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018-01-29朱月芳
文/朱月芳
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都依照教师指令盲目性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业之中,对于自身锻炼则未能兼顾。随着素质化教育理念大力推广和执行,有关初中体育课程的地位持续上升,其间为了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水平,甚至选择将体育作为中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一改初中生群体体育课堂上心不在焉的消极状况,进一步调动起他们自主学习欲望,作为一名优质化的初中体育教师,要适当考虑增加一些体育游戏。至于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的实际状况,以及日后妥善性控制的方式等内容,将会在后续阐述。
一、当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应用的实际状况
选择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沿用游戏化模式,不单单可以吸纳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实际应用环节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体育游戏占用时间不稳定、备课工作处理不当。长期放置不管,势必会导致教学成效远离新课改的诸多规范要求。虽然说其间部分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成功调动,但是却未能给予个体身心适当的锻炼。
其次,体育游戏内容针对性较弱,和体育锻炼关联不缜密。虽然说目前沿用的体育游戏项目和内容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和教学重点规划大相径庭,在教授重点持续缩减的背景下,终将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就。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流程原本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主张督促学生自主训练,尽管说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就此得以激活,但是一旦说教师照顾不周,就会滋生出一定规模的安全事故,与体育教学初衷相互违背。
再就是对于体育游戏评价不够精准,令课堂教学平衡性骤降之外,更无法客观映射学生的训练状况。主要原因就是体育游戏推广时间不长,部分初中学校和教师对于体育科目严重忽视,使得体育游戏教学更加难以得到精确性地认知;再加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教学理念各异,使得体育游戏环节更加难以顺利布置延展,引发体育教学内容不健全、和体育教学目标相互脱节、评价标准不科学合理等弊端。
二、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妥善性应用方式
(一)赋予体育游戏更多的科学、实践和民主特性
处于素质化教育背景之下,初中体育教学被要求彰显出一定的实践和专业特性。
第一,在组织游戏活动前期,教师须依照每个学生个性、学前基础状况等,设置妥善的自我训练和提升目标,令他们有针对性和有重点的学习体育课程,避免课堂时间的过度浪费现象。
第二,在游戏参与期间,教师须动态化地跟踪调查每个学生的参与状况,保证实时性地和他们进行交流,进一步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须知游戏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强烈的个性差异,最终游戏效果势必不尽相同,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保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公平、公正性评价,避免削减他们自主学习和锻炼的心理诉求。如在加大对学生主观学习态度和潜力评价力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他们使用严苛性和批判性的语言,进一步激励他们形成自我挑战的坚定信念。
第三,在体育游戏教学目标设置和进行游戏环节完善期间,须照顾到学生知识点汲取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多项需求之余,及时检修一些常用的健身器材,避免学生训练和游戏活动中出现任何威胁自身安全的状况。想要达成这类目标,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提升个人的专业教学和管理能力,具体就是保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接受高水平的培训教育,结合学生素质提升方向不断完善既有的游戏教学内容和方式,最终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高效率提升结果。
(二)持续升级初中体育课堂,完善体育游戏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
自从我国新课改方针持续深入性推广之后,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开始大力覆盖,涉及到的体育游戏走势和内容也开始变得愈来愈全面。在此期间,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已有教学经验和学生自身特征,规划出迎合广大初中生水平的体育游戏项目,令他们在参与其中的同时锻炼出更加理想化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另外,就是将传统的体育教学和游戏环节均衡性地融合起来,同时客观调查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准确性评价认证。长期下去,辅助教师完成不同阶段自我提升目标,引导学生汲取丰富的体育知识养分和增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快课堂升级优化进程,完善既有的教学内容和引导模式。希望日后各类初中体育教师能够科学性地沿用游戏教学模式,保证均衡性划分课堂中传统教学和游戏教学所占的课时之后,赋予整个体育课程应有的趣味性和教学性,促使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性改革发展。
[1]陆明.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04):144-149.
[2]李松.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0(11):77-86.
[3]郭海英.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太原市尖草坪三中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4):155-167.