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究

2018-01-29朱铁军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环境教学模式专业

李 栋 朱铁军

(1.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我国高校规模扩展时期已收锣罢鼓,以提高质量为主旨的内在式发展已然成为髙等教育的主旋律。其中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推动下,从一个新兴的专业,到现今近千所高等院校每年数万专业人才的输出,环境设计专业在高等院校人才教育培养中已悄然成为一个热点专业。但是,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相关资源短缺、环境设计专业起步晚等诸多因素,致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与培养的人才质量欠缺,社会不认可,就业难度大等问题形成鲜明对比与矛盾。所以,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势必走向精英式、工作室制度下的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定由大众与理论型转向项目实践型以及综合型发展。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对更新教学改革思路与模式,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均不无裨益。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概述

(一)工作室制

工作室教学形式的源流最早可以追寻到德国著名设计教育大师格罗皮乌斯在魏玛所创立的国立包豪斯学校,其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可以说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包豪斯宣言中曾指出“艺术是教不会的,但工艺和手工技艺是可以教会的”,由此,包豪斯校内设立了诸多的工艺类作坊,陶艺作坊、木工作坊、纺织作坊等等,旨在让学员们在相应的作坊中直观体验生产现场,更好地手脑并用去学习思考,在此种学习模式的转变下,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与积极性。[1]包豪斯作坊式教学是以实践技艺为导向,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现今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原型。而现今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则是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相融合,工作室为载体,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将教室、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三者合一,力求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面向社会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然后以课程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为核心,以专业导师团队为主导,以此来承接各种专项课题与项目作为主要目的,最后在完成实际课题与项目的过程中实现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与提升。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国内外发展

由于包豪斯学校对西方国家设计教育的浸染,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充分发展与应用,使得西方国家设计艺术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端。包豪斯解体后,其大多成员将包豪斯教学思想带至各个国家,包豪斯的思想在各国均或多或少地凸显了其本体价值,它向各个国家彰显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簇新一面,且开启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及教育的新篇章。如德国“双元制”教学方式则是工作室制下的产物,“双元制”教学主要来自于包豪斯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扮演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工作室则是学徒,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企业提供相应师资以及实践场地,学生在和学校共同培养下毕业后可直接从事相应实际工作;再如美国,美国各大设计专业院校大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其成立的各类工作室全年全天24小时对所有学生开放,使学生可在工作室自由进行实践创作训练,在教育体系上兼顾理论研究与社会效应,两者相互促进与渗透,这些思想模式使美国在设计领域的教育体系上更凸显其国际化属性,由于美国设计教育的与时俱进,其教学内容与手段积极适应着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迫求,由此保证了美国在设计教育领域长久处于先进水平。国外其他各相关院校在包豪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均进行了适当改进,旨在找寻符合本地区富有特色且具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对众多国外的设计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可总结国外设计领域工作室模式的几大特点,首先注重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其次工作室教学大多培育满足社会效益下的专业人才,充分与企业合作;最后着重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表达沟通能力,同时兼顾知识的全面与整体性,让学生接触面更广,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理论。国外对设计教育体系中工作室制的改革与发展均做出一定贡献,对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模式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反观我国设计教育,由于诸多历史因素,致使设计教学模式观念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从工作室真正意义上来说,自上世纪60年代左右才开始由郑可先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率先设立了陶瓷雕塑工作室,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设计院校才陆续开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2]。诸多高校就对工作室制教改方面做了有益探索,获得了些许成果与经验。随着设计教育改革的呼声愈加迫切,广州美术学院经数年的试点与谋划,已于2011年在其工业设计学院中全面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整个院系按照专业方向分为12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师生比小于1:15,师资组成大多为不同知识建构的教学团队。同时紧密与区域内产业特色相连,旨在为各方向工作室在地区经济商圈内找到相符的合作企业,建立产学研链条。并且聘用企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实践导师,借助企业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服务于教学。将企业实际项目带入工作室,实行“真题假做,真题真做”方式进行课题实践,实践过程循序渐进,力求实践课题方向的宽泛性。在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它是国内较早实施工作室制教学的院校,于2001年开始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其中建筑学院工作室制教学较为成熟,其专业学制设立为五年,大一学习造型与专业基础,且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分配专业,且大二与大三阶段为专业学习,大四再纷纷进入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兴趣和导师方向进行专业内的深入学习,并通过导师工作室,分别从景观、建筑、室内三大方向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其中较为特殊的是课题是由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这种搭配方式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题中,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彼此的沟通能力。注重研究,教学针对性强;注重实践,拓展学生的技能应用范围;注重团队合作,提升学生协作与交流能力,这些是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制教学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环境设计专业现状分析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环境设计专业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呈现发展快却起步晚的特点,这种跳跃式发展必定会酿成一定潜在教育问题,所以亟需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出不足,旨在为环境设计教学指引出探索改革的方向。

