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进展分析*

2018-01-29吴惠静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区危重分区

——吴惠静 陈 岚 黄 陈

急诊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具有高强度、高风险等特点。自2011年原卫生部公布的“关于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实施以来,急诊分级分区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就目前我国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

1 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概述

2011年公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将急诊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4级,Ⅰ级指濒危患者,Ⅱ级指危重患者,Ⅲ级指急症患者,Ⅳ级指非急症患者[1]。按照空间分布将急诊诊治区分为3区,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指抢救监护区,适用于Ⅰ级和Ⅱ级患者处置,用于快速评估和稳定患者病情;黄区指密切观察诊治区,适用于Ⅲ级患者,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患者,当出现病情变化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患者应被立即送入红区。绿区指Ⅳ级患者诊疗区,该区域患者病情较轻,可按顺序等待医生诊治。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急诊就诊效率,使真正“急”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国内外急诊分级分区管理现状

国外建立急诊预检系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后不断完善,主要采用五级分诊法,如澳洲分诊量表[2]、美国急诊严重指数[3]、英国曼彻斯特分诊系统等[4-5]。

预检分诊即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急、危、重患者进行分类,确保其能得到及时救治,从而减少患者致残率甚至死亡率。在国外,卫生机构通常会制定统一的急诊分诊标准,并张贴在醒目区域,使医患双方都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6]。新加坡和美国的大多数医院急诊科均采用敏度等级系统帮助确定就诊患者的优先确诊权[7-8],其中Ⅲ级分诊标准应用最为广泛。在国际通用的Ⅴ级分类法基础上,又将Ⅲ级、Ⅳ级合并,采取Ⅳ级预检敏度标尺(Patient Acurity Category,PCA)分类法进行分级预检,预检工作更具实效,这种分类法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从而使急诊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法国预检分诊遵循的依据是由法国卫生局组织编写的《分诊指南》[9]。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ATS)[10]指出,根据急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分为需复苏(1级)、紧急(2级~3级)、非紧急(4级~5级)5个级别进行救治。

近年来,我国部分医院借鉴国外急诊医学实践经验,制定了适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预检标准,并遵照此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整体分级评估,实现了由分科分诊向按病情进行分类分诊转变。可见,各种急诊模式都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就诊次序的,既要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又要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11-12]。

3 效益分析

3.1 提高了分诊准确率

急诊分诊的准确率对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救治极为重要,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分诊准确率。林转结等研究发现[13],患者因素、护士因素以及管理者因素对分诊准确率都有影响,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分诊准确率,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高美洁等研究发现[14],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后,分诊准确率达97.91%,明显高于应用前的92.42%。

3.2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缩短了危重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了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蒋红丽分析发现[15],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应用将危重患者候诊时间由8±3.2分钟缩短至7±3.1分钟(P<0.01)。黄伟平等[16]进行分组对照同样发现,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候诊时间由8.43±3.69分钟缩短至6.28±2.06分钟(P<0.05),抢救成功率由82.76%提高至91.03%。高美洁等回顾分析发现,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前后危重患者救治及时率由81.68%提升至94.25%[4]。蒋红丽、杨珍等也有研究表明[15,17],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抢救成功率由96%提高到97%。还有学者将四级三区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5%远高于对照组81.5%[18]。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患者的及时抢救裨益良多。

3.3 提高了医患满意度

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是急诊医疗体系的一大尝试,有助于提高医患满意度。蒋红丽发现[15],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使患者满意度由94.5%提高到96.2%。黄伟平等分析发现[16],四级三区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前者的护理纠纷率仅1.28%,远低于常规护理组的7.14%。刘瑛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后发现[19],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后,医生满意度由75%提高至93.75%,护士满意度由75.93%提高至96.3%。医患关系需要医生、护士与患者共同维护,急诊就医模式的改变,对于维护医患关系具有很好的作用。

4 讨论

4.1 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仍需广泛宣传

据报道,急诊就诊患者中仅20%~30%属于急诊就诊范畴[20-22],大量“假”急诊患者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就诊秩序。患者对于分诊、候诊时间以及病情分级的不了解,使得急诊工作更容易出现纠纷。林转结等[13]提出,需加强急诊分诊重要性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比如将分诊分级分区内容张贴于醒目位置,避免宣传不到位而引起医患纠纷。纪超娜等[23]调查发现,21.7%的患者认为急诊就诊应遵循“先来先看”的顺序,而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优先诊疗顺序的。

4.2 缺乏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急诊病情评估标准,多数分诊护士仅凭借个人经验和医学常识进行分诊。这样容易造成急诊分诊不准确,尤其是当患者涉及多学科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而错误的分级分区会错过患者最佳的抢救时机,从而引起医疗纠纷[24]。因此,应建立完整的、科学的急诊分诊衡量标准,同时加强对分诊护士相关方面知识的培训,促其掌握正确的分诊技巧,以免延误重症患者的病情[25]。

5 小结

急诊四级三区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医患满意度,这对于维护急诊秩序十分重要。当然,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分诊理论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等,以提高急诊分诊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三区危重分区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手诊分区法之原理探析与诊断应用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