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9钟锋
钟锋
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为提高临床疗效,在给予正确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1]。本文就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3.8±4.3)岁;平均病程(1.1±0.2)年。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2.6±4.5)岁;平均病程(1.2±0.1)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方法:(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选择几名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他为组员,另外选择两名护士专门负责搜集相关文献及资料,为循证护理方案提供依据[2-3]。(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可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循证医学相关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及准确快速搜集资料的方法等,提高其专业素养及能力。(3)提出循证问题,搜集相关资料:由组长负责提出相应的循证问题,组员按照问题搜集相关文献及资料,组内全体成员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循证依据[4-5]。(4)制订出科学合理并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组员进行实施。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正确用药,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生活指导等。另外,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不断优化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6]。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全部消失为有效;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改变,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中,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中,显效27例,无效2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中,非常满意28例,满意24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4.5%;对照组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19例,不满意13例,护理满意度为76.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14.2±4.5)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20.8±6.8)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提出循证问题、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经过讨论分析,从而制订出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7-9]。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女性患者,由于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会累及其他器官功能;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复发率高、病程迁延等特点,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与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但是仅仅给予相应的治疗,并不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预后也不理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资料显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将来我院治疗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