握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元素呈现的大量数据,找到这些元素的价值、影响力和作用规律。为进一步给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要重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利用数据支持下的清晰研究,深入进行选点调研、分析,开展专家访谈、咨询、综合研究问卷和实际分析,构建起包含核心要素在内的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结构体系,并着重分析核心要素的效能。最后,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网络教学中验证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的核心要素的价值和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学习者的核心学习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六、结语

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素养几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分析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机制与目前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适应状态,从而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远程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学习素养。在教育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学生学习素养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是否拥有信息素养,因此学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其学习素养培育的核心内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是现代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但是目前教育机构针对学生学习素养培养方式仍然沿袭传统模式,大多数院校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采用的方式是在教学计划中加几门相应课程。此种课程化模式无法建立全方位的学生素养培养机制,也无法整体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由于缺乏全方位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化环境下人才培养的理念,造成了许多学校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片面性、单一化和僵化现状。大部分院校没有树立起信息育人的观念,没有把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也没有健全和完善学生现代信息素养培育体系。目前互联网+多媒体教育技术已经深入到教学的所有细节中,眼下对学生的学习素养培育机制与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实很不适应。因此,研究互联网+模式下学习者学习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很必要,也很迫切。它是学习者信息素养培育结构的前提,也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猜你喜欢

要素学习者培育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