1.教学硬件与师资力量的不足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是偏实践类型,故此诸多课程需要专用多媒体设备、电脑、画室等专业硬件以此来辅助教学,但是由于学校有关部门对专业认识不足,以及资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专业教学者。其中多媒体教室配置不当、电脑设备老化或数量不够、画室不足、专业设备、模型制作室有的甚至空缺、校企实习基地未开发或利用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教师首先作为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其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左右着教学质量。其中大多院校教师团队年轻化比例过高,职称结构头轻脚重,缺少中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较少,甚至教师学历低于本科,其次是在科研方面,教师对科研课题的研究缺乏一定认识,致使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专业的内在研究点,同时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历,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单一化的依赖教材,对施工工艺材料及营造方式可谓一知半见,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诸如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当中,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教学原则,使学生学习动力受挫,严重影响专业的发展与学生的就业。

2.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不合理

我国设计教育基本是从以往美术教育中出来的,往往将美术教学作为设计基础,而不重视技术与社会、市场间的联系。在近年的发展中,虽然革新了教学手段,也增添了电脑设计课程,但没有真正意义上达成设计教育的现代化。在美术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环境设计教育仍保存诸多传统美术的影子,课程循途守辙,扼杀学生个性,致使专业脱离市场。其次,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覆盖景观、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综合交叉性学科,有着涉及范围广,专业发展趋势更新快的特点,但是很多院校未把具有综合性学科特点的环境设计专业进行平衡发展,仅仅定位为室内设计,呈单一化发展,大多侧重室内软装和装饰陈设之类,导致有诸多课程没有合理地安排到教学体系中去,教学体制难以满足专业发展现状[3];最后,有的学科科目开展的不够完善,尤其是那些能凸显专业前沿研究内容的教学科目,理论学习量占课程比例较大,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疏忽了实践的必要性,淡化了技术与市场间的衔接。

3.创新能力培养缺失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是当前迫切要求。大多院校缺乏实践课程导致学生易形成僵化思维,因为环境设计专业在实践项目的伊始,外出的考察调研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项目设计构思前的考察调研需充分利用问卷、地图、照片以及各项调査数据等,如不开展实践考察,就不能深入体验和理解创意语境的内涵,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其次,传统的讲授教学手段凸显程式化,应用于环境设计专业则不够灵活,缺乏互动与交流,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本能,使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1.教学设备与师资团队组建

教学设备的完善是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首先,根据专业方向建立不同的工作室,并依据专业方向特点及需求,在工作室配备相关设备,这样可便于学生在固定的工作室中更好地完成设计方案,以工作室为教学载体更好地营造教学氛围;其次,应建立专业资料室供师生查阅,强化展厅与陈列室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设计作品,放置展厅中进行展出并及时更换,通过师生的观摩与交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起到一定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师资团队的组建是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础保证,要求环境设计教师理论与实践兼顾,配备一支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日常教学活动施行工作室责任制,每个工作室由该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同时带领团队开设相关系列课程,其中各工作室教学团队要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搭班,还可以外聘企业的一些优秀设计师与管理者,确保教学梯队建设呈良性发展,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各种教学科研任务与实践项目。其次,通过环境设计教学实训基地的设立,需定期对各工作室的教学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严格的教师实习条规,明确规定任课教师需按季度或按月赴企业挂职上岗,力求熟知企业实践项目的实施流程,提高教师实战能力。

