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儿童自主成长
——以课程故事“袜子不见了”为例

2018-01-29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桐桐袜子探究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言 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形成概念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过程 :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幼儿的思考、探究,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以多维对话为形式,以交互反馈为保障,旨在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反思能力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力,以“精彩观念的诞生”为突破口,活动中呈现观点纷呈、创意跌出的新局面,是“最具自主社会价值需要的活动”。

一、故事由来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像往常一样快速地穿好衣服。忽然,一阵哭声传来,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桐桐在哭。我问:“怎么啦?”

桐桐坐在床上,边哭边抓着小脚说:“袜子不见了。”这时,涵涵走到桐桐身边说:“不要哭,我们找一找吧!”

信宇说:“大家分开找。”

希希说:“桐桐的柜子里找一找,可能袜子在里面。”

坤坤说:“袜子在他被子里吧。”桐桐摇摇头说:“没有”。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而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我,坤坤说:“找不到了,袜子真的不见了。”

二、故事的进程

★为什么袜子朋友不见了?

课间时,孩子们坐在一起,我们进行了谈话活动,我们围绕着“为什么袜子朋友会不见了?以后应该怎么做?”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他的袜子没放好。”薇薇说。大部分孩子都赞同薇薇的说法,觉得是桐桐把袜子脱掉后,没有把袜子放放好。

艺艺说:“我猜桐桐的袜子放在了被子里,睡觉一踢就没了。”

蕾蕾举起小手要回答:“我们应该叫桐桐把袜子整理好”小安、希希、飞飞连忙大声说:“对!”蕾蕾的回答,引起大家的探讨“怎样整理袜子呢?”

小安说:“把袜子叠起来。”悠悠也举起小手说:“没错,要叠起来才不会掉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晨晨:“把袜子卷起来,然后套上去。” “可以把它往上和往下对折。” 小悦说: “老师,我还会卷袜子哦!”小悦把一只袜子叠在另一只袜子上面,两只袜子平铺在桌子上,拇指和食指捏着袜子边卷起来,翻转袜口,把它们卷进了袜套里。“完成了!”大家开心地说。“我也会哦”芸芸、佳佳、乐乐都举起了小手!

班级里的孩子们学着她们的样子,将袜子一双双整理好。整理时,“我这个袜子,你看看,上面有面包超人”宸宸说。“这个是长筒袜,有花边,好看吗?” 悠悠对宸宸说。

★袜子有哪些秘密呢?

很多孩子发现袜子上的花纹都不同,颜色也不一样。希希说:“我的袜子上有一个眼睛,还有个红脸蛋。”轩轩说:“我的袜子是黑色的,我最喜欢的颜色。”“我的袜子是条纹的,蓝白色”然然对飞飞说。“我的是彩色,上面有洞洞。”飞飞说。

“天热和天冷的袜子不一样。”小墨的发现。信宇问:“为什么我们要穿袜子呢?”孩子们开始关注和探索袜子的秘密。

为了顺应和支持孩子的想法,为了给每个孩子营造自主探究的机会,家园合作下,支持幼儿以自己独特的多元的方式去探讨问题。我们围绕着“你的袜子什么样子?谁见过不一样的袜子?为什么要穿袜子?”的问题进行探究。

★你还发现了什么?

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袜子,大家跃跃欲试,都想跟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袜子是款式、袜子的秘密。大家从袜子的种类、袜子的结构、袜子的用途等方面热烈地讨论着。

涵涵说:“这是我的丝袜,它是连裤袜,配裙子!”

小宇拿着自己的袜子对洋洋说:“看看,这是我的短袜,彩色的。”

“我这里有一双袜子,下面是鞋子,上面是袜子,特别吧!”小马说:“这是地板袜!”

玥玥走到轩轩身边,看了看他带来的袜子,说:“你的和我的不一样,我的袜口是蓝色条纹的,还有小汽车呢。”

“我有一双白色连裤袜,也很薄,妈妈说夏天穿。”艺艺说。

悠悠说:“我们袜子都有袜筒,小脚伸进去。”然然连忙说:“对,还有袜跟,有袜尖。”

“这是我的长筒袜,粉色的,好看吗?”晨晨笑着对乐乐说。“我妈妈跟我说,夏天也要穿这种袜子,蚊子不会叮你!”乐乐说。晨晨说:“袜子还能保暖呢,空调里会感冒。”

活动中,支持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自主探索,尝试多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了解袜子的知识,对于这方面的种种问题也在探索中的得到释疑。

三、故事在支持性策略中的体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1.问题式策略。当孩子发现袜子不见时,教师将这个生活事件中的突发事,成为了教育契机,教师运用等待策略,时时关注幼儿,适时地支持、鼓励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实践证明,通过问题式策略,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怎样找到袜子朋友?为什么袜子朋友不见了?袜子有哪些秘密呢?”引发幼儿的合理猜想,引起对袜子的关注和探索。在其过程中,教师支持幼儿以自己独特的多元的方式去探讨问题。支持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自主探索,尝试多元解决问题的方法。

2.思维碰撞策略。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语言交流环境,从感性经验上,让幼儿有话可说,想说,敢说,还喜欢说。让幼儿在与材料和同伴、教师的互动环境中,有话可说。此外营造积极的谈话氛围,给予幼儿的谈话内容积极回应。当幼儿找同伴互动时,或是幼儿的谈话过程中出现错误,我们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幼儿敢说,有机会谈。孩子们了解袜子的种类、作用及与人的关系。运用观察、触摸分类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比较袜子的异同。我们聚焦中心问题“袜子不见了”,这是一种关注生成的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在交往中引起心理、言语、行为等碰撞,相互促进。支持幼儿以自主的方式、运用个性化的丰富语言大胆表达,促进幼儿探索经验的个人化、内在化。

猜你喜欢

桐桐袜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袜子少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不一样的袜子
“情窦初开”的桐桐
桐桐学唐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袜子
我家的“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