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绿色廊道: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概说
2018-01-29郭瑞王亮
郭瑞王亮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连接着我国的东部沿海和广袤内陆,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由于受人类社会活动干扰,长江经济带面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污染严重、灾害威胁大、生态退化快、过度开发和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总体表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在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因此,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刻不容缓。绿色发展是积极应对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长江绿色廊道建设要求沿江各省市积极走绿色发展道路。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也为长江流域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建议。[1,2]
一、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现状
2004年,《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20年时间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10月22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确定了生态强省建设目标。2016年3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6年7月26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以及2016年8月26日,《安徽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出台,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政策和制度体系正在日趋完善,这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丰富经验。
政策实施以来,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第一,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建立并完善组织协调、支撑保障和监管考核等制度,全面推进管理工作。第二,政策法规体系持续丰富。建立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改进价格收费政策,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生态强省建设得到稳步前行。第三,生态文明试点项目覆盖范围持续增加。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第四,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巢湖、淮河和新安江的水质优良。严格遵守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长期保持平衡,2016年,新增耕地面积达110.9万亩。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来,2016年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65%。2016年安徽省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数据表明,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安徽省生态文明先行区绿色发展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困境和挑战。第一,安徽省正处在工业化初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安徽省GDP约2.4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幅度达9.6%。与此同时带来的是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2016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布安徽位列第19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持续存在。第二,安徽各市、县地区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响应较为积极,但生态环境保护仍旧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企业的绿色生产观和公众的绿色消费观、生活观尚未完全建立。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行为仍旧存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差、环境容纳量减小。[3]
二、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生态资源非常丰富
安徽省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地形多样,长江、淮河横贯其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性良好;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相当丰富;矿藏种类较全、储存量大,其中煤、铁、铜等38种矿产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10位;旅游资源类别全、级别高、数量多,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山脉,其中南部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景区相连成片;北部以历史文物古迹为多,点小而分散。
(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连接南北、承东启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势明显,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离不开安徽的发展。安庆、芜湖、铜陵、马鞍山是对外开放的一类港口。安徽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合作,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2010年初,国家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积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区后,区域生产要素更加齐全、对外开放程度高、自主创新特色鲜明,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引领安徽经济绿色发展。
(三)科技创新潜力较大
安徽具有科技等潜在优势,安徽是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科技创新潜力较大,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九位,全省高等院校共有108所、科研院所4000余所,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143个,院士工作站114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1180件。
(四)生态产业基础良好
安徽省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一是生态产业迅速崛起。环境友好型旅游产业、绿色健康生态绿色食品产业、节约资源的生态技术产业、服务产业以及生态农业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积极推进品牌塑造,大力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生态产品。2016年,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补助政策,全省有效获证农产品409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940个,绿色食品1700个,有机农产品4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5个。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黄山、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已成为安徽样板。继池州、合肥、安庆、黄山、宣城、六安之后,2017年10月10日铜陵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7年9月22日,安徽省宣城市、金寨县、绩溪县入选46个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3个第一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
三、影响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生态文明体系尚未健全
首先在认识上存在四个片面:一是一些人思想认识不够,主观能动性欠缺,行动落实不到位,没有全身心的参与生态建设;二是认为这是环保部门的工作,积极配合与参与协调不够;三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环境保护,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有机联系;四是目标值设定过高,不切合实际发展水平,加大了实践难度。其次是生态文明观仍然没有全面普及,多数人群的生活模式仍是传统式的高消费,高能耗,绿色环保的生活模式尚未建立。最后,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专项引导,组织活动单一,生态文明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不足。
(二)生态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公众参与机制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公益事业推广普及力度不够,节能环保“十进”活动落实不到位。二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产品环保标准不明确,恶性破坏环境的行为未被纳入刑法管理范围。三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社会监督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污染源执法检查力度不够,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三)高消费、高消耗生活模式亟待转变