2.课程体系与专业定位的优化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需要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来做支撑,环境设计专业开创者吴家骅教授对此曾提到:“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必须以其在对象和目标上的明确性来界定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必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在相关方面的机动性。对环境艺术专业来说,它将对该专业的艺术、认识、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产生良性的制约。”[4]由此可按教学计划,在成立的若干工作室中找出各工作室的方向定位,在根据方向定位的异同来制定配套的课程模块体系。首先,对大一新生不分方向,进入设计基础工作室学习诸如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基本理论课程等公共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设计专业有一定的宏观认识;到了本科二年级时,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具有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学习相关课程,诸如设计素描、三大构成以及电脑软件辅助等课程,以此旨在加深学生对空间层次的认识和相对复杂空间结构间组合关系的表现力,同时电脑辅助软件课程为学生进入实践项目工作室打下铺垫[3];本科三年级时可以选择建筑、景观、室内方向相应的工作室,学生在工作室主要通过课题、项目、比赛三位一体的连贯教学完成教学实践任务,专业教师可与企业导师、行业协会专家等团队共同进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首要任务的专业课程研发,以工作室设计项目为介质,以企业的项目实施标准来拟定包含课程定位、实施方案、学习目标、专业技能、思维创新等内容的课程标准,同时,工作室人员结构应由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组成,这样可以健全专业方向的知识架构,加深学科间的交融,这样有利于教学的互动与开放性,最大限度地凸显工作室制的优势。另一方面,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教学团队可筛选或编撰教材,可将学生也列入到教材的编撰过程当中,将其优秀教材在工作室中进行推广,这样不仅可对项目课题进行系统总结,提升团队科研成果,同时也间接促进了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的提高,学生也能愈加切身地体会到所学的专业内容。总之,工作室教学模式一定要秉承环境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育适宜社会发展的服务型、应用型人才,要从本院校实际情况着眼,深入当地企业与市场进行考察调研,旨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3.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正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中,培养创新人才首当其冲,其中高等院校则是创新人才的生力军。同时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兴实用型学科,其涉及的研究领域以及学科相对宽泛,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之内,所触及学科也有建筑学、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等,所以在“双创”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共同背景下,只有利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媒介,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首先,利用工作室各项资源,从课题训练开始,到参加比赛与科研项目,最后承接实体工程项目,目的让学生从培养综合能力到实现综合能力有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循环训练,在学生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训练,例如项目课题团队可对实际项目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设计方案;其次,工作室导师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重专业创新课的课时基数,对课题项目实行“真题假做”、“假题真做”双管齐下的创新训练,杜绝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案构思,鼓励单一项目多种方案形式,同时加强对优秀方案的实例解析,让学生可以在实践项目的方案设计中真正的做到创新性、开放性与应用性;最后,依托高校平台,积极与当地相关企业搭建创新设计中心,整合高校师资与学科资源、企业市场与团队资源,共同落实校企合作长久机制,力求长期稳定地服务于地方。

三、结语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学科间的交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归根究底还是对人才本身的培育,所以要力求做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深厉浅揭的改进措施,切不可盲从跟风,以此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创新型设计人才。工作室制的构建能够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唤起创业与就业意识,并能够长期有效地鞭策与激发学习欲望,营建出师生间的良性交流,凸显教师责任感[5]。对如何改进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如何提升环境设计教学的质量、如何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实现这些宗旨的有效途径之一。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董小龙.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产教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3]曾发茂.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15.

[4]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江.“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J].装饰,2013(3):125-126.

猜你喜欢

环境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