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
——以赣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为例

2018-01-29王小聪周健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问卷院校课程

王小聪,周健华,卢 敏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

公选课,又称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的一部分。这类课程要求的学分不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开设的课程。当前高校存在着学生普遍不重视公选课、不积极参加公选课学习的问题,均反映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不高。现用调查及走访的方式了解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6月。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四所高职高专院校的400名学生。以上高职院校中,选取对象的标准为:大二、大三、大四三个学龄段的学生。这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刚进入高校后要完成军训,并熟悉高校的课程,他们对公选课质量的情况了解不多,于是大一的学生不列入调查对象的范围内。调查对象的学生比例为:大二学生占比32%,大三学生占比34%,大四学生占比34%,学生的学龄层分布较为平衡。调查的性别占比为:女生占54%,男生占46%,学生的性别比也基本较为平衡。

(三)调查方法

用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两种方法进行调查。

在赣州市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图书馆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从中随机抽取400份调查问卷,为了平衡调查对象的占比,会抽取一部分问卷,随机选取另一部分的问卷,直至调查对象的占比平衡。该次发放了调查问卷400份,回收了调查问卷390份,有效调查问卷为380份,有效问卷率为97.5%。

随机抽取20名的对象进行访谈,用访谈法验证并补充调查问卷的信息。

(四)问卷统计方法

应用Excel记录数据,应用SPSS20.0分析数据,统计方式为案例数与占比值,校验方法为x2校验法,视p<0.05为有数据统计差异。

二、现状分析

(一)公选课教学的认知因素

从数据统计的结果可知,有52.1%的学生认为学习公选课程重要,却也有12.3%的学生认为公选课的知识不重要。不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存在差异。其中,高专学生认为学习公选课程很重要的学生占比为68.2%,高职学生认为学习公选课程很重要的学生占比为42.7%。从访谈中可知,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表示他们更重视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对于学习哪些课程没有那么在意,这是他们不重视公选课学习的理由;高专学生重视公选课学习的理由为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公选课学习的理由为教师的引导缺乏针对性,感觉学习很困难等;高职院校学生重视公选课是为了就业的需求,他们认为他们的文凭在人才市场上不占优势,如果要在求职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多学习一些技能。

(二)公选课教学的选择认知

高职、高专学生分别有72.3%、61.7%的学生认为学习公选课的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另外,两类院校的学生选择公选课的动机可归纳如下:第一,选择实用性强的课程。目前市场上需要哪类人才,他们就学习哪类课程,这一理由在高职院校中占比较大。第二,选择热门的课程。这类学生不太明晰自己的学习需求,他们认为既然大家都选那一门课程,就跟着选那一门课程比较好,一方面在学习时有更多的同伴可以交流,另一方面众人都选择这门课程说不定是因为这门课程非常有意思。在高专院校中,从众占比比较大。

(三)公选课教学的设置认知

高职院校52.3%的学生认为公选课教学设置不合理,高专院校67.1%的学生认为设置不合理,两类院校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都超过了半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理由为:第一,实用性不强。学生普遍认为院校开设的课程文科类偏多、理科类偏少,导致课程实用性不强。并且学生认为当前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希望课程的开展能够紧跟时代,而高职院校开设的公选课程更新缓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二,课程的内容存在滞后性。学生希望课程教授最新的、最实用的技术,通过学习知识在职场上提高市场竞争力,比如当前有部分学生想尝试创业,学生希望学习与创业有关的课程,然而学校关于创业的课程并不深入,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只能学习一些泛泛而谈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他们看书也能够掌握,不需要专门引导。第三,课程内容不系统。随着经济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专业化、复合化、综合化的要求。专业化是指学生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复合化是指学生要学习与该专业知识有关的相关知识,综合化是指学生必须具有综合素养,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持续学习。学生普遍认为,当前课程的设置不系统,学生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强化专业知识,拓展相关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四)公选课教学的方法认知