一是安徽是人口大省,截止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95.5万人,但人均所占土地面积少,而高消费、高能耗生活模式造成生活废物大量聚集;二是机动车持有量持续增长,空气质量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对安徽居民收支调查,2016年安徽居民用于家用汽车的支出快速增长,人均购买家用汽车的支出622.7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8%,每百户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19辆,比上年同期增加4辆。三是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安徽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在9000万亩以上,是农药、化肥的消费大省,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5%,废弃物回收率仅为68%,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60%。少数地区存在秸秆焚烧行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四)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凸显矛盾
一是当前安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人们收入增多,购买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升级,汽车和住宅等商品购买量持续上升,致使煤炭、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工业资源消费所占比重偏高,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二是安徽城镇化建设处于中期阶段。2015年,安徽城镇化比率超过50%,表明了安徽省已经初步进入城市型社会。经济学家指出当城镇化水平处于30%~70%区间时,属于量的加速扩张阶段。此阶段有两个显著特点:城镇化水平上升会增加城镇生态环境的压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速度缓慢。
四、推进安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建设是一个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安徽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要以生态技术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生态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三者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生态观念创新
1.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导向功能。总结经验,完善现有规划;积极鼓励、引导环境保护者开展多样化的公益活动;健全环境信息发布手段,扩大公民知情权,充分发挥公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全方位的长效监督机制;以多样化方式积极引导各级党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生态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活动,形成一套生态教育机制、生态行为规范和生态消费模式,使得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努力实现由生态治理向生态预防转变,由政府管制生态到群众自觉转变,加快促进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3.积极倡导绿色生产观。绿色发展观是新时代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全新诠释,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观,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鼓励企业建立绿色管理部门,推行绿色生产;遵循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和文明健康的原则,大力倡导和培育公众选择绿色生态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鼓励有利身心的健康消费。
(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现有规定,清理不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完善刑法内容,将多种危害环境的行为纳入刑法范围;二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执法检查力度,坚持违法行为“零容忍”原则,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项目应加强信息公开,以便加强公众监督,清理整顿不法排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严格环境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做到权责对等,强化责任。[5]
2.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创新税收体制改革,进行税负转移。针对消耗能源资源同时有害于环境的行为征收环境税。如征收废气和大气污染税、废水和水污染税、固体废物税、对砍伐森林行为征收森林砍伐税等;二是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三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创新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生追究等制度。[6]
3.建立绿色考核体系。完善社会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其中,绿色GDP反映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水平,也能体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省各地区建立GDP核算体系,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树立科学的生态政绩观,同时做到政绩考核和数据统计公开化、通明化。
4.改革贸易机制。一是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制度和审批制度,以制度建设拉动绿色贸易机制改革;二是综合考虑产品用途、循环利用、生命周期和避免废物出现等因素影响,确定产品定价。三是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和创新产品工艺技术,尽可能少的使用化学品等危害生态环境的原料,逐步淘汰高能耗的产品。
(三)生态技术创新
1.开展农业生态技术创新。安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基础条件差,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应大力落实安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方案,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生态种植业。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改进养殖方式,建设一批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点。以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延长产业链,追求农业链条循环。推广消耗农作物秸秆的平菇、草菇等产品的种植,减少农药化学品投入和农业面源污染。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进一步推广云计算技术应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鼓励发展能减排技术系统集成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
3.加大生态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根据省内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对巢湖流域、黄山、蚌埠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给予倾斜支持,加大生态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把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点,把全面开展污染源综合治理作为关键任务,及时对生态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化。
4.强化生态技术人才支撑体系。生态技术创新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具有生态观念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育相结合,以安徽省高校为依托,加大力度扶持环境科学、林业和生物化学等相关领域学科,吸纳各层次人才,合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形成人才流动良性机制,并建立人才激励保障制度。[7]
[1]刘世庆,巨栋.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总体战略与实现路径研究[J].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5):561-571.[2]杨桂山,徐昔保,李平星.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11):1356-1367.
[3]张会恒.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N].安徽日报,2016-09-12(7).
[4]王成周,臧玉多.推进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2):88-92.
[5]吴林红.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N].安徽日报,2016-08-03(1).
[6]张宜红.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路径与政策措施[J].企业经济,2016(2):117-120.
[7]张琳杰.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创新路径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2017(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