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
2018-01-29吉林省辉南县第五中学李艳红
吉林省辉南县第五中学 李艳红
新课程围绕初中语文教学提出全新标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创新。顺应信息化改革发展趋势,将微课体系有效贯彻并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以微课为载体,构建翻转课堂,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内涵分析
微课教学具体指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课程内容制作成简短视频,并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灌输性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所呈现的教育特征和功能更加显著。首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微课体系,能够实现语文课程资源有效丰富与完善,保证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加全面。同时,合理组织微课教学,能够改善语文课堂环境,调动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微课教学体系合理设计与实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二、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实践探究
(一)发掘教学素材,整合视频资源
在实施微课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合理发掘语文教学素材,从而保证视频中所包含的课程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首先,教师需要深入发掘语文教材内容,提炼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之后,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发掘与整合。比如,教师在讲解《杜甫诗三首》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搜集与“杜甫诗歌”有关的课外资料,比如说杜甫的人物简介,课外经典诗歌作品,以及杜甫诗词的创作特征等。将其与教材内容有效整合,从而保证视频中文化素材和资源更加丰富。
(二)梳理知识结构,制作微课视频
在发掘和整理完语文课程内容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以及课程目标,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有效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微课视频。首先,教师按照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对语文知识进行难易性调整、排序。例如,教师围绕杜甫古诗词《春望》,先交代好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之后设置相应朗读情境,规范学生情感朗读。并且,鼓励学生对诗词中的文化特征,以及表达方式进行文学鉴赏。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制作微课视频。保证学生所掌握的语文课程内容,更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三)组织翻转课堂,展开自主学习
语文教师在组织微课教学时,需要以微课视频为载体,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主性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探究活动当中,从而保证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高质。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对《春望》古诗词朗读情境加以掌握,并带着感情的朗读古诗词。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中的字、词进行过鉴赏和赏析。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古诗词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联想所学古诗词,对情感类似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交流,从而丰富初中生文化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学生可以在家中根据微课视频内容,自主预习或者复习语文知识。从而打破教学常规,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四)借助微课视频,进行纠错反思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评价与反思。在实施微课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与创新。首先,教师需要细化评价指标,将学生微课视频自主学习表现、合作探究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从而保证教学评价工作更加全面和具体。同时,教师需要借助于微课视频,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将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表现,录制成微课视频。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自身学习表现,掌握自身在语文学习领域存在的缺陷。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领域,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微课视频,就学生在语文学习与探究中的表现,进行纠错指导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定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合作,引导学生借助于微课视频,监督和考核初中生语文学习情况,并与教室之前做好沟通与反馈,以便语文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语文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指导。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初中领域重要科目,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创新教学思想,贯彻微课教学。语文教师根据微课体系教学标准,合理发掘教学素材、制作微课视频,自主翻转课堂,规范评价体系,从而保证初中生在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下,自主学习语文课程内容,全面提高初中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