高职、高专院校分别约有74.8%、52.1%的学生认为院校的教学方法不够合理。学生认为不合理的理由归纳如下:第一,课程教学方法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学生普遍表示学校应用教授理论的方式讲授课程,他们觉得讲授课程的过程非常枯燥,并且空洞的理论教授让他们觉得学习课程没有实际的意义。学生希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要以讲为主,而应让他们去尝试、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生表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性强的问题。他们认为,院校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讲授及写论文,偶尔开展实验和实践教学。这几种方法轮换使用过于简单化,学生表示他们希望学校运用专题讲座、主题探讨等方式教学,这类教学方法能够围绕着一个专门主题进行深入教学;学生还希望能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实践,或者能在教学过程中作演讲、作专题报告,他们认为如果课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第三,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应当全面地使用教学设施优势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决不限于使用多媒体技术,它应包含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智能模拟技术、交互技术等。如果能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则教学内容可以变得更丰富。

(五)公选课教学的态度认知

高职院校、高专院校分别约有58.1%、63.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够负责任。归纳学生的意见,学生认为教师不负责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内容泛泛而谈,不够深入。学生认为教师在上公选课的时候,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把教材、书本中的内容照搬一遍。教师不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理论说得明白,令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当学生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教师经常直接照搬理论知识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这些理论知识教师也没有验证过,并且过于教条化,缺少操作性;教师不愿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第二,管理体制存在缺失。学生认为当前院校缺乏一套评估及监督公选课教学的方法。比如学生认为部分教师授课不负责任时,学生既无法依据一套规范的标准来衡量为什么教师的教授不负责任,又无法通过提意见改变现状,他们无法依靠一套科学的流程要求学校更换授课教师。

三、改进的对策

(一)完善公选课的教学体系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当前院校公选课是一套以学校为主导的订制化教学体系。这套体系里,教学的主导权在学校,学校负责订制课程,学校规定公选课的学习范围,学生只能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学习,不能接受规定以外的教育。当学生没有主导权时,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订制化的教学体系存在滞后性强的问题,有时因为学生不能广泛地、全面地收集市场信息,所以所开设的课程滞后于市场需求。这套体系很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性的学习意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既然没有学习主导权,那么也不必花费时间、精力去收集市场信息,也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了解学校会开设哪些公选课、公选课的授课讲师是谁、讲些什么内容等,学生会等着学校发布课程信息再说。为了突破以上的教学弊端,院校要建立一套开放化的教学体系,把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只有改变教学的理念,教学质量才有提高的基础。

2.建立以优化为导向的教学结构

为了让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应迅速让教学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的公选课应当分为两种:一种为基础的文化课,这类文化课是必修课的有效补充;一种为拓展的文化课,学校可在开设拓展文化课以前做好宣传活动,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想学习哪些课程,在充分了解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设立此类文化课。用上述方法,学校可以迅速设立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淘汰掉一些对学生来说可有可无的课程。

3.建立学生参与的课程教学体系

教师将主导权交给学生,意味着高校要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课程体系的建立,让学生有机会主导公选课的开设。首先,高校要加大公选课参与的宣传,使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学习意愿可影响到课程的开设;其次,高校要建立一套课程是否开设的标准,令学生可以自发做好宣传、组织活动,促使他们希望学习的课程开设;最后,高校可优选学生中的骨干成员,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校本教材的开发等。当学生认为他们可以全面主导公选课的开设时,他们才会愿意提高学习参与性,愿意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提高公选课的引导效率

