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片区高等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18-01-2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区域

邹 媛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尤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可以说,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的出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通过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必然。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所以,武陵山片区高等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无论是对深化高等英语教育领域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此片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武陵山片区高等英语教育的现状分析

武陵山片区内共有7所本科院校(含2所独立学院)和7所高职院校,通过对这14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办学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首先,此片区外语专业办学包括了研究生、本科、专科和高职四个层次,层次分明,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待提高;其次,专业分布以英语、日语为主,其他语种仅供英语专业生作为二外学习,有翻译(研究生,1所)、英语(本科,6所)、日语(本科,2所)、翻译(本科,2所)、商务英语(本科,3所)、英语教育(专科,1所)、应用英语(高职,1所)、旅游英语(高职,2所)和商务英语(高职,1所)。再次,大多数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都与相关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接轨。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一直以来与小新星教育集团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与该集团就专业课的开设、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学生毕业时由该集团负责进行岗前培养,考核合格后可立即上岗,因此,大大减少了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做到了真正的精准就业,从而有利于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优秀旅游资源,现已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集点的五大特色旅游团,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成为驰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文化区。旅游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高等英语教育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据分析,当前武陵片区旅游产业发展设施完善方面需要大量旅游服务人员,由于国外游客的数量占旅游总人数的46%,因此要求旅游服务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旅游服务与接待水平都与国际化接轨。

(二)特色农业发展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农业基地有油茶基地、茶叶基地、蚕茧基地、烤烟基地、高山蔬菜基地、魔芋基地、柑橘基地、中药材基地、干果基地、肉类基地、优质楠竹基地等十二个。丰富的产品类型,可靠的产品质量,较高的产品数量,形成了名、优、特农产品品牌。为促进武陵片区特色农业持续发展,我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拓展离不开国际贸易人才的加入,较强的英语语言基本素质与运用能力是优秀国际贸易人才的标准之一。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为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提供智力支持,国际贸易数量的增多又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三)加工制造业发展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加工制造业主要包括农林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矿山资源加工业、机械工业等。各类加工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引进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不仅要向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企业与地区请教经验,还要积极地向国外企业学习。在向国外企业“取经”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语言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武陵片区加工制造企业与国外加工制造企业的桥梁,实现企业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

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力资源,现代人才资源的标志之一就是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武陵山片区的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家庭服务业、金融、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被认为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潜力点。要想促进武陵片区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就要培养大量的国际化人才,缩小与国际大型现代服务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现代服务业中金融、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的工作中会涉及大量的英语词汇,如果英语词汇不丰富,语法知识不扎实,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缺少了人才支持的产业经济,是不会有长久发展动力的,这就要求我们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来制定高等人才培养目标。

(五)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分析

武陵山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民族文化产业也成为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推进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大力扶持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和民族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民族工艺品。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参与,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则离不开具备英语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三、武陵山片区高等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一)高校英语教育应与区域产业结构有效衔接

武陵山片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与升级,资源配置模式需要改革创新。因此,高等英语教育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要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有效衔接。首先,需要迅速培养大量可以满足几个迅速崛起产业的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正在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需要很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旅游服务人才,展现出强劲发展动力的民族文化产业需要很多具备专业英语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我们只有认真分析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对高等英语教育的需求侧重有所不同,有的放矢地调整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不同产业发展培养具备不同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推动区域产业持续发展。其次,产业发展要为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打下基础,促进技术研发与创新。我们一直强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地与企业展开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实习岗位,提升高校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应该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产生的强烈需求为契机,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利用区域优势,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例如,武陵山片区的商贸物流产业人才缺口大,高校可以与商贸物流产业进行合作,将在校大学生安置于商贸物流企业内实习,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就高校英语教育而言,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身英语能力的不足,通过到企业中实习,增加了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内在动力。综上所述,实现高等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衔接对二者的发展都产生促进作用。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高等英语教育模式转变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不同的时代对人才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人才的需求状况也存在差别,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正在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变,由高端技术型人才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变,我们要以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眼光来分析当前的高等人才教育模式。对于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来讲,也应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当调整英语教育模式,真正地承担起社会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高校英语的教育模式也要随之转变,我们可以借鉴欧美等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教学经验,让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创新,助力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增加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增设听说读写译多种教学内容,促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满足未来的工作需要。再次,强化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能力考查列入考核体系中,并且增强指标的权重,要求大学生重视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校企合作,给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鉴于区域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将英语实践作为选择合作企业的重要依据。

(三)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区域资源合作与共享

武陵山片区的教育、科研、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133.6人,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但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人均教育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要想促使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需整合区域内的教育与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在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下,企业也要积极地提供术创新方面所需要的资金,开拓出技术创新的优良环境,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政府将区域内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就可以形成资源网络,区域内的企业都可以应用这些资源进行发展。如上所述,武陵山片区各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政府可以牵头创建英语人才资源库,为英语人才智能与潜能的发挥提供更公平、公正的平台,同时,提升英语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中的影响,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促使高校英语教师认真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四)以高校为主导,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最优秀、最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就要促使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具有强大效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拥有大量的科研创新人才与力量,可以从政府、企业那里获得技术研究资金与资源,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促进新技术转变。高校英语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信息交流。高校英语教育既要保证教育质量,又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创新发展,建立起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设计与课程体系的形成都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工作的进行要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英语综合能力方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服务人才,旅游专业课程结构中不仅包括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任课教师还要大量补充与武陵山片区旅游项目有关的英语词汇。例如,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组团中的知名景点武隆喀斯特、仙女山、乌江画廊、芙蓉洞、桃花源、龙潭古镇等,其英语翻译应准确、客观,为日后的旅游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五)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高等英语教育进步

促使高等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以企业为主导多方协同,发挥区域内科技园区的作用。武陵山片区有多个特色农业基地,实现了农业技术集成化,创建了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形成了“三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协会、流通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民经纪人。这此产业基地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使基地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使国家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就会对高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武陵地区各产业之间也会产生连带推动作用,旅游业发展使旅游消费增加,推动民族文化产品的销售,民族文化产品的发展,又会带动地区商贸物流业,商贸物流体系的形成也会对武陵山片区的特色农业与制造加工业提供支持。产业之间的互动,就会促使人才交流,使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迅速提高,这就迫切地要求高校英语教育工作也要不断向前推进,伴随着社会对英语技能要求的提升,调整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重要主题。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都同时处于同一个社会系统之中,探讨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问题就要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才会不顾此失彼,有所偏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无限,但是具体的经济活动进行需要“人”来完成,由于武陵山片区的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一定要求,这就促使我们在人才培养时,要注重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要求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要以为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与区域经济实现良性互动,使高等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水平同时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G].2011.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EB/OL].http://www.zjchina.org/mspMajorIndexAction.

[3]游俊,张琰飞.文化区域的经济协同发展机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11):35-39.

[4]杨玉兰.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3(4):67-72.

[5]赵国春,梁勇.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5):58-64.

[6]杨娟娟.协同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4):118-123.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区域
分割区域
诗二首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区域发展篇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