高校要用以下的方法提高公选课的引导效率:第一,加强公选课的文化宣传,提高引导的效率。高校用以人为本的思路,强化学生的参与性的前提下,加强宣传,让学生了解学习公选课的目的,并根据宣传手册认真地选择公选课。高校可借助学生组织、教师的教学引导、网络技术进行宣传,使学生全面了解公选课信息。第二,鼓励学生应用网络技术选择公选课。当前高校学生普遍有计算机、移动设备等学习设施,网络是高校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具有多元化发布信息的特点,网络发布文字信息,学生可以接收简介、公告、指南等,全面了解公选课信息;发布图片信息,学生可以从图片中了解课程知识体系,了解公选课和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公选课与市场信息的联系。图片信息是直观的,它们能让学生迅速理解公选课的详细信息。发布视频及音频信息,高校可将与公选课有关的实训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还可采访曾经接受过公选课教育的学生,让他们描述学习的体验。网络是一种可以发布多元化信息的渠道,它发布信息的速度快、宣传范围广,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渠道。第三,加强公选课的引导。高校要组织一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合的团队,由教师负责接受学生的咨询,使学生能通过咨询了解与公选课有关的详细内容信息,教师的咨询可以弥补网络信息的不足;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帮助教师做好宣传服务,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强化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降低咨询教师的负担。

(三)加强公选课的开放建设

加强公选课开放性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放公选课的内容。当前,我国经济正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如果高校用传统的公开课开设的方法,会存在课程的设置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而当学生觉得参加公选课学习既吸收不到需要的知识,又不能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时,便不会愿意主动学习公选课。高校要结合教学需求,除了保留一部分需要让学生掌握的文化课程以外,其他的课程可交由学生来设置,并根据时代的需求加快公选课更新的速度。第二,开放公选课的审批程序。当学生认为公选课是可修可不修的时候,便不会重视公选课的学习,高校要把公选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让公选课与其他课享有同等待遇,使学生意识到公选课程也是重要的课程,只是修习哪些公选课由学生自己决定。第三,开放公选课的教学流程。高校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公选课审批程序,并且要将试讲课程放到正式开设公选课以前,让学生有机会决定是否要开设该公选课程,只有试讲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课件都完成了审批、合格以后,才能开设公选课,避免公选课出现课程无内涵、讲授无深度的问题。第四,开放公选课的反馈过程。高校要把公选课教师的评估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依一套标准的流程评估教师授课的情况,如果学生普遍表示教师授课不认真、讲课无新意,该教师便不能继续胜任公选课的教学任务。

(四)提高公选课的教学效率

高校要建立一套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体系。线上课程为传统的教学课程,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线上教学课程的效率:第一,丰富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需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第二,拓展教学的渠道。学生除了需要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以外,他们还希望通过参加主题演讲、参与实践活动的方法学习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充实自我,二是为了借助学习渠道与他人交往,高校要用公选课的教学为学生创造社交的机会。

线下课程为远程教育培训平台。高校可建立一个学习资源库,包括视频库和文本资源库两大部分。视频资源库包括专题讲座、在线课程、课程专家、培训动态。文本资源库包括课件、试题、试卷、教案、学习资料。远程教育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在线学习,包括课程学习、我的作业、在线课堂;学习跟踪,它包括教学记录、学习记录、数据统计、成绩记录;评阅试卷,它包括电子阅卷、手工阅卷、成绩统计;评论管理,它包括审核作业、评优作业、审核主题;作业管理,它包括创建作业库、作业发布、作业修改。同时线上的学习平台应具备在线视频、论坛、问卷调查、公告通知、博客、专家答题、模拟社区、互动问答这几项内容。用线上的教学课程,可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并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五)优化公选课的教学监督

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监督及管理:第一,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学校要把公选课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内,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考核。第二,把公选课纳入到学生评教体系中。建立校级评教系统,时时监控授课的情况。第三,重视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反馈与教学的评估撤换不合格的课程;同时也做好优秀教师的激励工作。

通过对赣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了解到当前高校的公选课质量普遍不高。如果高校不提高公选课的质量,就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高校的师资资源。现对赣州市高职高专院校4所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公选课教学质量不高的因素,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优化教学质量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娜,毛永强.浅析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132-133.

[2]杨茜,周雪,李元荣,等.大学生选修校内公选课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20(2):113-116.

[3]徐燕.大学公选课教学质量的辩证管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1(2):56-58.

[4]吴慧华,徐燕.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71-72.

[5]殷崔红.关于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师教育论坛,2010,23(12):29-30.

[6]陈晓兰.对高校公选课“选而不修”现象之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4):37-39.

猜你喜欢

问卷院校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